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

崔玉涛谈幼儿急疹昨日,关于在孩子打针效果及注意事项的专题上(点击查阅?【崔玉涛谈常见病】孩子肌肉薄,扎针要慎重,效果也需酌情考虑!),宝爸妈集体回忆自家熊孩子第一次打针的趣事后,紧接着,就把关于幼儿急疹和退热药、输液的区别使用,刷上了留言榜首。

的确,打针孩子痛苦,对宝爸妈来说其实也是一份煎熬,可看着孩子高烧不退,那简直就是在考研家长的最后一层心理底线,所以,今天我们来说说孩子高热的护理。

我真的要奔溃了,宝贝已经无故发烧三天三夜了,一直高烧不退,毫无症状,精神状态也不错,但是体温一直在38度以上甚至近40,时刻不停擦身体,还吃了好几次退烧药,可就是退不了高烧,验血也没有白细胞,不知道咋回事,睡眠也无法熟睡,一碰就醒来大哭,该怎么办?拜托了!无明显原因出现高热,持续3天,高热后出皮疹,是典型的幼儿急疹—病毒感染,多是孩子有生第一次发热,会导致家长到达接近崩溃的边缘。

由于幼儿急疹属马后炮诊断,只要孩子发热期间无其它症状,家长只有“忍着”=等待+等待。

孩子出现发热时伴随着皮疹、腹泻、剧烈咳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高热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退降的不满意,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 1.退热药剂量不足;2.体内水分不足,即入量不足;3.孩子对此种退热剂不敏感;4.未达到家长的希望值。

退热药只能暂时退热,不能遏制发热。

病毒感染,比如幼儿急疹,高热一般维持于三天。

服用退热药几小时后体温还会升高。

今日,我们翻阅《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书籍后就婴幼儿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输液,以及退热药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补充回答。

什么时候考虑静脉补液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服用退热药后几小时内体温下降,说明孩子对退热药是敏感的。

几小时后,体温再度上升是发热的基本过程。

如果体温越烧越高,说明体内水分不足,限制了退热。

鼓励孩子少量多次喝水。

只有进水困难时,才考虑静脉补液,但不是输抗生素。

没有研究证实注射退热药物的效果优于口服退热药。

体温超过38.5就要用退热药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因为体温达到38.5℃时并不意味着是最高温度,很多时候体温还会继续上升。

因药物吸收需要一定时间,而这段时间内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

当体温达到38.5℃时服用退热药后至少需数分钟或更长时间才会起效。

退热药物起效时正好温度是39℃左右。

否则,过高温度有可能导致高热惊厥。

服用退热药后,体温降至38℃以下即可,因为低热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常用退热药服用适宜剂量是很安全的。

服用退热药的三种途径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 1. 传统的口服途径,是经常推荐的途径; 2. 经肛门直肠使用栓剂。

对于呕吐或对口服药物极力拒抗的婴幼儿可以使用; 3. 肌肉或静脉注射,是目前不推荐的途径。

不论是口服还是直肠肛门用药,都会通过胃肠黏膜吸收入血起作用,它们对肝肾的负担一样。

选退热药,成分不同,用量也不同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在给孩子使用退热药之前,要先看清楚退热剂的成分。

通常儿科医生推荐的婴幼儿退热剂主要有两种成分: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而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是不能给12 岁以下的儿童服用的。

(图片内容非常重要,建议点击查阅或收藏!)出现什么情况要带孩子去医院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1:直面小儿发热好多家长总是纠结于不知道什么情况要去医院,什么情况可以自己在家给孩子退热,下面为家长们作出解答。

不满3个月的婴儿体温超过38℃时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3 个月以上的孩子体温超过40℃,还伴有拒绝喝水;即使喝水较多,仍表现出非常不舒服的样子;排尿很少,而且口腔干燥,哭时眼泪少;诉说头痛、耳朵痛或颈痛等;持续腹泻和/ 或呕吐;发热已超过72 小时,出现如上症状时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宝爸妈们,在下期的微信文章中,您想了解哪些育儿内容呢?可直接在文章尾端留言,我们可能会放出您的建议,以供大家选择! THANK YOU 崔玉涛家庭育儿长按上面↑↑↑二维码识别关注崔玉涛家庭育儿微信号icuiyutao 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点击文章尾端的“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图书1-10全套》书籍购买,出版社直发,保证正版!觉得不错,请点赞,下期想看什么内容,请留言!孩子出生后第一次高热有可能是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病毒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感染,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点是先高热(体温>38.5℃,甚至可达40℃),发热期3~5天,多不伴有其他明显呼吸道表现,大约三天后体温骤降,同时全身出现充血性粟粒疹,很快疹子遍及全身多处部位,没有明显痒感,再过3天,皮疹自行消退,病愈后皮肤及全身不留任何痕迹和后遗现象。

由于幼儿急疹的确诊都是马后炮,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现只能依据年龄小、多为第一次发热、发热时只伴极轻微的呼吸道症状等进行初步估计,最后依据“热退疹出”而确诊。

注意是“热退疹出”,而不是“热起疹出”。

发热时出疹可能是麻疹、猩红热、风疹、水痘等传染病,也可能是发热时用药引起的药疹等。

因为目前没有客观检查可及早确定幼儿急疹,所以在初期高热时有可能被诊断为其他病症,比如咽炎等,但这并不属于误诊。

只要没有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初期是何诊断并无大碍。

虽然很多朋友都知道“幼儿急疹”是高热后出疹子的一种常见病,此病不留后遗症。

但是,孩子高热时,家长还是非常担心。

在此,建议诸位家长,在发热早期一定要“沉着”,若孩子仅是高热,没有明显的咳嗽、腹泻等症状,还是应在家观察,保持体温不高于38.5℃、多饮水、尽可能多进食以外,保证排尿和排便正常。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方法治疗。

幼儿急疹往往是婴幼儿第一次发烧,家长虽着急,但也只有等待。

孩子在高热期间可用退热剂,出疹期间不需用药,可以洗澡,可以出门,正常饮食等,生活不受干扰。

家长切记,出疹期间不需使用任何药物,特别不应使用抗生素!只有发热时出疹必须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

家长都知道幼儿急疹是绝大多数幼儿都会患的一种疾病,于是孩子得过此病,家长如获重释,而未患过的则担忧恐慌。

担忧孩子随时会高热,出疹,恐慌为何目前还未患病,担忧这是否说明孩子免疫不正常。

其实,此病就是一种病毒感染,只因特殊过程才有着特殊称呼,是否得过此病无任何特殊含义。

多一点育儿知识,孩子多一点幸福。

孩子生病后应该吃什么?出现什么情况要带孩子去医院家长对孩子口味的引导开始添加辅食后要不要给孩子补钙?孩子每天晒太阳,还要补充维生素D吗?为何母乳能够保证婴儿的营养崔玉涛:为何配方粉喂养儿大便偏干?崔玉涛:夏季如何正确使用空调点击题目阅读后您可以提前体验一下微信___『赞赏』功能,我们会将『赞赏』全部反馈给粉丝。

崔玉涛家庭育儿 ID:icuiyutao崔玉涛谈小儿常见病手足口病感冒发热腹泻崔玉涛先后工作于儿童医院急救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中美合资和睦家医院儿科。

以下内容摘自“崔玉涛谈常见病”:一、疱疹性咽颊炎或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颊炎和手足口病都会出现咽部小泡样红点,2-3天后出现多个小溃疡。

此时,孩子会感到咽部疼痛,拒绝吃饭,甚至拒绝吃奶和喝水。

此时,家长尽可能鼓励孩子喝些偏凉的水或稀粥。

如果实在水量不足,出现轻度脱水,还要静脉输注葡萄糖盐水。

再过2-3天会逐渐好转。

所以,家长要等待。

重要的是预防咽部溃疡处出现细菌二重感染。

从清理口咽部,预防咽部继发感染角度来说,只有白水可以取得清洁口咽部效果。

如进食果汁后不喝2-3口白水,果汁中糖分会附着于损伤的咽部,更容易出现继发细菌感染。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颊炎都是病毒感染,不应使用抗生素。

由于两病都会造成咽部出现疱疹、破溃、部分出现“继发感染”。

如果真出现继发咽部细菌感染,多半只能添加抗生素了。

鼓励孩子不断喝水,冲洗咽部,是最为有效的预防咽部继发感染的方法。

抗生素只治疗细菌感染,不能预防。

包括手足口病、疱疹性咽颊炎、幼儿急疹在内的病毒感染都不应使用抗生素。

非重症病人,急性期在3-5天。

整个病程7-10天。

对于细菌感染,如果使用了抗生素,就应足量足时间使用。

抗生素疗程一般应该在5-10天。

阿奇霉素建议使用三天,是因为此药代谢周期长,连服三天可起到6天的作用。

不论是手足口病,还是疱疹性咽颊炎,或者是其它病毒、细菌感染,只要体温恢复正常,就意味病情急期已度过,开始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后续症状,比如:咳嗽(呼吸道感染后)、皮疹(幼儿急疹)等。

后续还会存在一定天数。

此间可以使用一些对症的药物。

如何初步判断孩子病情轻重。

患病孩子的状况最为重要。

精神状况好或哭闹不止,要比极度疲惫、发蔫强得多。

名词不代表患病严重度。

如精神好,即使高热也不是重症的表现;如精神差,说明病情较重。

二、感冒发热咳嗽 1、咳嗽呼吸道感染造成的咳嗽一般全天都会发作;过敏造成的咳嗽会突然发作;鼻炎造成的咳嗽会在孩子平躺后发作。

患鼻炎时,如果孩子直立状态,鼻部分泌物会以流涕形式排出;如果平躺状态,会倒流入咽喉部,出现呛咳样表现。

如果孩子出现半夜咳醒的情况,就应考虑患有鼻炎。

急性喉炎属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因感染部位特殊会有“特别”表现。

喉部处于咽喉要道,感染会导致发热,还会导致局部肿胀,表现出“犬吠”样咳嗽,严重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发作多为半夜,整个病程3-5天。

2、发热 . 发热时体温增高不意味着不会着凉。

退烧的根本是增加散热。

体内多余热散到体外即可退热。

首先,多给孩子喝水,增加体内水分;减少衣服或覆盖物(同时相应提高室内温度),刚看了一位八个月的小朋友从昨晚开始发热,体温最高达39度。

今天北京正在下小雨,气温约17度。

家长给孩子穿了两件厚衣还加外套棉衣。

到医院时体温高达39.2度。

医院室内温度达24度,建议将棉衣和一件厚衣去掉,家长顾虑孩子会着凉。

其实高热时给孩子穿过厚衣物,非常不利于退热,还会诱发高热惊厥。

孩子发烧时千万不能捂着。

发烧时孩子穿着过多或覆盖过厚可影响皮肤散热。

如果捂汗过多,虽然可短时间降温,但捂汗会使孩子短时间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特别容易造成脱水。

脱水反而又使体温升高。

孩子发烧时在适当提高环境温度的同时,给孩子多饮水或其它液体,少穿衣服或减少覆盖。

. 病情严重程度不是根据体温来判断的。

即使体温超过40度,精神状况好或服药降温后孩子精神状态同前,不属于严重问题。

其实,观察孩子一般状况非常重要。

发热同时,孩子显出非常难受状;服药降温后,仍非常难受,就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当然,发热时孩子仍然活跃,大可不必惊慌。

孩子发烧是坏事吗?从孩子不舒服上讲,发烧不是好事。

但是发烧可以动用人体免疫功能,促进免疫系统的成熟。

既然出现发烧,就要尽可能减少不适感(多饮水、保持体温不超过38.5度、保证排尿排便等)的同时,保持体温在37.5-38.5度,促进免疫系统成熟。

千万不要将体温降至过低。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扑热息痛”,代表性药物为“泰诺林”;“布洛芬”的代表性药物为“美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