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卷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试卷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测试题必修二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I卷(选择题共5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某区域一个种群的某一性状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假设该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该性状没有作用,也不存在突变。

该种群中基因型AA、Aa、aa的个体分别有若干只,理论上Aa的基因型频率N为A.0≤N≤100%B.0<N≤50%C.0≤N<50% D.50%<N<100% 2.相同条件下,小麦植株哪一部位的细胞最难以产生新的基因A.叶肉B.根分生区C.茎尖D.花药3.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A.不可遗传的变异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D.生态位分化4.a基因纯合会导致某种生物胚胎致死,现已知该生物某自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接近50%,则该种群中杂合子大约占A.1% B.10% C.50% D.99%5.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B.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C.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生物物种可以发生单独进化 B.生物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产生C.共同进化可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7.要将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培育出以下基因型的生物:①AaBb;②AaBBC;③AAaaBBBB;④aB。

则对应的育种方法依次是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花药离体培养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8.长期使用某种抗生素后,病菌的抗药性增强,杀菌效果下降,原因是A.抗生素诱发了病菌抗药性基因的产生B.抗生素对病菌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病菌的数量增加C.抗生素能诱导病菌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D.抗药性强的病菌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9.江苏里下河农科所通过如右图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10.500万年以前,人类和黑猩猩还是一家,人类经过基因代谢(即获得新基因,抛弃旧基因)而与黑猩猩区分开。

关于基因代谢的说法,不符合生物进化事实的是A.基因代谢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人类的基因代谢速率比其它哺乳类快C.500万年来黑猩猩没有发生基因代谢D.人类基因组中,脑基因组的基因代谢速率最快11.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XY型生物体细胞中的X和Y染色体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生联会现象C.基因突变、核基因重组两者都能够丰富种群的基因库并改变基因频率D.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植物体12.以下对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二倍体植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D.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13.四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aa,与二倍体西瓜基因型为Aa进行杂交,所得种子胚的基因型理论比为A.1﹕2﹕2 B.1﹕3﹕3﹕1 C.1﹕4﹕1 D.1﹕5﹕5﹕1 14.科学家做了两项实验:(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接受花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

(2)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给其雌蕊授二倍体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无子番茄性状能遗传B.若取无子番茄植株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C.若取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D.若取上述无子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15.在调查某小麦种群时发现T(抗锈病)对t(易感染)为显性,在自然情况下该小麦种群可以自由交配,据统计TT为20%,Tt为60%,tt为20%,该小麦种群突然大面积感染锈病,致使全部的易感染小麦在开花之前全部死亡。

计算该小麦在感染锈病之前与感染锈病之后基因T的频率分别是多少?A.50%和50% B.50%和62.5% C.62.5%和50% D.50%和100%16.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有: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A.2个B.3个C.4个D.5个17.下列关于植物育种和生长的叙述,其中错误的一组是:①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②诱变育种可定向地变异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⑧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会长成穗大粒多的小麦④植物在扦插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生根⑤只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的幼苗,由于没有土壤不能正常生长⑥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A.①②④B.①⑤⑥C.③④⑥D.②③⑤18.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共同的观点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微弱的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得到积累和加强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可遗传的变异19.在某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海岛上每1万人中有500名男子忠红绿色盲。

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比为1:1):A.1000人B.900人C.800人D.700人20.下列关于新品种培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2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2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B.基因重组有利于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C.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A.人类猫叫综合征B.高茎×高茎→高茎、矮茎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D.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24.下图表示用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b①III V②⑥AaaaBBbbA. 由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是杂交和测交B. 由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称做花药培养法C. 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Ⅳ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D. 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25.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标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该生物进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基本单位)是生物个体C.没有地理隔离不可能有新物种的形成D.图中C表示的是种群间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26.在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产无子蕃茄是利用了培育无子西瓜的原理B.植物体细胞杂交比有性杂交更能克服植物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太空育种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D.培育抗虫棉和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都是通过基因工程实现的27.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①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B. ②是自然选择C. 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 ④是物种多样性28.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的是A.随机交配B.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C.动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D.病毒的变异主要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30.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1日全面建成通车,其中在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的一段,专为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设计了33条通道(如桥洞),格外引人注目。

该设计的目的包括A.防止藏羚羊出生率下降,维护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B.尽量保护青藏高原的原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C.避免因青藏铁路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而出现新物种,保持藏羚羊遗传的稳定性D.降低青藏铁路对藏羚羊等高原上的大型迁徒动物的不利影响,保护其自然栖息环境31.已知水稻的抗病(R)对感病之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

现有抗病有芒和感病无芒两个品种,要想选育出抗病无芒的新品种,从理论上分析可以选用的育种方法有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3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也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向一定方向进化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进而形成生物多样性。

33.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杂交育种可获得农作物新品种 B.诱变育种只适用于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C.无子番茄通常是用多倍体育种方式获得D.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获得抗逆性强的新品种34.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B.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都能遗传给后代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性状D.染色体变异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35.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体细胞中有20对同源染色体,若将其花药离体培养,把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所得植株的染色体组成状况可能是A.38+YY B.38+XX C.18+XX D.18+YY36.在“调查人类某遗传病发病率”的实践活动,正确的做法有A.调查群体要足够大 B.要注意保护被调查人的隐私C.尽量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D.必须以家庭为单位逐个调查37.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C.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D. 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38.下列叙述中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D.不同种群间一旦产生生殖隔离就不会有基因交流现象39.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40.果蝇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则会导致该DNA分子A.基因的碱基序列可能发生改变 B.碱基配对方式发生改变C.所有基因的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D. 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可能发生改变第II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三、非选择题41.有人调查了2420种植物和2135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 按偶数和奇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发现95.3%的植物和92.6%的动物染色体数目2N=6, 8, 10, 12, ……等偶数, ①只有4.7%的植物和7.4%的动物的染色体数目是2N=7, 9, 11……等奇数, 而且不论染色体的数目是奇数或是偶数, ②每个染色体都不只一个“种”, 如2N=24的植物有227种, 动物有50种; 2N=27的植物有10种, 动物有9种.(1)就划线①列举两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