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CB高频技术研讨报告

PCB高频技术研讨报告

R1566W
33
NPG170N
EM-370D
185HR
NPG150N
IT180I
NP175F
IT-158 S1000
胜宏科技
Victory Giant Technology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34
高频技术研讨报告
1
制作:卞华昊 23/Feb/2017
目录
1. 高频信号基础
2. 高频应用领域
3. 对损耗的影响因子
4. CCL基材对损耗的影响
5. PCB 制作对损耗的影响
6. 我司高频材料Df等级
2
1. 高频信号基础
1.1 高频的定义
频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 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 常用符号F (frequency) 表示。 基本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常用千赫 (KHz)或兆赫(MHz)或吉赫(GHz)做 单位。
NP175FM Megtron4
IT-200LK IT-150DA FR408HR
待评估
RO3003
评估中
Megtron7 M6/M6G
Astra
TU-933
GA-886
合格物料
RO4350
I-Tera
TU-883
IT-968
GA880
TU872LK
EM888S
370HR
FR408 TU862
IT150G S1150G
如左图可以看出,化学镍金 具有最高的插入损耗,而有 机保焊膜、化学沉银的插入 损耗基本与裸铜相当。
32
6.我司高频材料Df等级
Df
Super L-loss 0.004 Very L-loss 0.008 Low loss 0.013 IS415 Mid loss 0.020 Std loss 0.023
-0.8dB/inch(SL) -0.84dB/inch(MS) -0.75dB/inch(SL) -0.79dB/inch(MS)
SDD21 @8GHz
-1.60dB/inch(SL) -1.68dB/inch(MS) -1.50dB/inch(SL) -1.58dB/inch(MS)
Brickland
从如下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的随着频率的增加,不同Stub 长度对Insertion-Loss 影 响越大。 改用Back-Drilling 方式作业可控制Stub 长度,能有效改善Insertion-Loss。
31
5.5 表面处理对损耗的影响
PCB 的表面加工处理也对电路的损耗有影响,特别是在高频阶段,不同的表面处 理工艺对PCB的损耗产生不同的影响,大部分PCB表面处理的导电性都比铜箔的 导电性差,导电性越差产生的导体损耗越高,从而电路的插入损耗也越大。
光模块产品 (6.25Gbps)
高性能光模块 (25Gbps)
(3.2Gbps)
一些高速电子产品和设备及其传输速率
13
3. 对损耗的影响因子
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加,除了设计端关于 信号加重,滤波等方式优化降低信号传 输的损耗外,PCB基材介质和导线都会 吸收能量,以及PCB加工过程中对材料 的处理也会造成信号损耗的问题。
-0.48dB/inch(SL)
-0.96dB/inch(SL)
Microstrip 微带 线 优点 设计简单方面, PCB制作容易管控
Stripline 带状线 不易受外界讯号干 扰 对介层管控要求严 格,受孔Stub影 响较大。
4
microstrip
stripline
基本传输线种类
缺点
辐射损耗大,易于 受外界讯号干扰
右图为传输线中主要 插入损耗来源于传输 的信号频率之间关系 示意图
10
1.5 趋肤效应
高速或高频情况下,主要受趋肤效应影响,信号在导体中传输感受到的阻抗将远 大于导体在直流情况下的电阻。 趋肤深度:
δ:趋肤深度 μ:磁导率 σ:电导率 f: 频率
-7 对于纯铜导线: μ=4πⅹ10 H/m σ=5.8 ⅹ107 S/m
29
5.3 Stub对损耗的影响
从如下曲线图中可以看出的随着频率的增加,不同Stub 长度对Insertion-Loss 影 响越大。 改用Back-Drilling 方式作业可控制Stub 长度,能有效改善Insertion-Loss。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21 [dB]
Stub 长度
Freq [GHz]
30
5.4 内层孔环对损耗的影响
导体的趋肤效应 (红色表示电流密度最大,蓝色表示最小)
则在1GHz频率下 δ 铜=2.1um :
11
2. 高频应用领域
基站天线
手机通讯
4G/5G手机
卫星通讯
民用/军用卫星通讯
汽车电子
汽车雷达 & 导航
网络通讯
交换器 & 路由器 & 服务器
12
2. 高频应用领域
目前几乎所有高速存储器、服务器、路由器以及很多消费电子产品都具有高传输 速率的特性,PCB产业也已迈进高速的方向。
高频信号,顾名思义就是频率较高的信号。 在电子学上和高速数字设计领域,分别有不 同的判断标准。通常当F>100MHz的时候,或 信号上升时间小于3.185ns左右的时候, 认为 是高频电路。
3
1.2 高速信号和的传输线
对于高速产品,并没有明确定义,一般认为对损耗有特定要求的产品为高速产品。 Platform Romley Grantley 传输线模型 SDD21 @4GHz
Df 介于0.01~0.005 电路板材适合上限为10Gbps 数字 电路 Df 介于0.005~0.003 电路板材适合上限为25Gbps 数字 电路 Df 介于0.0015 电路板材适合上限为50Gbps 数字电路
USB2.0 (480Mbps)
交换机 (1Gbps)
基站 (2.3Gbps)
IEEE 1394(B) 接口
1.3 介电常数(Dk)和损耗因子(Df)
• Dk 定义
介电常数(Dk)准确讲应该称为相对介电常数。 绝缘材料的容电率与真空或干燥空气的容电率相对比,即成了所谓的“相对容电 率”(Relative Permittivity),εr,也就是所谓的Dk值或称介质系数(Dielectric constant)。 从信号传输品质的角度来看,介电常数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介质对电荷的吸附能力, 介电常数越大,其对信号的吸附能力越强,可供使用的信号余量便越小。 介电能力即相当于容电能力。
23
4.5 CCL基材的损耗
传统FR4基材损耗
24
4.5 CCL基材的损耗
Mid-Loss基材损耗
25
4.5 CCL基材的损耗
Low-Loss基材损耗
26
5. PCB制作对损耗的影响

通孔孔径 通孔长度 通孔Stub 内层孔环 表面处理
27
5.1 通孔孔径对损耗的影响
• Df 定义
损耗因子(Df)即为散失因子(dissipation factor),表示信号传输时在介质 中损失掉的能量(loss),将这个损失掉的能量与未损失的能量(stored)对 比时,即得到Df。
介质损耗因子与频率的相关性
7
1.4 插入损耗的概念
插入损耗(简称插损,数学描述为S21,或insertion loss):在二端口网络 中,S21定义为从端口2出来的正弦波和从端口1进入的正弦波的比值。
介电能力对比(左)和线路传输模型(右)
5
1.3 介电常数(Dk)和损耗因子(Df)
• Dk 与 Insertion Loss 关系
0
c
Df = 0.01
-5 Insertion Loss, dB
-10
Df = 0.03
-15
-20
-25 0
5
10
15
20
25
Frequency, GHz
6
1.3 介电常数(Dk)和损耗因子(Df)
入射信号 端口一
端口二
反射信号
接收信号
相位差
幅度
简单二端口网络示意图
8
1.4 插入损耗的概念
导线发热 导体热 消耗 能量向环 境中发射 辐射 反射 阻抗不连续
插入损耗
与邻近传输 线干扰作用
耦合、 串扰
趋肤效 应 增加导体阻 抗消耗能量
介质损 耗
介质中粒子 振动导致
9
1.4 插入损耗的概念
无损传输线是不存在的,通路上的每一个节点都会造成损耗,损耗受控是 一个真正的挑战。
不同材料的RC含量对Df的影响
19
4.3 玻璃纤维布的影响
Standard E Glass
Dk 6.6
NE glass (Dk 4.6)
20
4.3 玻璃纤维布的影响
STD LDK
标准、Low-DK玻纤对信号的影响比较
21
4.4 铜箔的影响
高速信号下,受趋肤效应/深度的影响,铜牙长度直接关系到信号传输质量:
22
4.4 铜箔的影响
0.5dB insertion loss improvement observed at 15GHz
RTF VLP
Up to 1dB insertion loss improvement in 8inch trace for VLP at 15GHz
RTF、VLP铜箔对Loss的影响比较
通孔孔径的不同对电路的损耗也有不同的影响。 从下图可以看出,随着通孔直径的增大、其引起了更大的插入损耗,随着 频率的增加,不同通孔孔径对插入损耗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28
5.2 PCB 通孔孔长对损耗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