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肩周炎的治疗病案分享--徐维彬

4肩周炎的治疗病案分享--徐维彬


• • • • • •
病例分享(一)——治疗前
外展上举
外展上举
外展
反手摸背
松解过程
• 外展上举位松解
松解过程
• 肩部后伸反手摸背松解
松解过程
• 肩关节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回旋动作
松解过程
• 肩关节内旋、外旋活动
肩关节松动术后锻炼
病案分享(二)
• 患者杨晓玲,女,57岁。反复右肩痛、活动受限3月,夜间更甚、甚 至不能右侧卧位,遇风寒痛增,得温及活动后痛缓,轻度畏风恶寒。 在院外行针灸治疗后稍有缓解。查体:右肩外侧三角肌区域及肱二头 肌长头腱区压痛,右肩活动度:前屈80°、后伸5°、内旋50°、外 旋30°、内收30°、外展60°、外展上举100°,右肩关节旋转试验 阻力外展减退,右侧肩及上 肢肌肉无萎缩及肿胀,肌力及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右肩关节X片 示:右肩关节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肩凝证 风寒湿型 西医诊断:右侧肩周炎
• • • •
病案分享(二)——治疗前
外展
前屈
背伸
肩关节松动术后锻炼
肌骨超声治疗 肩部疾患案例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长轴)少许积液
患者侯华林,女,76岁,主诉:左肩胀痛、活动受限2天,夜间更甚。 查体:左肩前部肱二头肌长头腱区压痛明显,左肩疼痛明显致左肩关 节不能活动。 左肩关节X片示:左肩关节骨质结构未见明显外伤性改 变。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肩痹 风寒湿型 西医诊断:左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 治疗:肌骨超声定位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内介入治疗1次后,3天后 患者左肩部疼痛明显减轻,左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一、概述:肩袖
• 肩袖是指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 胛下肌这四块肌肉,肱骨头的前方为肩 胛下肌腱 ,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 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 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 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 肩胛盂上。因为它们象肩部的袖子一样 包裹肩部,又叫肩胛旋转袖,对肩部的 功能和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了 解肩部的疾病就首先必须熟知肩袖的解 剖及其功能。
肩周炎松解过程
• 平卧位,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舒芬太尼、异丙酚(常规予以舒芬太尼 0.05-0.1mg,异丙酚2.0-2.5mg/KG,但是需根据患者体质等相关因素 调节剂量),静脉麻醉生效后,先取仰卧位,术者站于床头,面向患 者,双手握住患侧的腕部将上肢提起,先顺肢体的纵轴方向牵拉缩短 力臂以减小对肱骨的杠杆力,然后沿前屈上举方向牵拉,让助手协助 固定患侧肩胛骨,遇到阻力后稍加用力,随着肢体的上举,可听到从 腋下和腋后发出撕裂声,达到正常角度为止,一般上举达到180度为 宜。无肌肉挛缩的病人,粘连带松解后阻力消失,常有一个落空感, 随之上举可达180度。然后使患者侧卧,患肩在上,术者站在患者背 侧,使患肢呈屈肘位,一手握住肘部,一手抵住肩部,向后搬动上臂 使之后伸,随着角度增大,于腋前及肩峰处仍可听到少许撕裂声,一 般达到35度为宜,然后再于屈肘位搬动上臂使之外展,随着角度增大 仍可听到撕裂声,达到90度为宜,然后行肩关节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大 幅度回旋,最后平卧,屈肘,进行肩关节内旋、外旋活动,无任何阻 力,术毕。整个手术约需 3-5 分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后,送回 病房。
冈上窝
肩关节周围韧带
主要韧带:喙肩韧带、喙锁韧带、喙肱韧带、肩锁韧
带、盂肱韧带等。
肩关节周围滑囊
同时肩部还有肩峰下滑囊、三
角肌下滑囊、肩胛下滑囊和众 多的滑液囊,起润滑关节、减
少摩擦的作用。
肩肱关节及周围滑液囊主要受 颈5 和颈6 神经支配,即肩胛
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肌皮神
经和腋神经的关节支支配。
肩周炎的治疗病案分享
LOGO
肩周炎的治疗病案分享
1 2 3 4
概述
肩周炎治疗
病例分析
讨论
一、概述
• 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因肩关节周围软组织 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肩部 疾病,简称肩周炎。因其好发于中老年人, 尤其以50岁左右年龄组的发病率为最高, 故又有“老年肩”、“五十肩”之称。另 外,根据该病普遍具有患肩关节僵硬和遇 热痛减、遇冷痛甚等特点,因此还被称之 为“冻结肩”、“肩凝症”、“粘连性肩 关节炎”、“露肩风”、“肩凝风”等。 女性稍高于男性 ,单侧多见。具有缓慢发 病、逐渐加重、经数月或更长时间可自行 减轻以至自愈的发病特点。
眉山市中医医院 骨伤康复部
LOGO
肩周炎术后功能锻炼
• 麻醉消失后4-5小时开始缓慢的做上举患肢 (爬墙、吊单杠)及后伸摸背活动,6次/分 钟,10分钟后休息10分钟,交替进行1小时。 术后第2日,行功能锻炼(1)旋肩法:患者 站立,患肩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 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2)体后拉手法: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 内旋并向后伸姿势下,健侧手拉患肢手或腕 部,逐渐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3)屈肘甩手 法: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于床上,上 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 动。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将以上几个动作 交替进行功能锻炼,3~6次/d,每个动作 做30~60次。
病例分享(一)
• 患者魏久明、男、68岁,反复右肩痛、活动受限1年。夜间疼痛明显 时不能右侧卧。在院外针灸、外敷中药治疗后症状无明显缓解。查体: 右肩外侧肩峰下区域、肩胛骨外上侧及肱二头肌腱长头腱区压痛,右 肩活动度:前屈80°、后伸15°、内旋60°、外旋30°、内收30°、 外展80°、外展上举100°,右肩关节旋转试验(+),右侧Dugas征 (+-),右侧肩及上肢无肌萎缩及肿胀,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四肢痛 温觉正常,其余无特殊。合并颈椎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病史,目 前血糖、血压控制均较理想。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肩凝证 风寒湿型 西医诊断:右侧肩周炎 颈椎病(混合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型糖尿病
少许积液
肩峰下滑囊积液、冈上肌损伤
患者邵怀英,女,51岁,主诉:反复左肩胀痛、活动受限5月,以左肩外展、 内旋内收、后伸活动受限为主,夜间、翻身更甚,疼痛明显时不能左侧卧位。 查体:左肩外侧三角肌止点区域、肩峰下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区压痛,左肩活动 度:前屈90°、后伸30°、内旋60°、外旋20°、内收20°、外展80°、外 展上举180°,左肩关节旋转试验(+),左侧Dugas征(-)。 辅助检查:左 肩关节MRI示:左肩袖轻度损伤,左肩峰下滑囊、肩关节囊积液。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肩痹 风寒湿 西医诊断:左肩峰下滑囊炎 治疗:行肌骨超声定位下肩峰下滑囊内介入治疗2次后明显好转。
肩周炎治疗
目前肩周炎治疗目的:
初期:提高痛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促进
病变组织修复 后期:改善肩关节活动为主,松解关节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 功能康复 重点:
重在功能的恢复
被动运动 松解粘连
肩周炎治疗
• 目前治疗肩周炎的我科有针灸、中药(热熨、 敷贴、熏蒸、灸法)、小针刀、关节松动术、 理疗、按摩、肌骨超声定位下肩关节介入治 疗等方法。针灸是目前中医治疗肩周炎的常 用方法,且疗效明确。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 针灸治疗可疏通经络,祛邪止痛。治疗肩周 炎的常用针灸方法有电针、温针、平衡针、 穴位注射等方法。目前我院肩周炎患者主要 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肩关节灌注手法松动术 配合理疗、肌骨超声定位下介入治疗,下面 就分享几例肩周炎的治疗过程。
少许积液
少许积液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短轴)积液
患者彭素莲,女,51岁,主诉:右肩痛1年,以胀痛为主,以“右侧肱二头肌 长头腱鞘炎”收入住院。查体:右侧肩前侧、外侧压痛明显,右肩关节肿胀, 右肩关节活动度正常,右侧前臂外旋抗阻试验(+),右肩关节旋转试验 (+)。辅助检查:右肩X片示:右肩关节各骨骨质结构正常,骨皮质未见 明显异常,肩关节间隙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肩痹 风寒湿型 西医诊断:右侧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治疗:患者前后2次肌骨超声定位下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内介入治疗,10天后好 转出院。
诊断标准
• 病史:①50岁前后,女性略多于男性。②有肩部损伤历史或曾 经有局部固定史,或有偏瘫史。③受寒、受潮湿历史。 • 症状:①缓慢发病,持续性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②功 能障碍,上举外展及肩部旋转功能受限,其中以外旋受限明显。 在急性期以肌肉痉挛为主,慢性期以关节挛缩为主。③日常生 活动作受限,梳头、穿衣、束带举臂、掏裤兜等动作均感困难。 • 体征:①压痛广泛:肩前方、肩峰下、结节间沟、三角肌附着 处、肩胛骨内卜角等处。②关节偶硬:外旋、内旋、外展、上 举均受限。③肌肉萎缩:三角肌及冈上、下肌均有萎缩。 • x线检查:①肩关节前后平片与最大卜举位各照一张。肩胛冈 轴线与肱骨干轴线夹角小于140度,可作为x线诊断的客观指标。 ②可发现有肱骨大结节骨质疏松或囊变或大结节硬化等。 • 参考检查条件:肩关节核磁共振、造影术与关节镜检查。
一、概述:肩关节的解剖生理
肩关节是人体具有最大活 动范围的关节,它是由盂 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
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四
部分组成的关节复合体。
肩关节周围主要肌肉:冈 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大圆肌、肩胛下肌、三角 肌、胸大肌、胸小肌、背 阔肌、肱二头肌、肱三头 肌
肌肉分类及功能
• 肩胛骨-肱骨:冈上肌(外展)、冈下肌、小 圆肌(外旋)、大圆肌、肩胛下肌(内收内 旋) • 躯干-肩胛骨:肩胛提肌(上提肩胛、侧屈)、 斜方肌(上提下牵肩胛)、大小菱形肌(肩 胛骨 脊柱)、前锯肌(前拉、外旋肩胛骨) • 躯干-肱骨:胸大肌(肱骨内收内旋)、背阔 肌(肱骨内收内旋后伸)
冈上 肌轻 度损 伤
肩峰下滑囊滑膜 增厚、少许积液
肩峰下滑囊积液、冈上肌损伤
肩峰下滑囊内介入 治疗
肩峰下滑囊内介入 治疗
讨论
• 肩周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疼痛 和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虽不影响生命,但严重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造成心理负担,给生活、 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方式 多种多样,主要方法有针灸、小针刀、封闭、肌骨 超声定位下肩关节介入治疗等疗法,但每种疗法各 有局限性。针灸、小针刀治疗时产生的疼痛,让许 多患者望而生畏,而封闭疗法对关节活动度的改善 有明显的局限性。故寻求一种疗效更迅速,痛苦小 的治疗方案是医生和患者共同期待的目标。医学的 探索,证实了肩关节松动术是治疗肩周炎的又一新 型治疗方案,但目前肩关节松动术多采用臂丛麻醉 或无麻醉方式。臂丛麻醉所致的麻醉不完全,甚至 气胸、腋神经损伤等意外时有发生,故寻求一种更 安全的方案是临床所需,对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 疗意外,提高疗效有着重大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