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质现状分析报告
——我校初中生体质测试引发的思考
内容摘要:
2015年11月底,通过对我校初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状况的数据调查、分析和统计,我得出一个结果: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中等,良好、优秀人数偏少。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我认为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学生锻炼时间少,锻炼强度不够,独生子女生活娇惯,缺乏毅力,加上教学模式单调、枯燥等。
这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重视。
因此,我们要以完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面推行《新课改》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学生体质健康中等加强锻炼分项教学
正文:
此前,在“首届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原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袁贵仁表示,从1985年开始,中国进行了四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
调查显示,最近二十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
以北京市为例。
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北京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一半,高中生超过了60%。
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其中初三学生接近70%,高中学生则超过60%,高三学生超过66%,半数北京中学生血压偏高,40%六年级小学生近视。
袁贵仁说,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
眼睛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毛振明等体育教学工作者指出,中学阶段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下降首先会危害他们一生的健康,其次可能诱发心理的“亚健康”。
另外,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英阶层的竞争力,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在学生时期属于成绩优异者,如果在学生时期忽视了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培育,那么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没有好的身体而被社会淘汰。
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体育法》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体健康需要的主要举措。
从而使我们学校体育能够在促进国民健康素质方面起到应有作用。
体质是从体育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是指一种满足生活、工作及从事各种人体活动的能力,并且是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保证。
2015年11月底,我对我校初中所有学生进行了国家健康测试,通过对数据调查,分析,统计,可以看出学生经过锻炼,尽管体质有所增强,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中等,但是良好、优秀人数偏少,结果不容乐观。
一、测试对象、项目
1、测试对象
大交初中体育测试组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试,实际有效参测人数为245人。
2、测试项目
按照《标准》的要求,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女生800米、仰卧起坐,男生1000米、引体向上。
二、测试结果与分析
1、学生体质测试总成绩分析
良好以上人数仅占25.71%、优秀人数偏少。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精益求精,狠抓一批体育苗子生。
的水平,从测试结果分析,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偏瘦、超重或肥胖,这些学生应科学安排体育锻炼和合理膳食,多做增加肌肉组织的练习和减少多余脂肪的运动。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营养过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社会和家长的
也能有效地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
从结果分析看,我校学生的肺通气功能处于良好状态,进一步说明我们加
总的来看,学生的下肢力量发展不好。
因此,在今后的体育课教学中,应加强下肢力量
中要坚持速度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们能够灵活、利落。
从结果分析上看,我校女生的腹肌处于中下等水平,引体向上测试结果太差,拉不上去或勉强做一个的大有人在,
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必须上量上强度,循序渐进,把中考必考的项目搞好。
三、造成学生体质总体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