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鸟画》教案

《花鸟画》教案

《花鸟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让学生通过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国画颜料的性能以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的用笔方法,了解和体会传统花鸟画创作意图和意境,感受花鸟画创作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基于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自身的技能水平、思维方式、接受能力而言,属于学习写意画的入门阶段。

加之时下整体的书法水平、传统文化氛围营造的缺失以及新思潮的冲击。

因此,本节课教师应降低对学生用墨、用笔等技法水平的要求。

应注重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感受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魅力,继而从这种积淀中吸取精神食粮。

三、课时安排
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通过临摹梅、兰、竹、菊掌握基本的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

第二课时:进一步扩展,临摹其它内容的花鸟画并进行添加创作。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过程方法:
1.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方法,在临摹梅、兰、竹、菊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幅花鸟画。

2.提高学生探究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和艺术的情感,体验国画魅力传承人文精神。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中国花鸟画的技法、技巧,在探索中积累和创新。

难点:用笔、用墨和用色的表现方法。

六、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本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欣赏分析、演示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审美鉴赏能力。

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七、学生准备材料
1.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墨水、笔洗、画毡、调色盘。

2.收集梅、兰、竹、菊诗词及名家简介。

八、教师准备材料
1.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墨水、笔洗、画毡、调色盘、画架、画板。

2.范作1:四尺三开梅、兰、竹、菊范作共八副。

范作2:小张梅、兰、竹、菊学生临摹手稿共三十二张。

3.制作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

评价目标:
1.技法:简单掌握用笔用墨的方法。

2.情感:通过欣赏感受“缘物寄情”的人文精神。

3.创新: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九、教学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