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艺术家工坊
建筑立面
极简的造型与最直白的空间,建筑通过简单的变化形成极具构 成感的立面
建筑细节
在这个标识性的室外公共空间成为艺术与大众交流、互相浸染和碰撞的乐园。
在整个建筑的西北角 上,平面艺术工作室被提 升到10m的高度上,让出 的是一个立体的、模糊了子”对于它所处的 环境和受众人群应有的一 种姿态。
内部空间
Thanks
设计的构思来自对艺术家生存状态的分析:对个体来讲,处于创作和生 活两位一体的浮游状态;对群体关系来讲,创作中的私密性和生活中的交流需 求并存。于是在设计中我们在垂直向度营造个体状态,在水平向度建立群体 关系。上下楼之间处于空间的转换和状态的交替,而内街和平台的场所又提 示着“串门”和“聚会”。加之空间高度、形态、材料以及色彩,试图更鲜 明地表达艺术的主题和内涵。
建筑构思
当我们需要在一个 108m×108m,限高 15m的方形场地中安排 下75套艺术家工作室 时,只能想到一个词— —扎堆。有趣的是,这 就是中国艺术家的生 活状态,艺术家都喜 欢扎堆,他们可以相 互宣泄,互成圈子。 挖掘艺术家群落的工 作状态,通过恰当的 建筑语言反映到空间 与场所中来,是这个 设计的关键。
工作空间都被安 排在底层5.4m的 高大空间中,而 生活空间则像一 个个白盒子悬浮 在工作空间之上, 它们之间的关系 根据使用者个体 的不同也会是若 即若离的,这些 生活空间可以脱 离或进入下层工 作空间,形成丰 富的空间体验。
一方面,所有的建筑单体 都是通过群体规划的方式 布置的,单体相互毗邻, 形成街道与大院空间;另 一方面,所有的单体通过 “圈子”的方式聚集,在 底层形成可对大众开放的 “艺术圈子”;二层屋面 上则是属于艺术家们自己 的内街社区——“生活圈 子”,构成完整的建筑整 体。
这个项目位于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中部的西山产业园区内。用地 为约1.29ha的正方形,是针对中青年艺术家专门打造的一个艺术社区。其功 能以艺术家工作室为主,配之以相应的生活起居设施。
平面布局分析
项目位置
。
方案介乎于规划设计与单 体设计之间,地上为组合 式艺术家工作室,主要分 下层工作室(首层和二层) 和上层工作室(三层和四 层);地下室为汽车库及 设备机房,还有部分下层 工作室的自用储藏室。
西山艺术家工坊---
周恺
目录
建筑概况
建筑构思
平面布局分析 空间层次与体量分析 细节分析
建筑概况
•设计时间/Date of Design:2006-2007 •用地面积/Land Use Area:12 880m2 •总建筑面积/Total Area:24 225m2 •地上建筑面积/Overground Area:16 269m2 •地下建筑面积/Underground Area:7 956m2 •建筑高度/Height of the Building:15m •停车数量/Parking Capacity:99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