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详解课件
《第三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详解课件
(2) 用图形表示的IS曲线:
i
IS 0 Y
(3) 与封闭条件下IS曲线的比较: ① IS曲线: 封闭经济: Y=YD = A + cY – bi A= C + I + G A:自发性支出
A bi Y= 1 c
A- 1 ____ -c Y i= __ b b
开放经济:
Y=YD = A+ cY– bi + X -mY+υR Y= A – bi + X + υR 1–c+m R:实际汇率
总之,当代宏观经济学家们正趋向于
一个共同的理论框架,该框架把不完全竞
争和名义刚性统一在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
之中。有人将这一新方向称之为“新货币
主义”(Neomonetarism)或“新新古典
综合”(New Neoclassical Synthesis)
(一)贡献 1. 不仅从理论上,而且对不同汇率制度下 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应分析上,都扩展了传统 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
2. 该模型khorse),是开放 经济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模型。
3. 从汇率决定的理论角度来看:一方面,它 本身是一种汇率决定理论,并开创了一种汇 率决定的理论传统;另一方面,它又是其他 汇率决定理论产生的源泉。 4.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M-D Model 对资本流动性的重视更加符合当代经济现实。 (二)局限性 我们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侧面对该模型的 扩展和修正来分析其局限性。
2. 开放经济下本国货币市场的均衡: (1)蒙代尔假设实际货币需求取决于国内收入和 国内利率水平。货币供给是外生性的,由货币 当局控制。货币市场的均衡式:
Ms = Md = Md ( i , Y ) = kY - hi P 1 Ms Y= ( + hi ) k P
k, h为大于0的参数
货币市场均衡:货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 由LM曲线表示。表明在利率和国民收入不同 的组合条件下,货币供给都等于货币需求。 (2)用图形表示的LM曲线:
二、 Mundell-Fleming 的基本模型 (一) 模型的前提假定 1. 完全资本流动(i = i*,BP=0),同时假 定所有的证券可完全替代。 2. 非充分就业、规模报酬不变、名义工资 不变、产出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坚持凯恩斯 主义的传统范式)。 3. 静态预期。预期现有汇率保持不变,同 时假定不存在投机、远期市场和汇兑利润。
一、概述
1. 代表人物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1962年向IMF 提交题为《恰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 稳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以货币政策促进 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马可斯.弗莱明是IMF的研究 员,同期(1962)提出类似的开放经济宏观经 济学模型。
2. 时代背景
第二,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只从国际 贸易与国际间的资金流动的角度(或者说开
放经济中的商品市场与金融市场)来考察汇
率的决定与变动。我们是不是还应该把一个
国家经济的其他方面如国内的消费、投资、
货币需求与供给等也考虑进来呢?在本章中, 我们会将这些开放经济中的宏观因素均考虑 进来。
第三,购买力平价与利率平价运用一价 定律和“消除无风险套利机会”等机制来分 析汇率的决定。这些分析方法因为都是孤立 地研究汇率水平与其他经济变量(价格、利 率)的联系,所以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partial equilibrium approach)。在本章 中,我们将讨论开放经济中变量的相互联系 对汇率决定的作用,也就是说采用一般均衡 分析法(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来 研究汇率的决定。
i
LM
0
Y
(3) 将货币市场均衡模型转换:
Ms 1 i = h ( kY ) P
① LM曲线的斜率 货币需求对收入反应的敏感性k越强和对 利率敏感性h越弱,则LM曲线越陡峭;反之 则越平缓。 ② LM曲线的移动 Ms 实际货币供给量 LM曲线右移。 P
3. 开放经济中外汇市场的均衡: 外汇市场的均衡意指国际收支的资本账户 和经常账户总余额为零。所以国际收支均衡 可表示为: BP = CA(q,Y*,Y) + KA(i, i*) = 0 根据前面的假设,上式可表示为: BP = CA( q, Y ) + KA( i ) = 0 q↑→ CA↑,Y ↑→ CA↓; i=i* BP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水平线。
第三章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Mundell-Fleming Model
本章学习内容:
• 基本模型
• 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
• M-F Model中的汇率决定
• 对M-F Model的评价
参考书目:
1. 梁小民 《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上、下)》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 多恩布什 费希尔《宏观经济学(第六版)》
通过上述政策效应分析,在资本完全流动 假定下,得出了与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完 全不同的结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 策对就业有一个强的效用,而财政政策对就 业没有影响;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 对就业没有影响,而财政政策对就业有一个 强的效用。 上述分析和凯恩斯经济学一样,都属于短 期分析。
五、对M-F Model的评价
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就业和收入无效。
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扩张政策的最终效应:
Y(就业) ↑ ,央行外汇储备增加,资本流入
和CA恶化。
四、M-F Model中的汇率决定 在浮动汇率制下,均衡汇率是在内外均衡 同时实现的条件下被决定的。 当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时,增加货币供给, 本币贬值; 当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时,增加政府支出, 本币升值。 将三个市场的均衡模型综合,解三个均衡 模型联立方程,就可以解出汇率与财政、货 币政策的函数关系: Ms [(1 – c + m)h + kb]i A+ 1 – c + m X R= + - ____ Kυ kυ υ P
SP SP * X( ,Y ) M ( ,Y ) P P * * SP SP * * * PQ ( , Y ) SP Q( ,Y ) P P
*
*
显然:
SP * Q P * Y
*
SP* P Q Y
蒙代尔假设经常账户盈余的规模与实际汇 率q(也即名义汇率)的变化正相关,与国民 收入Y的变化负相关。 商品市场均衡: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等于 需求量,由IS曲线表示。表明在利率和国民收 入不同的组合条件下,投资都等于储蓄。
(三)财政政策的效应(扩张性政策G )
i
① ③
LM0
E E1
⑥
LM1
BP IS1 Y
i=i* 0
S1
④
Y0 ② ⑦
⑤
IS0 Y1 H1
H
S0 S
J
⑤
EB1
EB0 IB0 IB1
浮动汇率制下,财政扩张政策的最终效应: Y (就业)不变, S (本币升值) ↓ , 和伴随资本流
入的CA的逆差。所以,在浮动汇率制下,扩
4. 分析对象为小国经济。因而不影响国外的 利率和收入,世界利率和价格水平被看作是
外生给定的。而为了简化分析,本国物价水
平也被设定在一个固定水平上。( i=r, s=q )
5. 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
(二)基本模型 M-F的基本模型由下列几个市场(商品市 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均衡条件构成:
1. 开放经济中本国商品市场的均衡 (IS曲线) (1) 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时, 国内商品市场达到均衡: Y = YD C I G NX 其中: NX X M
6. 供给方面的扩展模型。 M-F Model 重点分 析宏观经济的需求方面,假定工资不变。该 模型假定工资可变,将生产函数引入其基本 框架从供给方面对M-F Model 进行扩展。 7. 基于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模型。 1995年,Obstfeld & Rogoff 将跨时效用最大 化分析方法和M-F Model 的基本理论框架相 结合,提出了一个基于微观基础的开放经济 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从许多方面克服了MF Model 的缺陷,已成为国际宏观经济学中 新的“载重马车”。
1. 2. 3. 4.
大国模型。 不完全资本流动模型(教科书中常见形式)。 引入预期的模型。 结合资产组合平衡的模型。强调资本存量 和财富的作用;假定均衡状态下,CA=0。 克服了M-F Model 的相关缺陷。 5. 粘性价格模型。以粘性价格(Sticky-price) 代替M-F Model 的固定价格(Fixedprice)。
④
S1
EB0(CA) EB1 (CA)
S
IB
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扩张政策的最终效应: Y (就业)↑, S (本币贬值)↑, 及伴随资本外流的
CA的改善。 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扩张政策的最终效应:
Y(就业)不变,资本外流和央行外汇储备减 少(Ms0)。所以,在固定汇率制下,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对就业和收入无效。
三、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
(一) 三个市场都均衡的模型 (二) 货币政策的效应 (三) 财政政策的效应
(一)三个市场都均衡的模型
i
i=i* 0 S0 E0
LM
BP IS Y0 Y
G
EB IB
S
IB和EB线分别代表没有资本流动(最初 的KA被设定为0,所以BP仅取决于CA的平 衡)条件下的国内、国外平衡线。 上图IB、EB均向右下方倾斜(S、Y正相 关),且IB比EB线陡峭,表明国内均衡(包 含非贸易品)对汇率的敏感程度低于外部均 衡对汇率的敏感程度。同时也是对经济体系 稳定性的要求。若EB比IB线陡峭,则该经济 体系就是不稳定的。
PPT22图中的E和G点所对应的状态是M-F Model 所描述的内外均衡的经济状态。下面 我们将从这一均衡状态出发,来分析扩张性 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