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周周练试题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周周练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周周练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5)
1. 读拼音在括号写字,并用波浪线标出整体认读音节。

(4分)
duàn liàn yōu yǎ fěi cuì yù bèi
()()()()
2.请选择正确的音或字填入下面的括号里。

(4分)
俊、竣、峻:()工严()()俏
辩、辨、瓣:()斗分()花()
háng kēng: 引吭.()高歌一声不吭.()
3. 查字典。

(3分)
截: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 __,再查音节___ _;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 __,再查__ __画。

“截”在字典中解释有:①切断、割断;②量词,段;③阻拦;④截止。

在下列词语中应选:(1)截然不同();(2)截留()。

4. 补充成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写一两句通顺连贯的话。

(5分)
莫()其妙无()无故()()生机专心()志
()歌()舞()七八碎()灯结彩美不()收
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我能在下面的句子中填入含“烈”的词语。

(3分)
①()的海风中,大海中的轮船()的摇晃着,乘客们个个翻江倒海。

②精彩的表演结束了,台下响起了()的掌声。

6. 按要求写句子。

(4分)
(1)大河里的水流很急。

(扣住急,想象水流的样子用上比喻等修辞写生动形象些)
(2)仿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 __,有_________的时候;____ ___,有______________的时候。

7.修改病句。

(2分)
(1)在晚会上,我们班演出了文娱节目和舞蹈。

(2)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优点。

8.课文扫描仪。

(9分) ①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给我们以启示。

本学期来,阅读《匆匆》让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阅读《》让我明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4分)
②梁晨做事常常三分钟热度,拖拖拉拉,如果你是他朋友,你会用这句名言来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③“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 ____________。

”像这种跟节日有关的诗句我还积累了
“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分)
二、交际大舞台。

(5分)
今天上午六(6)班上体育课时,李小东突然晕过去,老师和同学们把小东送进县人民
医院,经检查有点严重,请你用最妥当最巧妙的方式给小东的爸爸或妈妈打一个电话。

并想
想小东的爸爸或妈妈又会对你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练兵场。

(30分)
短文一(14分)“压岁钱”的传说
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
物,有避(bìpì)邪的功能。

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
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

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suì)”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
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

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
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

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

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
来侵(扰、拢)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
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
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

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
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

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
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1.在文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3分)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音或字。

(1分)
3. 压岁钱最早出现在__ ____,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分)
4. “祟”的外貌特点是____ _ _______________,人们害怕他是因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2分)
5.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概括“压岁钱”的传说。

(2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二(16分)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

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

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

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

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

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

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

他想让后人只要有遮阳蔽日之处,就有解热止渴的桃梨。

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

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分)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1分)
3.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___,理由有两点:(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天气酷热的特点。

这两个事例是:(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是按____顺序来写的。

文中主要介绍了吐鲁番盆地__、
___的特点。

(2分)
6.文中最后一句:“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
耀眼、闪光。

”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在文中是指_________
___。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四、妙笔生花。

(30分)
从我们有记忆的时候开始,不知度过多少个节日。

从元旦到六一,到国庆,从端午到中秋,无不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回忆。

那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日,拿起手中的笔,可以说说节日中哪些风俗习惯等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让快乐的瞬间成为我们笔下的永恒。

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