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自考普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2016年自考普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2016月10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普通心理学02106一、单项选择题:1、记忆是( A )。

A、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B、对客观事物直接的反映C、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反映D、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反映2、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 C )。

A、语言记忆B、意义记忆C、语义记忆D、内隐记忆3、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 B )。

A、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B、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C、情绪记忆和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和语音记忆4、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C )A、识记、保持、遗忘B、再认、回忆、遗忘C、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D、保持、记忆、遗忘5、考试回答选择题时,所进行的记忆活动叫( D )A、识记B、回忆C、保持D、再认6、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 B )A、无意识B、遗忘C、幻想D、幻觉7、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 B )A、冯特B、艾宾浩斯C、韦伯D、费希纳8、遗忘的进程是( B )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倒U型曲线D、U型曲线9、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 A )A、表象B、想象C、再造想象D、再认10、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是在( A )秒钟以内。

A、1秒B、5秒C、10秒D、15秒11、瞬时记忆多以( A )进行编码A、鲜明的形象B、听觉C、语义D、语音12、瞬时记忆比短时记忆的容量( C )。

A、小一点B、大一点C、大很多D、小很多13、记忆广度是( C )。

A、无限个B、9个以上C、7±2D、和感觉记忆一样14、可以意识到其内容的记忆系统是( C )A、瞬时记忆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15、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 D )的编码。

A、形象B、抽象C、视觉D、听觉16、长时记忆的容量是( C )A、9—20比特B、7±2个单位C、无限的D、因人而异的17、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A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干扰D、后干扰18、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B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前干扰D、后干扰19、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 A )A、系列位置效应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D、记忆顺序效应20、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 C )的特点。

A、直观性B、形象性C、间接性D、概括性21、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 A )A、内涵B、外延C、本质D、含义22、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叫概念的( B )。

A、内涵B、外延C、范围D、广度23、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 B )A、制造概念B、概念的掌握C、制作人工概念D、形成人工概念24、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 A )。

A、迁移B、干扰C、抑制D、启发25、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是( B )。

A、系列位置效应B、正迁移C、负迁移D、技能学习26、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 B )。

A、技能学习B、原型启发C、灵感D、顿悟27、瓦特看到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这是( A )。

A、原型启发的作用B、学习迁移的作用C、定势发挥了作用D、功能固定性作用28、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B )。

A思想准备 B、定势 C、问题解决的策略 D、动力定型29、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 D )。

A、符号系统B、内部语言C、语言D、言语30、讲课时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 C )。

A、内部言语B、对话言语C、独白言语D、书面言语31、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 C )。

A、默读语言B、外部言语C、内部言语D、背诵言语32、布洛卡中枢又叫(A )。

A、言语运动中枢B、视觉性言语中枢C、书写性言语中枢D、听觉性言语中枢 33、威尔尼克中枢又叫( D )。

A、言语运动中枢B、视觉性言语中枢C、书写性言语中枢D、听觉性言语中枢34、布洛卡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发生( A )。

A、表达性失语症B、接受性失语症C、失读症D、失写症35、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说不出连贯的话语,这种失语症叫( B )。

A、接受性失语症B、表达性失语症C、失读症 D失写症36、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B )。

A、表达性失语症B、接受性失语症C、失读症D、失写症37、患者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是因为( B)中枢受到损伤造成的。

A、布洛卡B、威尔尼克C、书写性言语D、视觉性言语38、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的病人( D )。

A、不能写字、画画了B、听不懂别人说的了C、说话发生了困难D、理解字词的含义发生了困难39、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 D )。

A、无意想象B、幻想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40、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 A )。

A、幻想B、幻觉C、梦D、妄想4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 A )最主要的特点。

A、意识B、注意C、认识D、知觉42、梦境出现在睡眠的( D )阶段。

A、初期B、中期C、晚期D、快速眼动43、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就是( B )。

A、认知B、注意C、意志D、想象44、注意是一种( A )。

A、心理活动的状态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认知过程45、学生正在专心听讲,门哐当一声响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A )。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随意注意D、注意的转移46、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 A )。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能力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分散47、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 A )。

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能力C、注意的持续性D、注意的起伏48、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 C )。

A、注意的周期B、生物节律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循环49、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 D )。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范围D、注意的分散50、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 C )。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起伏51、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叫( C )。

A、注意的转移B、注意的分散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动摇二、多项选择题:1、记忆的内容包括(ABCD )。

A、感知过的事物B、思考过的事物C、体验过的情绪D、练习过的动作2、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包括(BCD )。

A、记忆B、再认C、回忆D、再现3、表象具有(ABCD )等特性。

A、直观形象性B、片段不稳定性C、可操作性D、概括性4、三个记忆系统是以( BC )作为标准来划分的。

A、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B、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C、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D、全部报告和部分报告5、瞬时记忆( ABCD )。

A、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B、的容量有9个以上的项目C、是以事物的形象进行编码的D、的材料如果加以注意,就可转入短时记忆6、短时记忆的信息(ABC )。

A、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B、是可以被意识到的C、文字材料多为听觉编码D、容量比瞬时记忆大7、长时记忆遗忘的原因主要有(ACD )。

A、自然衰退B、感觉定势的作用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8、思维的特点有( ABCD )A、思维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B、通过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而形成概念C、人们借助于概念可以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D、因为有了思维,使人的认识具有了超脱现实的性质9、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ABCD )。

A、思维能通过已知推断出未知B、思维借助于媒介,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进行反映C、借助于思维,人们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作出预测D、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并用词把它概括出来10、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包括( ABCD )A、分析B、综合C、抽象D、概括11、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叫( AC )A 、辐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求同思维 D、求异思维12、沿着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叫( BD )。

A 、辐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求同思维 D、求异思维1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BD )。

A、概念的内涵越深,其外延越广B、概念的内涵越浅,其外延越广C、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其外延越广D、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其外延越广14、下列选项中,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 ABC )。

A、迁移的作用B、定势的作用C、原型启发的作用D、错觉的参与15、下列选项中,属于原型启发作用的例子有( ABCD )。

A、瓦特看到开水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B、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C、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上受到水的浮力而发现了浮力定律D、鲁班被带齿的丝茅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16、下列选项中,属于定势作用的例子有(AB )。

A、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把13放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B、老师对某位学生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几分C、因为一个人与我的朋友长得很像,我把这个人当成了我的朋友D、天气预报说明天下雨,我早晨带着雨伞去上班17、言语的特点包括( ABD )。

A、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B、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C、言语是一种社会现象D、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18、外部言语包括(ACD )等几种形式。

A、对话言语B、非交际性言语C、独白言语D、书面言语19、参与言语活动的皮质部位包括(ABCD )。

A、言语运动中枢B、言语听觉中枢C、视觉性言语中枢D、书写性言语中枢20、由言语中枢受到损伤造成的失语症有(ABCD )。

A、接受性失语症B、表达性失语症C、失读症 D失写症21、想象( ACD )A、是以表象作为素材的B、创造出的形象可以不依赖表象为素材C、是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D、包括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22、下列选项中,属于创造想象的有( ABCD )。

A、作家塑造文学人物的过程B、画家构思一幅图画的过程C、音乐家谱写一首乐曲的过程D、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新款式的过程23、幻想的特点是(ABD )A、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B、其内容指向于未来C、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而不由自主产生的D、科学幻想和理想都是积极的幻想24、意识包括( ABCD )A、外界事物的觉知B、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C、心理活动的评价D、行为的评价25、无意识的内容包括( ABCD )A、没有觉察到的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B、没有觉察到的行为C、无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行为D、梦26、在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里,( BCD )A、能觉察到外界刺激B、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C、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转动D、梦境开始出现27、梦的特点包括(ABC )A、梦境的不连续性B、梦境的不协调性C、认知的不确定性D、认知的完整性28、梦剥夺实验证明,( ABCD )A、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B、做梦并不妨碍身体健康C、人人睡觉都做梦D、一夜不止做一次梦29、注意是(ACD )A、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B、一种心理过程C、心理活动的特点D、心理过程的状态30、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 ABCD )A、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好熟练的B、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C、活动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D、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三、请在下表的空白表格中填写相应的内容四、明代名医李时珍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神灵所集”的论断;清代名医王清任通过对尸体解剖和大脑病理的研究也指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论断;近、现代动物解剖、医学治疗经验证明,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这些验证都说明了什么?大脑两半球在功能有何差异?说明了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脑是心理产生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