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方案

《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标编制前环境监测方案(讨论稿一稿)
为规范离子型稀土矿山环境管理,配合地方环保部门对离子型稀土矿山监督检查,现准备制定《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标准,明确离子型稀土矿山企业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排放限值,规范离子型稀土企业水污染物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管理。

现结合矿山开采工艺及管理的要求,制定环境监测方案。

本次监测属于研究性监测,为制定制定《离子型稀土矿山开采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充分参考依据。

依据水体的功能以及污染源的类型,确定水质监测项目。

环境水体的监测,对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开矿前的矿体污染源的监测,首先对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明确监测断面的布设、监测点的布设、采样时间、采样频次、样品采集与运输、样品的保存方法、样品的分析方法,依据水深和水宽定制采样点与数量,地下水采样井布设。

根据实际情况,现确定对地表水、地下水、河道底泥、矿区周边土壤、矿区矿体进行监测。

现场样品采集及运输保存参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采样方法进行采样。

1.地表水监测
1.1监测点的设置
(1)监测点布置原则
依据稀土矿山资源分布、采矿证数量及大小、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开采情况、流域走势等条件综合考虑选择在出矿区边界50-100米有代表性设置监测点,定好监测点坐标。

(2)监测点建设规格及保护设施
考虑到监测时期较长,在监测点旁边立标识牌。

(3)监测点初步选定
依据监测点布置原则,各资源县监测点初步选定如下:龙南9个、定南7个、信丰3个、安远6个、全南4个、寻乌3个。

背景断面每年监测一次,其他断面每月监测一次。

具体坐标见表1,位置见监测点布置图。

表1 地表水监测点位分布表
1.2监测项目
为了掌握离子型稀土矿山生产对地表水的影响,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结合矿山具体情况,初步选择6个点对地表水进行pH、悬浮物、氟化物、硫酸根离子、化学需氧量、BOD、石油类、总磷、总氮、氨氮、总锌、总镉、总铅、总砷、总铬、六价铬、总铜、总镍、总汞、总锰、总铝、总铁、总钍、总铀、总钴、总锡、总铍、总锑、总银、总钡、总钼、总铊、总钒、总硒等污染物排放总量全元素调查,结合检测结果,预计筛选出15个项目进行详细监测,为制定排放标准提供依据。

1.3监测时间和频率
根据地表水水文特征及要求,每个监测区域取3~5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排水口汇合区下游500~1000m的控制断面、完全汇合后约离排口1500m左右的消减断面),每个月取一次样检测。

具体根据河宽、流速、流量、水温和水深调整。

1.4采样及分析方法
采样及样品分析方法按照《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HJ495-2009)和《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的规定执行。

2.地下水检测
2.1监测点的设置
(1)监测点布置原则
依据稀土矿山资源分布、采矿证数量及大小、地形地质地貌条件、开采情况、流域走势等条件综合考虑选择在出矿区边界50-100米有代表性设置监测点。

(2)监测点建设规格及保护设施
考虑到监测时期较长、监测点不容被破坏、地下水丰富、建设经济等特点,取样井规格大小:Φ18cm左右,方便取样即可,深度到浅层地下水层,确保枯水期能取到地下水样,用PVC管保护井壁。

监测点周围用砖、水泥加高10cm,用水泥板盖住,在监测点旁边立标识牌。

(3)监测点初步选定
2.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同地表水相似,但增加钠、钾、氯离子、氟离子、碘离子。

2.3监测时间和频率
根据地表水水文特征,每个监测点取2个样,每月监测一次,合计12次。

2.4采样及分析方法
采样器及样品分析方法按照《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的规定执行。

3.河流底泥监测
3.1监测点位
在进行地表水监测的同时进行河流底泥监测,河流底泥监测点同地表水,具体监测点位置见附图。

3.2监测项目
待初步调查后确定监测项目,同地表水。

3.3监测时间和频率
底泥监测每个点取3个样,一年取样1次。

3.4采样及分析方法
采样及分析方法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有关要求执行。

4.周边土壤监测
4.1监测点的布设
为了解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在评价区域内新设置6个监测点,原则上每个县取一个监测点,如表 2 所示,具体监测点位
置见附图。

表2 土壤监测点位布置表
监测项目,先做全元素分析,结合分析结果筛选监测项目。

每个点3个样,一年1次。

采样方法:一次采样分析,各点剖面0-20cm,20-100cm和100cm 以下分别采样进行预调查分析。

4.3监测和分析方法
按国家环保局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进行。

5.矿土监测
5.1监测点的布设
为了解评价范围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在评价区域内新设置3个监测点,如表 3 所示,具体监测点位置见附图。

表3 土壤监测点位布置表
监测项目:同周边土壤。

采样方法:一次采样分析,各点剖面0-60cm,60-100cm和100cm 以下分别采样分析。

采矿前矿土分析一次,采矿后分析2次。

5.3监测和分析方法
按国家环保局的《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进行。

6 取样费用预算
6.1化验费预算
初步调差地表水、地下水、下游周边土壤取样做全元素分析,矿土做一次定性分析,筛选后做详细监测,合计化验费用75万。

6.2 取样点建设标识费用
6.3取样出差费用
预计取样时间每月1次,每次10天(6个县),1车2人,为期一年,3×12月×10天×600元/天/人=22万
(注:具体取样点需要初步调查之后定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