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方案与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汇编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方案与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汇编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方案与农业科技培训实施
方案汇编
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中心,以科技服务和精准扶贫帮扶为基础,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载体,加快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成立农业产业扶贫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下设办公室于农业服务中心,由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朱坤负责日常工作。

三、具体内容
(一)编制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
1、洋垭村产业扶贫规划:全村106户,共417人。

其中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21户76人。

该村林地面积广,植被良好,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

拟规划种植中药材63亩,其中天麻7亩、乌药50亩、猪苓6亩;核桃种植面积200亩;养殖黄羊600只。

2、溪口村产业扶贫规划:全村106户,共416人。

其中通过精准识别贫困户25户84人。

该村林地面积广,植被良好,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

拟规划种植中药材900亩,其中天麻200亩、乌药
500亩、猪苓100亩、芫胡100亩;核桃种植面积XX亩;木耳和香菇各1000斤;养殖黄羊500头。

(二)精准帮扶措施
1、宣传党的深化农村改革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

2、邀请农技专家到乡、村讲大课、办讲座。

3、农业技术人员下村现场指导,解答农户疑难问题。

4、定期组织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学习先进技术,有条件可带领农户到外地考察取经。

5、举办转移就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和新型职业农民。

6、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推广新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农业产业扶贫领导小组要全面统筹协调农业产精准扶贫工作。

落实主体责任,实行包片总负责。

坚持“分级负责、分组选派、分级管理、谁派谁管”的原则。

制定“施工图”,签订“军令状”,编制贫困村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清单。

(二)创新工作方法
驻村农业扶人员分解帮扶工作任务,主动作为,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和有效方法,提升帮扶能力和水平。

通过会议座谈、信息报送、情况通报、经验介绍、发放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贫困村(户)转变观念,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

驻村家业科技人员到村开展技术指导原则上每月不低于10天,开展技术培训每年
不少于5次,每月5号前认真填写并上报《驻村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扶贫行动统计表》、《县农业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扶贫月报表》。

(三)强化政策保障
乡镇党委积极与上级相关单位争取政策资金,严格落实涉农资金专款专用,并保证用到位、用到点上。

最大程度解决农户因缺少资金、技术、管理、抗御市场风险的问题。

对驻村的农业科技人员,在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四)强化目标考核
严格执行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技术帮扶人员不撤出的干部驻村蹲点工作制度。

实行“双报告、双考核”制度,农业科技人员离开原单位要向单位主要领导报告,到达贫困村要向村党支部报告,年度考核时除原单位考核外,贫困村党支部需出具考核书面意见。

把驻村农业科技人员技术扶贫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对技术扶贫人员不到位、产业指导措施不力、基层不满意的实行严格问责。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改革突破、转型提升、创新驱动、统筹融合”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构建“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培训”的工作机制,建立农业系统多部门联合、协作、培训的工作格局,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增长”的热潮。

二、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我区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整合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大力开展农村科技示范户培训、村级技术员培训、标准化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花卉苗木技术培训、农民田间现场培训,全年组织实施送科技下乡培训农民140场1.6万人次。

其中:培训农民技术员16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840名。

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

印发技术资料1.8万份,确保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田率。

三、培训内容及形式
依托现有各类项目资源,重点围绕乡镇、村主产业防灾减灾知识、种养业关键技术、花卉苗木培育技术、柑橘大实蝇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家庭农场建设、合作社规范化运营、农村土地法制化流转、农机使用与维修、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强农惠农政策、涉农法律法规等重点,突出培训蔬菜、柑桔、茶叶春管技术和无公害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模式,柑桔、茶叶低产园改造技术,标准果、茶、菜园管理技术,设施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花卉苗木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与绿色防控技术。

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采取
全区统一部署、分乡镇组织培训,区、乡、村三级联动。

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层次人员的不同需求,采取分层次、分类型培训,坚持理论学习与田间实践相结合,以田间操作培训为主。

采取集中办班、分户指导、实地观摩交流和田间现场培训等方式进行。

为了提高农民科技大培训活动的实效,培训中要做到“六个结合”。

一是与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相结合。

二是与送书籍资料、送信息、送物资装备相结合。

三是与惠农政策宣讲、法律法规宣传相结合。

四是课堂讲授与田间示范相结合。

五是与“送科技下乡”活动、“百名农业科技人员进驻示范户”活动相结合。

六是与“三进五访”活动相结合。

四、任务安排
2月下旬至4月下旬,各乡镇(街办)必须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协会)、专业服务队人员在企业、合作社、服务队的集中点培训;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农民以村为单位集中培训。

各乡镇(街办)必须于2月底将春季大培训“四定’’(定培训时间、定培训内容、定培训老师、定参训对象)计划方案报农林水局办公室。

五、培训经费
各乡镇(街办)要从以钱养事资金中筹措培训经费解决资料编印、课件制作、音像教材等方面的支出,确保春季科技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专班。

春季农业科技培训是搞好当年农业生产,实施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重要抓手,是
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各乡镇(街办)农业办、农技服务中心和乡镇林业管理站、畜牧兽医站为培训具体实施单位,实施单位要按照工作职能各尽其责,确保春季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二)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各实施单位要把春季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当作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要迅速制定好培训计划,编制符合产业实际、通俗易懂的培训资料和课件,准备好音像教材和相关设施设备,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内容。

要及时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上级业务部门取得联系。

要把技术咨询、新品种推广、农资服务与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农民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三)加强宣传,认真考核。

各实施单位要及时将培训情况上报农林水局办公室,局办公室要加强对培训中涌现出来的各类典型进行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春季培训结束后各单位要形成书面总结材料报送局办公室。

区农林水局将组织专班不定期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

对培训工作扎实,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一般应付,群众满意度低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对工作失职,给农民造成较大或严重损失的在全局通报,并追究相应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