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工作治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科技进步治理工作行为,提高治理水平,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的科研与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合理化建议等科技进步工作的治理。
第二章职责第三条局科技部:企业科技进步工作的归口治理部门,要紧负责企业科技进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科技进步工作打算的编制及实施治理工作,组织对科研与技术开发项目和重大合理化建议的立项审查、实施过程检查考核和成果的评估或鉴定,为基层单位推举科技成果,并收集提供技术资料,组织解决科技进步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或治理问题。
第四条局属公司(区域公司)科技部:要紧负责本单位年度科技进步工作打算的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组织编写技术开发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实施方案,审定工程项目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打算和较重大合理化建议,编制重点推广项目的技术措施,组织落实科技项目实施中的人、财、物等,组织解决科技进步工作的技术和治理问题。
第五条项目经理部:要紧负责技术开发项目、科技成果推广打算、合理化建议项目、施工技术措施等的实施完成、资料数据积存和整理、成果总结和效益认证工作。
第三章科研与技术开发治理第六条立项(一)在确定研究或开发某一项目前,研究或开发单位必须进行调研论证工作,并向局科技部提交经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章的可行性报告一份,由科技部组织进行项目的立项审查。
(二)项目研究或开发的可行性报告包括如下内容:a. 立项依据:包括项目研究或开发的目的和意义,本项目的工作基础,国内外状况、水平及进展趋势等;b. 实施方案:包括要紧试验研究或开发内容,解决的关键技术,采纳的研究或开发方案,要紧参加单位及分工,打算进度等;c. 预期目的:包括成果达到的要紧技术经济指标,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d.研究或开发条件:包括拟投入的人员、要紧设备和经费等。
(三)局科技部在收到项目研究或开发可行性报告后,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审查,必要时聘请有关专家共同审查,填注审查意见,报局总工程师批准后,正式下达立项打算。
(四)对达到总公司系统和国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研究或开发项目,由科技部负责申报,列入总公司或建设部科研开发打算。
第七条项目的实施(一)项目实施前要做好充分的预备,包括研究或开发技术线路的优化设计,方案的确定,设备、材料、资金等的打算及预备,人员的培训等等。
(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认真按照技术方案执行,各项工作要统筹安排,责任落实到人。
(三)技术方案发生较大变更或费用发生较大增加时,要报局科技部审查并由局总工程师批准才可实施。
(四)资金、材料、设备等要及时到位,以保证研究或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要严格项目资金的使用治理,使投入的资金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六)局科技部、局属公司(区域公司)要经常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时组织解决出现的技术和治理问题。
(七)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十分注重资料、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总结工作,项目完成后,要按照评估或鉴定要求,整理出全套资料,资料包括如下内容:a.项目研究或开发总结报告;b.有关技术指标测试、实验报告及分析;c.有关设计、技术图表;d.有关技术标准、规定;e.经济效益综合分析;f.用户意见。
鉴定还需提供查新报告。
第八条项目的评估或鉴定(一)项目完成并整理出成套资料后,项目研究或开发单位应填写《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申请表由科技部发给),连同一份全套资料报科技部进行审核。
(二)局科技部在收到申请表及资料后应及时组织审核,将审核意见通知项目完成单位。
项目完成单位依照审核意见对资料进行补充或修改后,正式打印报局科技部,评估项目报四份,鉴定项目按要求份数报。
(三)项目评估由局总工程师主持,局科技委员会委员参加,科技部负责组织工作。
(四)列入总公司和建设部的项目或符合鉴定条件的其它项目,按照《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科技成果鉴定方法》有关规定,由局科技部负责办理有关事宜,申请由总公司科技开发部主持鉴定。
第四章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治理第九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工作是科技进步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列入各级技术治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第十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以建设部推举推广十项新技术为重点,并要结合工程实际,积极推广应用工程局、总公司、建设部、各省市自治区推举推广的其它项目。
第十一条局科技部、局属公司(区域公司)技术部门要经常为项目经理部提供科技成果出处和资料,关心项目经理部确定推广项目,努力使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上规模上水平。
第十二条在工程施工中应尽可能多地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特不要注重推广那些成熟可靠、投入少、易实现、效益好或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可量大面广应用的项目。
第十三条对首次推广应用的项目,要对其适用范围、技术特点及先进性、可实施性、经济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论证,必要时要组织参观学习或请成果的技术依托单位到现场进行指导。
第十四条工程项目的科技推广应用要编制打算,并要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作出详细安排。
第十五条对较成熟或易实现的一般项目的推广应用,由项目经理部编制技术方案并组织执行。
对首次应用在重点部位的项目或结构工程施工工艺的引进应用,由局属公司(区域公司)编制技术方案,项目经理部组织执行。
项目实施应用前要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并要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发觉问题及时解决。
第十六条对首次应用、结构工程施工工艺和效果显著的科技成果,要在项目应用之后作出总结,总结内容包括成果简介、应用工程、施工方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其它需讲明的问题等。
对应用效果较好,有大面积推广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局属公司(区域公司)要责成专人编写成工法,经审核批准公布后在全局范围内推广应用。
第五章合理化建议治理第十七条合理化建议及技术改进的治理见《合理化建议治理方法》。
第六章效益认证和统计报表制度第十八条技术开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及技术措施完成后,即要填写《技术进步效益认证表》,由项目完成和实施单位的有关部门进行签认,合理化建议的效益认证见《合理化建议治理方法》。
第十九条项目经理部应每季向局属公司(区域公司)、局属公司(区域公司)应每半年向局科技部报科技进步统计表。
统计表统一采纳中建总公司技统表。
第二十条技术进步效益认证和统计是技术进步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认证结果和统计数据既是评价单位技术进步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提供技术进步工作决策、制定新的打算、改进工作等的依据,必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完成。
第七章奖励第二十一条研究与开发项目和首次推广应用的科技成果按要求实施完成后,要依据项目所产生的实际经济效益或项目的重要性、实施难易程度及水平,按照《合理化建议治理方法》中的奖励规定及奖金额度,对要紧完成者进行奖励,奖金由应用单位支付,计入生产成本。
第二十一条工程局每两年进行一次科学技术奖(含科技进步奖、科技推广奖和合理化建议及“五小”成果等)评奖活动,请奖、评奖工作程序和要求以及奖励,执行工程局的有关奖励方法。
附件:技术进步效益认证表技术进步效益认证表注:认证表编号方法:建六(××)技认第×××××号,编号前两位为单位编号,后三位为认证编号。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科学技术奖申报及评奖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工程局工程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增进企业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和发挥宽敞科技人员和职工的积极性、制造性,奖励在推动工程局工程建设领域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鼓舞他们为提高工程局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做出更大的成绩,加速工程局科学技术的进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奖励条例》、《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奖奖励实施细则》、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章奖励范围及类不第二条中建六局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1、在工程建设领域,在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建筑科研、房地产投资与开发、海外工程、建材和建筑机械生产等活动中开发的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成果;2、在企业生产经营、企业技术改造、重大装备研制过程中因积极采纳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并取得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单位和个人;3、为促进企业的整体进展,提高企业科学决策和科学治理水平,从而提出和研究进展的有关科学决策、科学治理的学术论文、著作、程序文件等,并经实践采纳证明产生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软科学研究成果;4、通过引进、消化、汲取国内外先进成熟科学技术成果,并在推广应用中有所创新,为提高企业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并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中建六局科学技术奖,依照上述第二条规定的奖励范围,分为以下四个类不:(一)科学开发成果类(1)、自行开发的应用于建筑行业及相关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2)、在科研开发过程中的发明制造;(3)、自行开发的信息网络技术和应用软件。
(二)应用技术成果类(1)、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经消化汲取并具有制造性的新成果;(2)、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进行了二次开发,并取得了显著效益的成果;(3)、在工程实践中开发的,并经实践证明在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工期、节约资金、安全生产等方面取得显著效益的成果。
(三)软科学成果类(1)、为建筑行业进展科学决策、科学治理提供了新的理论研究,并经实践证明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了重大作用的成果;(2)、紧密结合建筑业的科研、生产、经营需要,全面准确地反映国内外科技水平、经济建设、市场需求情况和进展趋势,并已产生明显社会经济效益的期刊、专著、专题调研、重要译著、计算机数据库等科技情报收集加工成果;(3)、凡被评为省部级以上的优秀工法项目。
(四)推广、应用类(1)、列入国家、建设部、中建总公司、工程局科技成果重点推广打算的项目,推广面大、经济效益显著的成果;(2)、在建设部、中建总公司、工程局科技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推广新技术量大面大、技术进步效益率达到1.5%以上,并在推广中有重大创新的成果;(3)、引进国内外先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经消化、汲取并做出制造性进展,产生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的成果。
第四条中建六局科学技术奖将依照科技成果的先进程度、对科技进步的推动作用大小、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小,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其中每届获奖数量原则上一等奖不超过3项、二等奖不超过5项、、三等奖不超过10项。
中建六局科学技术奖实行精神鼓舞和物资奖励相结合的原则,对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
奖励等级荣誉奖获奖人数奖金一等奖状、证书 11 人 10000元二等奖状、证书 9 人 5000元三等奖状、证书 7 人 3000元第五条对在企业科技进步方面做出专门业绩,取得突出成绩,为企业进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人员,可申报中建六局局长特不奖,具体执行《中建六局局长专项奖励基金治理方法》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