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课件
第二章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PPT课件
总之,概念是对所观测事物本质的抽象表 达,目的是简化思考,便于沟通,在一个 名词下对事物的各种形态作一素描。
有些概念与事实或对象很接近;有些概念 直接表达有困难,可从其他领域的语言中 借用;多数情况是:需要自己定义概念, 给出专门用语。
由于概念本身并非实物,因此概念从本质上 说是不可观测的。事实上,所谓概念的可测 性是指反映与概念相关联事件的心象集合是 可观测的。
翻译的情景见图2—2(see the next slide show)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12张
§2 名词、术语
1 、翻译名词
W1 S1 原著文本
一级 偏差
W2 S2 译文文本
二级 偏差
W3 S3
读者感受文本
图2-2 翻译的情境
举例来说:对毛泽东诗词的翻译;英语课 堂故事接龙。
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犹如建造房屋离不开砖块、基石、支柱 和连接件等基本构件一样,反映管理研究 成果也需要一些基本概念,它们是
概念 名词 定义 变量 假设 分类
研究者的水平和功底就体现在这些要素 层次的细节中。
因此,要求大家能规范、准确无误的运 用以上各要素。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2 名词、术语
名词乃为一个概念正名,名词要贴切表达概念。
象形文字和拉丁语系文字在唤起人们对概念联想 方面的作用不同。
概念一旦形成并有了名词之后,人们便暂时抛开 概念化过程的心象,而用名词、术语进行沟通但 不要忽视了人们对同一概念赋予不同心象的客观 事实。
心象因人而异,科学方法强调实证性,势必要为 概念设置一组规范的可观测的心象(可测的指 标),以反映此概念的特征。
2 、概念“公用”,概念化过程“私有”
指人们对某个概念(如豪爽、精明)具有共 同知识,可以沟通但人们的概念化过程各异。
研究者要对自己使用的概念进行清晰地界 定(不一定要读者同意),并具有清晰的 “心象”,以便沟通和理解。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5张
§1 概念
2 、概念“公用”,概念化过程“私有”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7张
§2 名词、术语
概念化过程: 观察→形成心象→将共同属性归组→构 成概念的结构化信息→心象的共性冠之 一名词→概念,见图 2 — 1 。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8张
§2 名词、术语
心象a A 心象c A
心象b A 心象d A
第二章 管理研究的基本要素
§1 概念 §3 定义 §5 命题和假设 §7 推理
§2 名词、术语 §4 变量 §6 理论 §8 分类
8/7/2020
第二章 第1张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推出新名词而无后续内容(后续未用到)。
内容创新变成“名词”创新。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11张
§2 名词、术语
1 、翻译名词
研究论文总是要参考外文文献的,因此对翻译 名词的正名、理解和运用要慎重。
举例来说 context(上下文, 来龙去脉? 情境) pay-off(支付? 得失,类似的trade-off) function(函数,功能? ) Proletarian(无产者?城市无产者)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10张
§2 名词、术语
规范心象并非是绝对的、任何场合都适用,但 在一项研究中要保持前后一致。
论文写作中常见的问题:概念和名词的表述随 意,以为自己对某概念的理解别人一定认同, 忽视了概念化过程的差异。
具体表现为:
同一概念前后用不同名词表示,或同一名词 前后属性不同(说明规范心象未明确)。
名A
词
(a)观察阶段
(b)甲关于概念A的一组心象
心象a’ A 心象c’ A
心象b’ A 心象d’ A
名A
词
心象a” A 心象c” A
心象b” A 心象d” A
名A
词
(c)乙关于概念A的一组心象 (d) 概念A的一组规范心象
8/7/2020
图 2 — 1 概念化过程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9张
8/7张
§2 名词、术语
1 、翻译名词
人们往往轻率地仅凭翻译名词的中文名词按习惯解 释来理解其概念。
举例来说
finance: corporate finance,international finance,
public finance
The same “virtual” with different meaning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6张
§1 概念
2 、概念“公用”,概念化过程“私有”
研究中观测的对象可概括为三类:可直接观 测的;可间接观测的;需推测的。
清晰概念的最终参照点必须依托于可直接观 测的事实和清晰的属性。
尽管管理研究中相当多的概念不能依托于直 接观测,而是靠间接的推测性的观测,但不 管怎样的推测性的观测,最终要归结到某种 清晰的测度指标。
第二章 第3张
§1 概念
0 、定义:
概念(concept)是人们将现实生活中观测和感 受到的, 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群相关联现象 进行概括和抽象而得到的思维产物。
1 、概念化和思维心象
当人们听到某类概念时,大脑中自觉不自觉 地会涌现出与此概念相关的一组具体现象, 心理学称之为思维心象(mental image) 。
由于人们具有不同的经历和经验,接触的事 物不同,各个人脑海中就某一概念蕴含的思 维心象也不相同。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
第二章 第4张
§1 概念
概念形成要经过一个概括相关事件(心象) 共性的过程人们通过一组心象形成概念的过 程称作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组织,~制造,~资本
Economy based on knowledge ( 体现了主次关系)
CEO(执行长,首席执行官)
Meta-stable(次稳态,亚稳态,元稳态?)
8/7/2020
制作:兰州管理学院 尚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