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园文化建设策划方案范文
一、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理念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整合朱子文化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充实师生校园生活内涵,推进素养教育深入进展。
二、校园特色文化定位背景 1. 校园特色文化定位的社会进展背景:文化在社会进展的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各种文明成果均以文化来传递、连续。
放眼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构成世纪文化圈,文化浸润至世界每一个角落,穿过一个个世纪,阻碍着一代代人。
社会有社会文化,企业有企业文化,校园有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
它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为根基,以学校文化活动为主体,由全校师生职员共同创建的,它以良好的校风和校园精神为标志,充满时代气息和校园特点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一旦形成,将和社会主导文化一样,产生巨大的能量,成为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强劲动力。
xx同志早在1994年就强调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
我们要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以后的战略眼光来定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2. 校园特色文化定位的教育进展背景:校园文化在实施素养教育全过程中,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实施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进展的精神底蕴。
现代课程论认为:学生在学校习得的不只是读、写、算等方面能够测量的认知和技能上的进展,他们还从学校的环境、校园生活、组织制度、校内人际关系及学校的治理体制等方面获得没有显现出来的、潜在的价值与规范的陶冶。
这些潜在课程,作为一种校园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
尽管校园文化对人的阻碍只是"桃李不言"而非立竿见影,但对人的身心进展却发挥着其它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突出体现在四个层面,其一陶冶功能:校园文化起着一种文化传递的作用,使人通过对文化价值的摄取,陶冶人格和灵魂,以充实生命的内涵;其二社会化功能:校园文化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与缩影,它以特有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使生活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有意无意地与既定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模塑,达到社会化的目的;其三潜力开发功能: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求知欲和需要,校园文化发挥着扩大学生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优化学生情感,促进学生个性进展,满足学生社会交往的功能;其四导向功能:学校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个兼收并蓄的文化荟萃的场所,各种价值观念在那个地点碰撞,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显而易见。
我们应该从实施素养教育的迫切要求来定位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
三、四中校园文化实践的基础1、近几年来四中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形成了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艺术文化、行为文化、体育文化、社团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
2、选修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治理方法,"设、配、抓、讲"操作模式把社会的需要、同学的愿望、学校的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选修课充满了活力,洋溢着生机。
"设"就是"设课程、导学生兴趣";"配"就是"配教师,保教学之精华";"抓"就是"抓验收,摘耕耘之硕果";"讲"就是"讲提高,培养专门人才"。
几年的实践,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丰实校园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作为一所乡农村完中,我校已差不多形成踏实的作风、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朴实的校风。
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专门是近几年教育教学质量连创佳绩,赢得了社会较高的声誉。
近几年我校先后荣获三明市"先进教工之家"、创"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尤溪县第二届"绿色学校"、三明市"文明学校"、西滨镇"先进党支部"、三明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西滨镇"服务经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XX年、XX年在我校先后召开了信息技术装备工作现场会和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现场会,今年又被县局确定建设为"尤溪县中小学社会综合实践基地"。
三、"校园文化俱乐部"特色的构建思路校园文化有广义的校园文化和狭义的校园文化之分。
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的校园文化仅指师生课外文化活动。
我们讲的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立足点,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课外活动为要紧方式,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交往为差不多形态,具有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的一种群体文化。
鉴于此,我们采纳"校园文化俱乐部"
的形式来构建四中校园文化,着力形成以下特色:1、"校园文化俱乐部"的内涵有独到之处:与选修课程相结合,与活动课程相结合,以校园文化的视角设计俱乐部活动的项目,激活俱乐部活动,开发富有四中特别内涵的校园文化。
2、"校园文化俱乐部"运行模式有独立之处:以"俱乐部"为载体,定会员、定时刻、定地点、定组织,相对独立地开展俱乐部活动,构建适应俱乐部运行机制的治理模式,探究俱乐部主管聘任制的用人模式。
3、"校园文化俱乐部"的成果有独特之处:通过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形成四中智能型的知识文化、素养型的心理文化、情感型的审美文化、意识型的观念文化和绿色的环境文化协调进展的态势。
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四中网讯、各种专项竞赛、讲演、发表的文章、自制多媒体软件、各种大型活动等为平台,显现四中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校园文化及其特色成果。
四、校园文化俱乐部的具体操作思路1、准确定位俱乐部所属校园文化活动的特色项目依照教育进展的宏观环境及进展趋势,依据人本进展理论,结合学校以往校园文化活动实践的经验,通过科学论证,确定以下四个特色项目:第一项书香苑●广播节目采编●《四中青年》采编●文学沙龙●演讲竞赛●校园焦点访谈●辩论第二项艺术苑●名画观赏●绘画创作●书法艺术●摄影艺术第三项四中网苑●网页制作●多媒体信息加工●网络信息检索检索技巧●四中博客第四项体育沙龙●篮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象棋2、发放活动项目志愿表,尊重学生自由选择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的核心在于俱乐部成员志趣的一致性、积极性。
依照项目特色,让学生自愿报名选择,俱乐部作好选择指导,达到全员参与,主动进展的目的。
3、征集项目特色名称,树立品牌意识。
校园文化俱乐部各特色项目的名称均由其成员参与取名,择优命名,充分展示俱乐部成员的聪慧才智。
名称要求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文化品位,让取名活动也成为一种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
同时让学生自己设计项目特色标志,体会项目文化内涵。
4、开展各种活动,显现校园文化活动成果。
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的成果展示通过4个平台来实现:① 校园平台:学校将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做到首先"特"在校园内;
② 校外平台:学校让俱乐部成员参加校外组织的各种对口竞赛展示,力争"特"到校外;
③ 资料平台:学校将对俱乐部活动整体策划,通过录相、光盘、书面材料实物等组成特色系列资料,"特"在资料上;④ 进展平台:通过俱乐部活动,使其成员个体素养得到提升,人人有爱好,个个会进展,形成四中校园文化的特色特"在成员素养上;5、精心组织,三步实现特色学校。
四中校园文化俱乐部活动分三步走,首先打响特色项目,把俱乐部下特色项目抓起来,初步形成特色项目;其次整合所有特色项目,形成四中学校特色--校园文化俱乐部;再次融合四中硬件特色、环境特色、智力活动特色,形成四中品牌--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五、"校园文化俱乐部"的保障机制1、健全领导治理网络。
成立"校园文化俱乐部"办公室:设俱乐部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3名。
负责俱乐部活动的策划、规划、协调、治理、检查、考评。
各项目组设项目主管1名,负责各项目组活动治理、项目活动打算及执行。
2、实行活动指导教师聘任制。
各项目组活动指导教师实行跨年级、跨学科聘任制。
依照活动需要,由项目主管实行临时聘任,按项目打算执行。
依照需要,通过批准,聘任可放大到校外。
3、加大特色建设经费投入。
为了保障学校特色建设,依照各项目设备设施情况,适度加大投入,确保活动硬件到位,确保必需的活动经费支出。
4、以课程标准,保障校园文化活动的正常进行。
学校把周日下午半天时刻的校园文化活动纳入课程治理,排出校园文化活动课程表,各项目组订出行动打算,项目主管实行全程监控,指导教师积存指导材料,撰写时期专题报告,以科研的姿态来积极创建四中校园文化俱乐部特色。
各项目可选用其他课余时刻开展活动。
5、组织展示活动,实行跟踪考评。
依照项目特点,俱乐部定期组织展评活动,对活动情况实行滚动考评,对活动成果进行奖励和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