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里风小说中反映的人性与社会现实

云里风小说中反映的人性与社会现实

目录前言 (2)一、云里风先生生活的马华社会和他作品中反映出的文学创作思想 (2)二、云里风先生小说中所展现的马华社会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物形象 (3)(一)在马华社会中压迫别人的人 (3)(二)在马华社会生存压力下崩溃的人和渐渐人格变形的人 (4)(三)在马华社会生活中艰苦生存却依旧保持着纯洁人格的人 (5)三、云里风先生小说对马华社会的揭示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6)四、结束语 (7)致谢 (7)参考文献 (7)云里风小说中反映的人性与社会现实摘要:云里风先生的作品被称为“马华社会的镜子”,在马来西亚的文学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在小说的创作上主张真实的反映社会现实并且要发挥文学作品对于社会的积极引导作用。

文中从云里风先生的生平和主要文学创作思想开始,结合云里风先生的小说文本,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实的联系。

把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按照主要特征分为压迫别人的人、被压迫后人格变形和崩溃的人以及依旧保持纯洁人格的人三个群体,结合社会现实进行分析,总结出这些人物在社会生存影响下的人性。

显示出云里风小说中对社会现实的揭示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马华社会;揭示;华文文学;批判;引导Abstract:Yunlifeng’s works is called the “mirror of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 which ha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of Malaysia. In the creation he advocates to reflect social reality truly and play a positive guidance function of literary works for society. This article which begins with the Yunlifeng’s life and main literary creation ideas, combined with Yunlifeng’s novel text analyzes in the novel the character image and the social reality relation. Dividing the character images in the novel due to the chief feature into three communities who oppressed others, who were oppressed to the personality distortion and who were collapsed and analyzing with the union social reality, he summarizes these character's human nature which was influenced by the social survival. It shows the social reality of revealing in the novel of Yunlifeng has social significance.Keywords: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Revealed; Chinese Literature; Living dilemma; Criticisms; Guide前言东南亚各国一直以来都是华人华侨聚集的主要地方,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和东南亚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深入,其中在人文科学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东南亚既然是华人的聚集区,产生的华人文学也成为各个东南亚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南亚的华文文学是以华文为表达载体,与中国的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中国文学的影响下,东南亚各国的文学基于自身的社会现实和艺术形式并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

华文文学这只在艰苦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队伍有着坚定的目标和坚强的意志,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模式、流派和代表作家,产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1]在马来西亚华文新文学的繁荣时期出现了一位作家,他的作品被称为“马华社会的镜子”,[2]这就是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主席——云里风先生。

他在文学成就上不仅仅对马来西亚华人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也引起了广大华文学界的关注。

加之近几年来马来西亚华文界与大陆的华文界交往愈加频繁,也使得云里风先生的文学作品在华文界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一、云里风先生生活的马华社会和他作品中反映出的文学创作思想云里风原名陈春德,是莆仙籍作家,出生于福建省莆田的华亭园头村,初中在仙游一中就读,毕业以后便移居马来西亚。

云里风先生的文学创作活动开始于1950年初,他的作品包含小说、散文、文学评论等方面,体裁丰富。

主要的作品有散文集《梦呓集》、理论批评《文艺琐谈》和短篇小说集《黑色的牢门》、《出路》、《冲出云围的月亮》、《望子成龙》、《相逢怨》等。

云里风先生从初中毕业以后便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生活,因为父亲在生意上失败之后家庭经济窘迫,云里风先生不得不离开学校,较早的进入社会中谋生,[3]其中有很多艰辛的遭遇,但凭借着自己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和对于写作事业的执着追求,在艰辛的生活中努力进取,成为了横跨教育、企业和文学的成功人士。

虽然在几十年的文学创作中一度被病魔缠身,但也没有停止对文学的热切追求。

因为长期在学校里担任着教职工作,只有微薄的薪水来维持着生活。

因为他的生活经历使他对于那些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有着很深的了解和体会。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马来西亚华人社会面临着很多的危机。

马来西亚当局将马来西亚经济发展的落后归咎于在马来西亚发展的其他民族。

马来西亚政府大力推行“新经济政策”,让马来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拥有很高的特权。

马来西亚社会中的华人经济受到极大的打击,华人的失业率也急速上升,华人在马来西亚社会中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对华文文学的传播上也受到了很多限制。

首先马来西亚政府把马来语作为马来西亚的国语,并且在学校教育中规定要用国语来进行授课,不少的华侨学校被政策同化成为了国民型学校,仅仅保留一科华文。

华文教育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前途堪忧。

面对着华文教育业的危机,很多热心于华文教育的人开始活动,得到了华人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华人教育业开始慢慢地复苏。

马来西亚的华文作家们也开始团结起来,成立了马来西亚华文写作人协会,后来更名为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协会。

在这一时期马来西亚的华人文学主要是集中在对马来西亚现实的反映上,有着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服务的强烈责任感。

对于华文文学的创作提出了摒弃一切纯粹描写人性和探索人性的空洞题材,文学创作要能反映现实和反映大众的需求,并且要提高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人们思想的正确指引性的要求。

而不能只是关注于作品的销量,更要注重对社会生活的深入剖析。

云里风先生曾说过:“我自信是一个情感丰富、爱憎分明的人,总是想着要怎样去爱我所爱的人,去恨我所应该恨的人,怎样去攻击强暴与奸邪,去颂扬公理与正义。

”[4]他有着面对惨淡人生的勇气与毅力,披露黑暗不留情面、颂扬正义的伟大力量。

他以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独特的眼光和极强的洞察力,对正义公理的热爱与对文明的追求,用自己独特的构思和生动的文笔,对于人物塑造和取材方面都真实地反映出了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风云变幻。

其中的文学创作主题往往是社会中那些与人们息息相关但却又无力解决的问题。

云里风先生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文学创作的社会任务极为重视,把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事业,主张爱憎分明,颂扬公义,以小说创作为主要方向。

在他的小说中从很多方面反映了华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遭遇的困境。

例如:《望子成龙》反映的是华人的子女在极为不公平的教育制度下的奋斗、挣扎以及最后的沉沦,是华人教育面临的困境的反映。

揭露社会的丑恶黑暗面也和华人面临的的生存困境相关;《俱乐部风光》中反映的便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上层人士的无聊、庸俗的生活。

二、云里风先生小说中所展现的马华社会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物形象云里风先生的小说一般以写实为主。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的虚伪、黑暗、腐败和丑陋在小说中受到强烈的批判和深度的曝光。

小说中一般取材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现实生活情况,关心的是生活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的那些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主张教导群众的思想,并对社会现实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以丰富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一个个富有艺术个性的人物。

(一)、在马华社会中压迫别人的人《俱乐部风光》中充斥着社会名流,他们是马来西亚社会中的上层人物,要不是个百万富翁要不就是个二世祖。

名为“高尚”的俱乐部实际上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娱乐的场所。

俱乐部中的唯一女工就是阿芳,她本来是一个惹人喜爱的少女,却因为老公的逝世以致于自己要独自养活儿子而日渐苍老。

在文中出现了几个俱乐部的常客:专捞偏门的二世祖蔡一虎,百货公司的东主张大发,矿家李文中,有几百亩胶园和好几间店铺的吴大平,名人老傅,暴发户王百川。

这些人在俱乐部中消遣无聊的生活,时不时还用言语调戏阿芳,讨论着赌马、跳舞、喝酒、抽烟、玩女人。

他们找按摩女郎、打麻将、上夜总会,每次花上几千都不觉得可惜还相互炫耀,却不肯为了开办独中维护华人教育出一点力。

而每月只有三四百收入的阿芳提出要从月工资中扣出五十元来支持办独中,这才逼得王百川极不愿意的捐出了两百元。

而蔡一虎为了财产和弟弟争抢,不分到一半的财产就决不罢休,在找了一个狐狸精以后他便不顾家里,不给家人生活费还打骂孩子,对家庭不负责任,一场麻将输了三千多却不肯给家中五百的生活开支。

这些在社会中只会千方百计的压榨别人,谋求自身的利益的人物形象,在作者简单几句的描写中生动的展现了出来。

《卡辛诺》中有无数的人因为沉迷于卡辛诺这个“人间地狱”,向往着那些虚幻的利益,最终掉入了深渊不能自拔。

而制造这些深渊的幕后黑手便是赵老板。

他藏匿在背后,不用出手行动什么,却把那些在卡辛诺里赌博的人操纵于鼓掌之中。

在逼庄太太拍摄了那些所谓的艺术照后,还安排以此来敲诈庄先生,不料庄先生并不吃这一套,最终把庄太太卖了当妓女毁掉了庄太太的终身。

可以说从那些想一夜暴富的人进入卡辛诺开始,他便开始筹划和控制着别人的命运,用尽一切手段残害这些不能自拔的人。

《处处陷阱》里的肥婆阿珍就是华人社会中黑暗势力的代表。

阿珍本来也是一个风尘女子,在自己的年华老去的时候开始与“契爷”相勾结,帮忙运送毒品,收万字放高利贷,还安排陷阱给契爷找“偷食者”。

她性格狡诈奸猾、手段残忍毒辣。

总是在寻找时机,设陷阱,只要一有时机便开始对受害者进行勒索、敲诈、欺骗、引诱,站在别人的眼泪和鲜血中享受着,用别人的痛苦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