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难死一大波外国人的汉语八级考题

难死一大波外国人的汉语八级考题

难死一大波外国人的汉语八级考题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问:这句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近日在网上火爆的“汉语八级全真卷”中的一道题目,诸如此类让老外抓狂的题目,在这份试卷中比比皆是。

这份试卷让不少被外语四六级考试、托福等“折磨”过的中国学子大呼过瘾,“中国文字太神奇了!”
1真与假
网上流传的这套试卷,共分为判断题、选择题、阅读题、作文题四部分。

其中让人感到抓狂、离谱的题目确实不少。

比如把老外绕得团团转的:
“你的牙真好看!”
“哦,那是假的。


“啊,真的假的?”
“真的。


问:牙是真的还是假的?
“小明,你饿不饿?我们晚上吃什么好呢?”
“呃,我不饿。


问:小明饿不饿?
“你考完之后对答案了吗?”
“对了,但没对。


问:这个题究竟做对了吗?
甲:“昨天下雪,我从胡同口出来的时候差点没摔倒。

”乙:“上次我去滑冰,被一个楞头青撞了一下,差点摔倒。

”根据这两句话可知:
A.甲摔倒了,乙没有
B.乙摔倒了,甲没有
C.都摔倒了
D.都没摔倒
脑筋急转弯的:
甲:今天公共汽车上人多吗?
乙:还行,第一站上来3个下去5个,第二站上来7个下去12个,第三站上来45个下去23个,第四站上来18个下去12个,第五站上来9个下去8个。

问:乙共坐了几站?
考知识点的:
“三长两短”的意思是:
A.三根长棍,两根短棍
B.三个长处,两个短处,借指优点多于缺点
C.三个比两个长,是人多力量大的意思
D.预感凶多吉少
E.以上皆非
关于“老佛爷”和“阿玛”二者的性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男后女
B.后男前女
C.二者皆男
D.二者皆女
E.不男不女
正如网友评论所说,“真是难为外国人了”。

但诸如此类的“恶搞”试题,肯定不会登上新汉语水平考试(以下简称“汉考”)这样的大雅之堂的。

汉考是为测试母语为
非汉语者(包括外国人、华侨和中国少数民族考生)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所以多数的国人不会亲身参与其中,不了解也属正常现象。

那真正的汉考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来看几道汉考阅读题:
是不是有人不做梦呢?绝大部分科学家所有人都会做梦。

A.相信
B.理解
C.确定
D.反应
男:把这个文件复印五份,一会儿拿到会议室发给大家。

女:好的。

会议是下午三点吗?
男:改了。

三点半,推迟了半个小时。

女:好,602会议室没变吧?
男:对,没变。

问:会议几点开始?
A.2点
B.3点
C.3点30
D.6点
请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A.即使明天有大风,比赛也会照常进行的。

B.昨天下雨很大,赶走了连续几天来的高温。

C.与其说这是一个奇迹,不如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虽然我看过这部影片,但是有时间的话,我还想再看一遍。

2难与易
“我一次就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的四级,是不是很棒?但说真的,五级和六级对于我们外国学生来说还是很难的。

尤其是听力和写作,我的听力就不大好,中文每个字都有声调,有的时候我很容易搞混。

”日本留学生姜珺说。

确实,中文的声调对于大部分外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同一个音加上不同的声调会变成不同的字。

有些字还是多音字,如果汉考的听力中加入这样的试题,可想而知外国的学生会有多么头疼。

汉考并不像一些国人想的那样容易,更何况对于接触中文时间较短的外国学生。

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学习一门语言的目的也并不单单是为了考试,我们更应该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中,避免造成“高分低能”现象。

3痛与乐
“哈哈,真是大仇得报啊!”“学海无涯苦作舟,博大精深的中文,让老外折腾去吧!”“再有机会出国,我就说中文,让他们羡慕死!”
大部分网友的心理是:过去因为英语考试而痛苦,现在看到那么多外国人被中文考试难倒而解气。

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称:“如果想领先别人,那就学习中文吧!”当全球很多人发出“Get Ahead Learn Chinese”(抢先一步学中文)的呼声时,中文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第二语言,老外们为中文而“痛”也才刚刚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