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内容简介:《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有,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
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
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
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
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
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
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
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五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
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
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
创作背景:早在唐代,流传的唐诗选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种,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和版本的唐诗选本。
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简去繁的原则,从中选取了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辑录而成《唐诗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难以全读;此后沈德潜以《全唐诗》为蓝本,编选《唐诗别裁》,收录诗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难以全读。
于是,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
他自幼家贫,性敏好学,寒冬腊月读书时,常握一木,谓木能生火可敌寒。
乾隆九年(1745)他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出任上元县教谕。
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进士,历任卢龙、大城知县。
后遭人谗陷罢官,平复后任山东邹平知县。
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两次主持乡试,推掖名士。
他为官清廉如水,爱民如子,又勤勉好学,书似欧阳询,诗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
乾隆二十八年春,孙洙与他的继室夫人徐兰英相互商榷,开始编选《唐诗三百首》。
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体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合适的、流传不废的家塾课本。
他们的选诗标准是“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
既好又易诵,以体裁为经,以时间为纬。
《唐诗三百首》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编辑完成,书的题目有的说脱胎于民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的说取自“诗三百”,说法各不相同。
《唐诗三百首》被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流传最广的诗词选集。
习题:给下列诗句找对偶句,将答案填在横线上1.大漠孤烟直_ _ _ ____ 2.细雨鱼儿出___ _ ___ 3.脚著谢公屐__ __ ___4.浮云游子意__ _ ____ 5.香雾云鬟湿__ _ ____ 6.慈母手中线__ __ ___7.山随平野尽__ _ ____ 8.草枯鹰眼疾__ __ ___ 9.绿树村边合___ __ __10.两水夹明镜__ _____a、清晖玉臂寒b.游子身上衣c.江入大荒流d.长河落日圆e.微风燕子斜f.身登青云梯g.落日故人情h.青山郭外斜i.双桥落彩虹j.雪尽马蹄轻在下列横线上填出有关色彩的词11.一枝()杏出墙来12.野径云俱()13.千里莺啼___映红14.日照香炉生___烟15.风中___叶树,灯下()头人16.___云生处有人家填地名:17.即从___穿巫峡18.夜泊___近酒家19.西出___无故人20.春风不度___关21.___亲友如相问22.烟花三月下___ 23.此地空余___ 24.___寺北贾亭西25.坑灰未冷___乱26.___回望绣成堆让鸟儿栖息在诗句中:27.几处早___争暖树28.谁家新__啄春泥29.___深浅入时无30.两只___鸣翠柳31.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___洲3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___春深锁二乔33.庄生晓梦迷___ 34.芳草萋萋___洲35.杨花落尽___啼36.___殷勤为探看填出下列各种形态的水37.桃花___水深千尺38.巴山夜雨涨秋___ 39.开窗放入大___来40.海上明月共___生41.奔流到___不复回42.遥看___挂前川43.最爱___东行不足44.独怜幽草___边生45.烟___江上使人愁46.渭城朝___浥轻尘让鲜花点缀诗句:4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开。
48.芭蕉不展___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49.待到重阳日,还是就___。
50.___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51.遥知天上___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52.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唯有___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53.忽见寒___树,开花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5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村。
给诗句填上数字55.回眸一笑___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56.前村深雪里,昨夜___枝开。
57.___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5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___古流。
59.白发___丈,缘愁似个长。
6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___人。
61.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___古来稀。
62.南朝四百___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3.故国___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6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___处同。
有关描写“日”的句子:65._____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
66.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
67.两岸青山相对出,__________。
68.__________,只是近黄昏。
描写“月”的句子:69.________________,玉人何处教吹箫?70.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
71.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72.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
73._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74._____________,万里长征人未还。
描写“雨”的句子:75.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76.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
77.__________,花落知多少。
78.__________,新炊间黄粱。
填写下列诗句中与“酒”有关的句子:79.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_____。
80.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___。
81.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82.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
83.___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84.李白斗酒诗百篇,_____________。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唐诗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些流派,根据题目填空:85.山水田园诗派。
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
代表诗人有_ ___、__ __。
以标举隐逸。
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为主要特征。
代表性诗句分别有: __、----、----------、___。
86.边塞诗派。
是盛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之涣、王昌龄。
代表诗句有:高适:__________ _______ 岑参:_______ __________王之涣:_______ ______ 王昌龄:____ _____________87.韩孟诗派。
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代诗人。
诗歌创作上追求险怪,刻意推敲,主张以文为诗。
88.元白诗派。
是以中唐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一代诗人。
他们的主张正如白乐天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根据内容要求,用诗句填空89.当你想漫游祖国名山大川,便可徜徉在__________________之中,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轻爽(或其他感情)。
90.你若想感怀亲情友情,便可吟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妙诗句。
91.你若想眷恋友情,则可诵读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诗句,同时也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灵慰藉。
92.你若希望了解边塞的奇异风光和戎马生活,则可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诗篇。
(在横线上填出相应内容的诗句,包括上下句)根据唐诗常识填空93.诗______李白,字太白,号_________,诗风_________________。
94.诗______杜甫,字子美,官至工部员外郎,世称_______________。
其诗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诗为诗_______________。
诗风沉郁顿挫。
95.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_,其诗语言通俗,老妪能解。
96.王维,字摩洁,官至尚书右丞,故又称王右丞。
其诗多以歌咏山水田园为主。
其风格是“_______________”,诗画一体。
人称诗____________。
97.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__________________”。
98.柳宗元,字__________,河东(今山西运城县)人,世称____________。
曾担任柳州刺史,故又称____________。
99.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官至中书舍人,后人多称之为“____________”。
100.李贺,人称诗_______;孟郊、贾岛,人称诗_______;刘禹锡,人称诗_______。
答案:一、给下列诗句找对偶句,将答案连起来1.大漠孤烟直d a.清晖玉臂寒2.细雨鱼儿出e b.游子身上衣3.脚著谢公屐f c.江入大荒流4.浮云游子意g d.长河落日圆5.香雾云鬟湿a e.微风燕子斜6.慈母手中线b f.身登青云梯7.山随平野尽c g.落日故人情8.草枯鹰眼疾j h.青山郭外斜9.绿树村边合h i.双桥落彩虹10.两水夹明镜i j.雪尽马蹄轻二、在下列横线上填出有关色彩的词11.一枝红杏出墙来12.野径云俱黑13.千里莺啼绿映红14.日照香炉生紫烟15.风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16.白云生处有人家三、填地名17.即从巴峡穿巫峡18.夜泊秦淮近酒家19.西出阳关无故人20.春风不度玉门关21.洛阳亲友如相问22.烟花三月下扬州23.此地空余黄鹤楼24.孤山寺北贾亭西25.坑灰未冷山东乱26.长安回望绣成堆四、让鸟儿栖息在诗句中27.几处早莺争暖树28.谁家新燕啄春泥29.画眉深浅入时无30.两只黄鹂鸣翠柳31.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3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3.庄生晓梦迷蝴蝶34.芳草萋萋鹦鹉洲35.杨花落尽子规啼36.青鸟殷勤为探看五、填出下列各种形态的水37.桃花潭水深千尺38.巴山夜雨涨秋池39.开窗放入大江来40.海上明月共潮生41.奔流到海不复回42.遥看瀑布挂前川43.最爱湖东行不足44.独怜幽草涧边生45.烟波江上使人愁46.渭城朝雨浥轻尘六、让鲜花点缀诗句4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