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

当别人比我强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嫉妒心理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与危害,指导学生彩积极的态度和调节方式,克服嫉妒心,优质心理平衡。

2、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能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心理学中有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从古至今有这种心理现象的人,心理上都对自己产生不良的影响,请听下面的小故事。

(二)讲授新课1、从故事中我们看到,白泰宫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嫉妒的心理?2、嫉妒心理怎么样害死了白泰宫的儿子?3、心理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后得出:嫉妒之心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容易出现头晕、头疼、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胸有郁闷、腰背酸痛等症状,而且有嫉妒之心的人情绪都很不稳定,行为出现过激,就像故事中的白泰宫一样。

读[咨询台],我们应怎么样保持好情绪?(三)活动区1、请同学做个小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A、组织学生自读自评。

B、从小测试中你知道了什么?2、嫉妒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请你选一选,把不良的情绪放入回收箱中。

(可在词语上画*。

3、实践园A、怎么样做才是最好呢?请你动笔写一写,遇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样做?请同学反馈,引导学生认识只有靠自身努力争取才能成功,嫉妒之心对我们的发展是不利的。

B、读一读下面两句话,谈谈你的体会。

C、遇到同学中有嫉妒行为的,你打算怎么样帮助他呢?(看小练习)D、同桌讨论E、反馈(四)总结全课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嫉妒这种不良心理现象的危害,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乐观的情绪,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成绩。

合作学习好处多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

三、教学难点1、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前准备:多媒体设备、图片、电脑课件、气球、充气筒、棉线等。

四、教学过程:(一)、在问题情境中了解合作1、导入新课课件展示①出版一本书;②制造一辆汽车;③唱一台好戏;④三峡工程。

师:请同学们分析下列图片出示的工作需要多少人才能完成?师生共议后归纳:师:完成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众人合作!小到日常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

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合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而“学会合作”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题之一,也是学生进行良好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

这节心理健康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如何才能进行有效而成功的合作。

(板书:出示形似握手的合作两字)2、引出“合作”的概念(1)师:根据刚才你们所回答的问题,想一想:什么叫合作?(2)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课件出示----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学生齐读)3、了解合作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小表演《放学之后......》,有请李皓旭和刘伟同学。

(1)观看学生表演:两个同学放学结伴回家,到了院子,一个同学想去打羽毛球,一个想赶快写作业,两个互不谦让,最后只好各做各的事了。

思考:“他们能在一起合作吗?为什么? 学生小议后分析:这两位同学没有共同的目标,是不能合作的,因此要合作就必须有“共同的目标”。

(板书:共同的目标)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认真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课件呈现问题:①有同学考试时不会做,叫你给他抄,并答应给好处,你能与他合作吗?为什么②有同学打碎了教室玻璃,就因为他是你的好朋友,你就隐瞒不报告教师小结:对,我们与人合作还应当分清是非,坚持原则,并且还要遵纪守法。

对别人、对自己、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可以合作,否则就不能合作。

(二)、在合作的游戏中学会合作师过渡:我们了解了合作要有共同的目标,坚持原则,下面,我们要进行一次闯三关的游戏活动,边游戏边思考: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合作获得成功?我们的哪些行为有利于这次合作呢?1、课件出示合作性游戏:比比谁的气球多(第一关)游戏规则:①以组为单位,每组派三人组成参赛小组,充分利用老师给的三件东西(充气管、气球、棉线)给气球充气,不能用嘴吹。

②在规定时间内给气球充气,多者为胜。

③时间3分钟。

(非参赛同学边为本组加油边观察和思考老师的问题)(备注:事先分好小组,指一名组长负责,让组长自带棉线、盛汽球用的塑料大盆一个。

)2、领悟有效合作的行为基础师:①学生分组讨论。

②请冠军组的同学说说自己在比赛中的想法,做法。

③请同学们结合比赛谈谈认识,并找出有利于合作的行为。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三)、在实践活动中尝试合作师过渡:你们顺利闯过了前两关,下面我们一起来闯最难的第三关。

1、课件屏视:火场逃生游戏规则:(1)每组选出七名同学参赛。

(2)一个小口瓶里放着七个穿线的彩球,线的一端露出瓶口。

瓶子代表房子,彩球代表屋里的人。

(3)房子突然起火了,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内逃出来才有可能生存。

(4)听到老师的命令,要以最快的速度将瓶中的彩球提出来。

用时最少的获胜。

2、学生进行游戏。

3、在合作中体验成功,感受合作的喜悦(1)为最佳合作小组颁奖并请代表谈获奖感受。

也可以请没有成功的小组谈教训。

(学生自由发言:我们先进行了分工,谁先出,谁后出。

速度要快,不能犹豫。

心中要想着他人,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都争着向外出,谁都出来不了。

)(2)老师小结:同桌小伙伴教学目的1、知道“帮助赏识、鼓励宽容、倾听、微笑、打招呼”等行为能获得朋友。

2、经历找朋友的过程,体验获得赞赏的快乐。

3、建立“要想有好朋友,你自己就要够朋友。

”的信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在《我的朋友在那里》的背景音乐下,学生进场。

老师在门口培养交往意识,学会主动交往。

懂得交朋友时要主动大方,有礼貌,要记住对方的名电脑、课件与学生一一握手。

师:你们觉得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师:是呀,一个人玩多没意思,如果有许多许多的朋友陪他们玩,他们就会玩得非常的开心。

怎样才能交到很多的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样交朋友。

二、问卷测验1.出示问卷内容如果班级组织学生秋游,你最愿意和班上的玩。

其次是。

最不喜欢与一起去玩。

2.讨论①“你最喜欢和谁一起去玩?你能告诉我为什么?”②请被大家喜欢的人说说你的秘诀。

3.教师小结:看来,乐于助人,待人宽容有礼貌,善于倾听,给人鼓励的人最受大家欢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朋友。

三、游戏:扎气球1.猜想:用牙签扎气球,会有什么结果?2.游戏:扎气球。

怎样扎能不破?3.有什么道理?“气球两端较松弛,表面张力小所以不容易破;中间绷得紧,表面张力大,所以容易破。

”4.教师引申:“对。

其实,这个游戏的道理和人际交往是相通的——在和他人交往时,你千万不要触碰对方的紧张面。

例如,有的同学家里比较穷或个子很矮,很不乐意别人谈论自己这一点,你就要避开这个话题,否则,就容易像牙签戳气球一碰就爆,引发反感、争吵甚至打架。

反之,你可以找对方松弛的一面去交流,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四、故事启发师: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小熊过生日》。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刚开始小熊为什么交不到朋友吗?后来,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伙伴为他庆祝生日呢?师: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就要像小熊这样—(全班齐说:“热情、大方、有礼貌。

”)我们就带者这样的态度去寻找朋友,我们就会拥有很多很多朋友。

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儿歌,叫做:找朋友。

你们愿意跟老师学吗?小小理财师一、复习导入1.师:前阶段,我们共同确立了研究的主题——“小小理财家”。

大家围绕主题确定了子课题。

(出示子课题)从活动方案中,我们发现每个小组都采用了一种相同的调查方法,就是——问卷调查法。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我们请同学来谈一谈。

2.揭示课题师:看来,问卷调查也是一种广泛而方便的搜集资料的好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设计调查问卷。

(板书:设计调查问卷)二、回顾调查问卷的组成部分。

1.我们之前也设计过一些调查问卷,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调查问卷包括哪几个部分?2.生汇报交流。

3.教师出示课件进行介绍。

三、讨论问题设计的注意点。

1.问题是调查问卷的核心,问题的质量关乎整个课题的研究质量。

问题设计时改注意些什么呢?一起看一些调查问卷中的题目。

2.师生讨论交流。

(教师相机板书问题的注意点)四、尝试设计问卷。

1.出示活动要求。

2.学生根据要求,合作设计问题。

教师巡查指导3.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五、总结及布置下阶段活动。

1.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零花钱的管理”进行了调查问卷的设计。

从这次活动中,老师看到了大家学习和研究的热情,特别是同学们都能团结合作,互相学习。

2.课后,请各小组结合同学和老师的建议继续修改和完善你们的调查问卷,争取设计出一份高质量的调查问卷。

把爱说出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带领学生感受爱,体验爱的无私和伟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寻求表达爱的方式,并付出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感恩的意识,让他们对身边的人心怀感之情。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加强对爱的感知,学会发现爱,感受爱。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即为什么要表达爱。

2、学会表达感恩之情,即如何表达爱。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咱们先一起欣赏一首歌曲。

(欣赏完)现在请大家一起告诉老师这首歌的名字。

生:《感恩的心》。

师:听完这首歌,老师相信大家会有很多感悟,现在请同学来跟老师说说为什么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二、了解爱:由“爱”入手,初步感知。

师:爱时常挂在我们嘴边,但是什么才是“爱”呢?(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并派代表总结。

)三、感悟爱:深入剖析,强化感知。

师:刚刚同学们都非常积极地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走进下面的故事,去亲身感受一下“爱”。

1、故事说“爱”:一九七六,唐山发生7.8级大地震,有一对母子被埋在废墟里。

当救援人员挖出母子俩时,孩子静静地躺在母亲的臂弯中,母亲已经停止了呼吸,而孩子却安然无恙。

原来这位母亲在奶水短缺的时候用织衣针一一将十个手指扎破,把自己的鲜血当成孩子吮吸的奶水,从而保住了孩子的生命。

同样的事情竟然又出现在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当救援士兵们发现孩子母亲时, 她已经满面灰尘、色苍白地死去了,怀里抱着一个满脸是血的婴儿。

她弓曲的背, 依然坚强地抵挡着巨大的木梁。

当救援人员将孩子抱出来才发现,孩子脸上的血是母亲手腕静脉血管里流出来的,血流滴的方向正对着孩子的嘴……(分享完之后找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图片说“爱”:师:在刚刚的事例中,我们感受到了轰轰烈烈、超越生死的母爱,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到的几乎都是平凡的爱。

平凡就应该被忽视吗?平凡就应该被遗忘吗?不!正是这种平凡中的伟大才铸就了今天的我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