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录安州港区码头1号泊位工程共有码头现浇横梁33榀,下横梁底模标高2.63,顶标高3.73,由于当前长江水位较高,给横梁施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码头横梁施工横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先浇下横梁混凝土,待上部梁、板安装后浇筑上横梁。
2.1 水上夹桩为方便后续施工和避免单根桩受外力冲撞时发生倾斜以至破坏,水上沉桩一旦形成排架并满足安全施工距离后及时进行夹桩处理,按照设计横梁底标高划出夹桩标高,将多个单根桩用型钢联成桩群。
在沉桩完成后进行桩顶标高放设,要求在每根桩的二个垂直面上,用油漆画上高程控制三角标记。
本工程夹桩带采用钢抱箍。
单桩夹桩完成后,在沿排架轴线方向上用型钢将一榀排架的桩连成一个整体,作为支撑系统。
2.2 现浇下横梁2.2.2 施工放样及水准测量在夹桩及底模木枋铺设完成后采用全站仪放出码头下横梁的四个角点,为底模铺设提供依据;测量出底模支撑系统的顶标高,便于底模标高的调整。
下横梁标高控制分三次检测:支撑系统顶标高检测、底模顶标高检测、在下横梁侧向模板上划出下横梁顶标高。
2.2.3 钢筋绑扎1、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书(包括钢筋的物理和力学性质符合要求),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规格等均符合施工图纸规定,经试验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签认后,方可使用。
2、横梁钢筋可先在钢筋棚中下料,弯曲成型。
在底模平台形成后,先进行下横梁钢筋的绑扎。
上横梁钢筋在平台梁系安装完成后,再进行绑扎。
绑扎质量报监理工程师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钢筋接头,配料符合规范和图纸要求,钢筋直径≥12mm的接头采用焊接连接(闪光对焊或搭接焊),钢筋直径<12mm时采用绑扎连接,其焊接长度和搭接长度满足其规范要求。
4、钢筋绑扎时严格控制钢筋数量及间距,并绑扎牢固,线条整齐,空间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检标准。
同时还应注意预埋件的数量和位置。
绑扎的扎丝头要摁到钢筋框架内部,不得露在外面触及模板。
5、为保证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每隔一段距离放置相当于保护层厚度的垫块。
垫块采用与横梁同标号或高标号的材料制作,且垫块强度大于或等于横梁混凝土强度。
2.2.4 模板工程1、底模在夹桩完成后,进行桩顶清理,将桩顶外伸钢筋调直,凿除桩头超出设计标高部分。
横梁底模支撑:在每根桩上采用单层钢抱箍,放置2根[25c型夹桩槽钢,前沿安装靠船构件悬臂处采用4根[25c槽钢,并焊接牢固。
在离靠船构件最近的桩上竖起2根[12槽钢,设置2根25mm的钢筋,两端与槽钢焊接,将夹桩槽钢斜向拉住。
底模支撑槽钢上设间距40cm的10cm×10cm木枋,木枋上铺设5cm厚的木板,在木板上铺设竹胶板作为底模。
2、底模支撑系统的计算计算下横梁自重荷载为:1.8×1.1×25=49.5kN/m 计算施工荷载为:q2=12kN/m均布总荷载为:q=q1+q2=49.5+12=61.5kN/m计算前靠船构件自重荷载为:165kN计算后靠船构件自重荷载为:90kN计算吊筋拉力为:335*1000*3.14*(25/2000)2=164kN横梁底模支撑系统受力如下图所示图5-10 横梁底模支撑系统受力示意图1)钢抱箍承载力验算支座反力计算如下R 1=184.3kN,R2=39.80kN,R3=152.23kN,R4=115.32kN,R5=60.3kN R5=150.85kN,R 5=131.25kN,R5=18.39kN,R5=130.46kN,R5=183.86kN最大支座反力为:R1=183.86kN钢抱箍采用16mm钢板,内侧黏贴宽280mm、厚6mm的石棉刹车带作为止滑材料。
钢抱箍上设12对M24高强螺栓,作用在螺栓上的扭矩按400N·m计算M=(P+ΔP)×KdP——设计预拉力ΔP——预拉力损失10%PK——取0.2d——螺栓直径400=1.1P×0.2×0.024P=75758N由螺栓压力可产生的最大摩擦力为:F max =f ×P ×12=0.6×75758×12=545457N=545.457kN f ——静摩擦系数,取0.6 F max >R 1,所以满足要求2)夹桩槽钢验算 支座弯矩M 1=290.89kN·m ,M 2=76.05kN·m ,M 3=142.91kN·m ,M 4=26.87kN·m ,M 5=145.80kN·m 跨中弯矩M 6=117.40kN·m ,M 7=52.57kN·m 靠船构件安装处最大弯矩M 1=290.89kN·m W= M 1/σ=290.89×1000/210=1385.19cm 3选用6根[25a W=295×6=1620cm 3>1385.19cm 3。
满足要求。
其他位置最大弯矩M 3=145.80kN·m W= M 1/σ=145.80×1000/210=694.29cm 3选用4根[25a W=270×4=1080cm 3>694.29cm 3。
满足要求 3、侧模模板计算按梁高1.1m 计算,模板采用竹胶模板,竖带用[12槽钢,每隔1m 设置1道,上、下两道Ф16对拉螺杆加固,横肋采用5c m×10cm 木枋,间距为0.4m ,。
模板最大侧压力计算:F 1=γC H=24×1.1=26.4kN/m 2 混凝土倾倒产生的倾压力:F 2=4kN/m 2 F 合=30.4kN/m 2M max =1/8*ql 2=1/8×1×30.4×1.12=4.598kN ·mδ= M max /W=4.598×1000/62.1=95.073N/mm 2<[δ]=210N/mm 2 τ= Q max /A=32.8×1/2×103/(15.7×100)=10.446N/mm 2<[τ] 所以选用 [12槽钢作为竖带满足要求。
Φ16的螺杆作拉杆,[δ]=210 N/mm 2单根拉杆容许拉力f=210×3.14/4×16×16=42.2kN>Qmax =32.8×1/2=16.4KN所以选用Φ16的螺杆作拉杆满足强度要求。
模板安装前要检查埋件位置是否准确,是否埋设牢固。
模板要刷脱模剂且不得污染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即可浇筑混凝土。
2.2.5 混凝土工程1、原材料的选用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粗骨料采用坚硬的碎石,采用连续级配,以防混凝土浇筑困难或振捣不密实。
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河砂,其中含泥量、云母、有机物或其它有害物质等都符合规范要求。
水取用经检测合格的地下水。
外加剂必须是经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合格证明的产品,其使用量根据厂商的建议并试验证实,且经过工程师认可。
2、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设计和试配选定。
本工程引桥及码头横梁混凝土标号为C30.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满足和易性、塌落度、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等质量要求。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现场搅拌站统一进行拌制拌制,搅拌站在施工前通过专业计量单位校验认证。
混凝土应按批准的配合比进行施工,每次搅制混凝土时根据骨料的含水率调整水的用量。
混凝土应保证充分的搅拌时间,搅拌时间不少于90秒。
根据现场施工条件,采用固定泵泵送入模。
下横梁混凝土浇筑分2层进行浇筑,每层约40~50cm;振捣采用梅花型布点,在混凝土分层处,要求振捣棒头插入下层砼10cm左右,保证砼的整体性。
严禁出现“赶料”情况。
施工中须控制好振捣顺序及振捣时间,快插慢拔,避免出现漏振、过振现象,振捣时振捣棒不应触碰到模板而对模板造成破坏。
混凝土浇筑到顶时,根据已标记的横梁顶标高进行收面,保证砼表面平整。
4、桩芯混凝土桩芯混凝吊模采用5cm厚C35标号预制砼做底模,采用Ф8钢筋做吊筋。
桩芯混凝土与码头下横梁一起浇筑。
2.3 靠船构件施工现浇横梁前,先将靠船构件吊安并固定在夹桩槽钢上,将横梁的钢筋骨架与靠船构件预留钢筋按规定连接成整体,进行整体浇筑。
详见靠船构件安装示意图。
本工程靠船构件安装采用浮吊安装。
安装时用全站仪控制其方位,用水准仪控制高程。
准确定位后利用在靠船构件上预留的两个安装孔分别穿2根[12槽钢将靠船构件担起并焊接固定在夹桩槽钢上,夹桩槽钢采用4根25号槽钢两两双拼纵向连接各桩。
为使靠船构件安装稳固,采取以下方案:1、在靠近靠船构件的桩上部斜拉2根25mm的钢筋将25#双拼槽钢拉住;2、将第三根桩的槽钢与钢包箍用4根25mm的钢筋焊接,向下拉住槽钢保持结构稳定。
安装时,靠船构件位置应安放准确,前沿线型一致。
靠船构件[12槽钢双拼槽钢[25夹桩槽钢[25PHC管桩靠船构件安装示意图2.4 现浇码头上横梁2.4.1 钢筋绑扎在码头下横梁浇筑完成,预制梁安装完成后,开始上横梁施工。
对上横梁钢筋进行整理,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纵、边梁钢筋根据设计要求的根数进行焊接连接,焊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其它同下横梁钢筋绑扎。
2.4.2 模板工程对拉螺杆的布置:利用预留的上横梁钢筋在上横梁底部焊出钢筋头作为上横梁底部的对拉螺杆;中部采用穿PVC管的形式布置一层对拉螺杆;在上横梁上口布置一层对拉螺杆;上横梁竖带采用[14槽钢利用三道对拉螺杆将模板夹紧,竖带间距50cm。
上横梁与纵、边梁的边角采用木模板拼接。
2.4.3 混凝土工程同下横梁混凝土工程。
2.5 混凝土的养护横梁养护采用江水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养护,每隔2~3小时洒水养护一次,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混凝土养护天数不少于14天。
5.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总体进度安排,码头横梁施工从2010年5月8日开始,至2010年6月8日结束,共计31天。
6. 质量控制措施6.1 质量保证体系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场管理,对全体职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教育,熟悉ISO9002体系文件,贯彻“科学组织,精心施工,质量第一,产品和服务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使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
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6.2 质量技术措施为了使本工程满足设计要求,开工前做好质量、技术交底工作,按《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S 257-2008)及其修订版,检验分项工程、竣工工程的工程质量,并严格执行以下技术措施。
1、开工前认真审阅图纸、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优化方案,严格实施。
2、认真实施书面技术交底制度,严格实施过程控制。
3、用于施工生产的水泥,都必须具有出厂编号和试验合格证,每批量必须做3天和28天强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