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高考真题
小说阅读高考真题
1
•
情节
2
• 7、请紧扣“醒”一词,赏析第(27) 段画线句。(3分)
• 7.(3分)“醒”字富有表现力,写 出了我呆呆地望着渐渐远去的盌的 样子,表现出“我”沉浸在深深的 不舍与失望中,难以自拔。
3
• 8、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 A、文章以盌为叙事线索,意在表现我对盌的珍
7
•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 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 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 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 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 5.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 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 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 使主题更突出。
10
•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 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 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 6.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 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 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 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 味的空间。
子的态度的变化过程。 • 【答案】抵触——感动——欣赏。开始时
小格对达子有些敌意、恼怒,认为他看自 己笑话;当达子提出两家一起耕地时,小 格心里一热,内心有一丝感动;看到达子 连夜为自己耕好的土地,小格内心充满感 激之情;当达子提出编蓑衣的建议后,小 格先是误会而后高兴。
16
• 12.请依据小说相关内容,概括达 子形象的特点。
6
• 11、综观全文,从情节的发展分析“我” 的心理变化。(5分)
• 11、(5分)①兴奋地回家,登船时发觉忘带 心爱的盌,固执而任性的“我”执意要取 回,不肯妥协。(1分)②等盌时,心生懊 悔;(1分)③得盌后,心怀感激,“我”有 自省。(1分)④失盌后,“我”觉得难以面 对母亲与船夫,既惋惜又自责;(1分)⑤母 亲的劝慰与教诲,引发了“我”更多的思 考。(1分)
12
•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4分) • (1)解释画线①处的含意。(2分) • (2)分析画线②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2
分) • 【答案】(1)马晓驭对吴秋明敞开了心扉,把
吴秋明放进了自己的心里。 • (2)细节描写,用“趴”“摇晃”“埋”等动
词,描写出一个充满母爱光辉的温馨而圣洁的画 面,体现女孩子对吴秋明深深的依恋和吴秋明对 孩子浓浓的爱意。
11
• 2016山东《琴声何来》
• 19.小说写吴秋明讲述“绒布妈妈” 实验,有什么作用?(4分)
• 【答案】①突出了吴秋明心理学博士 的身份,说明她懂得“温暖的怀抱” 对孩子的重要性;②交代吴秋明穿碎 花薄棉衣去儿童村的原因;③引出下 文,马晓驭对吴秋明产生了新认识; ④为下文吴秋明在儿童村与孩子们的 亲密互动做铺垫。
爱和失去后的伤感。 • B、第(18)段中写同船的人各自找乐子,既暗示
等待时间之久,也表现了同船人对我的不满。 • C、文章两次使用补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凸
显了我的淘气与不懂事。 • D、第(21)段中的破折号解释说明“我”不祥感
觉的具体内容。
• 8、(2分)D
4
• 9、赏析文中第(23)段景物描写的作用。(4分) • 9、(4分)运用反衬(/衬托),以水声、摇橹声、
•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 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 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 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 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8
• 4.B
9
•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 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分)
语声、雷声、雨声,衬托周围环境的宁静,形象 生动,动静皆宜,渲染了名窑盌失而复得后我 “舒畅”的心情,为下文盌的得而复失做铺垫。 • 或者从以下角度赏析也可。(1)听觉(橹声、水声) 触觉(风“又暖又凉”)、视觉(碧波、山色苍翠、 水里倒影鲜活闪袅)描写景物,有声有色,使人 如身临其境。 • (2)远近、大小的视觉变化也可以。 • (3)比喻,如碧波像大匹软缎。
5
• 10、“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 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 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 呢。”“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什么 意思呢?谈谈你对这两段话的理解。(5分)
• 10、(5分)①母亲的话含义丰富:美好的东西要 珍惜,但未必要占有;即使失去,也要以平常心 对待。这是母亲对“我”的宽慰与提醒,也是经 历了人世沧桑之后的超然与洒脱。(4分)②母亲 的话是深谙世事的感喟,这句很轻很轻的话,影 响了“我”的一生。(1分)
• 【答案】①三次心理冲;②三次心理冲动写出了马晓驭不同 的思想感情,从侧面塑造了吴秋明形象; ③三次心理冲动都源于吴秋明对孤儿的独 特关爱所呈现的善心和爱意,吴秋明付出 爱的同时也获得了爱,深化了主题。
15
• 2015安徽《蓑衣》 • 11.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
13
• 21.文中的吴秋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作简要概括。(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从文中看, 吴秋明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单身心理 学女博士。
【答案】吴秋明是一个细心、耐心,有爱心, 充满吸引力的单身心理学女博士的形象。
14
• 22.文中为什么要写到马骁驭的三次心理 冲动?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分)
• 【答案】达子是一个善良、淳朴、 乐于助人、头脑灵活(有经济头 脑)、懂得掌握信息,与时俱进的 新型农村青年。
17
• 13.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题。 • (1)请依据画线1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
格的心理活动。 • 【答案】(1)“心里一热”表明小格听了
达子的话心里有一丝感动,然而小格认为 达子是看自己笑话,她不愿意让达子看出 自己的感动,她要在达子面前表现出自己 的坚强和能干,所以她执拗地坚持自己翻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