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养护室定期测试检查制度

标准养护室定期测试检查制度

标准养护室(箱)定期测试检查制度1、标养室养护环境应为自动控制,并由专人按时检查,确保工作正常。

2、进入养护室前必须先切断温控电源,确保安全。

养护室要有漏电保护装置。

3、未经许可,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出入。

4、养护室温度应控制在(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

5、水泥养护箱温度在(20±1)℃,湿度为90%以上。

6、混凝土试件在养护室中应放在养护架上,彼此间隔10~20mm,不得随意摆放。

试件摆放整齐有序,表面应随时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冲淋。

7、养护架可以使单层或多层,但要保证养护室进出放置试块方便,并设置标识牌能一边快速查找试块。

8、养护室温湿度记录由专人负责,每日至少测两侧,节假日轮班检测,并形成记录。

9、出入养护室必须关好保温门。

养护室(箱)要求封闭性好,以保证室内温湿度恒定。

10、养护室(箱)中的试块按龄期进行试压,不得有超龄期试压现象发生,不得存在过龄期试块。

11、随时注意制冷机组的运行情况,在养护室中间部位放置温度计或干湿温度计,以便校对。

每天至少两次记录标样室(箱)内空气温度及相对湿度并填写记录表(每天二次),归档存查。

12、标养室内水槽内的水每月更换一次,每季度清扫一次,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制冷机每年检查一次。

13、标准养护箱内每个水泥养护水槽只养护同类型试件。

14、试块摆放整齐有序,能根据编号快速查找。

15、标养室管理不到位,将给予责任人50元/次罚款。

试件标准养护制度1.混凝土试件混凝土试件成型后应立即用不透水的薄膜覆盖表面,发现制作不标准的试块按假试块论处。

发现漏做试块、做假试块的,罚款20元/组。

1)采用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温度为(20±5)℃的环境中静置一昼夜至二昼夜后编号、拆模。

拆模后应立即放入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或在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

2)标准养护室内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

3)标准养护龄期为28d(从搅拌加水开始计时)。

2.水泥试件1)水泥试件成型后作好标记,并立即放入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雾室或湿箱中水平养护,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直到规定的时间取出脱模。

2)水泥试件作好标识后,立即水平或竖直在(20±1)℃的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3)试件应放在不易腐烂的箅子上,并彼此保持一定的间距,让水与试体的六个面接触。

养护期间试体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4)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

5)强度试验试体的养护龄期,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计时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28d±8h。

能力对比制度为了不断提高本室和试验人员的检测能力和水平,减少试验误差的存在,制定本制度。

1.技术负责人负责能力对比试验的组织和实施,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针对影响试验误差的原因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

2.试验室间的能力对比试验一年进行一次;本室实验人员的能力对比试验半年进行一次。

3.参加能力对比试验的人员可作为能力考核的依据。

4.由资料室保存能力对比试验的所有资料。

试验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制度1、试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试验人员定期参加培训。

3、由试验室负责人定期组织对试验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考核工作。

4、试验人员的培训考核的成绩作为评审个人技术水平的依据。

5、试验人员连续三次考核不通过时,调离试验岗位。

样品管理制度1.样品接收登记试验室在受理委托检验时,依据规范要求按批对原材料进行取样,负责对送样样品的完整性和用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检查,样品状况应符合接收要求并登记编号。

2.样品标识收样员应在接收样品包装上或样品瓶上标出明显标识,标识包括“未检”“已检”“留样”等字样。

3.样品留样样品留样入库应有专人负责,接收后应及时登记入库,并分类存放,做到帐物一致,样品室应同风干燥,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样品保存期间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样品室。

有问题样品须特殊标明,并禁止私自接触样品。

4.样品有效期样品保留的有效期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胶凝材料的存放期应不少于三个月,外加剂的存放期应不少于六个月。

5.样品处理样品的保留超过有效期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处理,并作好处理记录。

6.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凡发生漏取试样、漏做实验、编假数据者,处以罚款50元/次。

试验报告审核签发制度1.各种实验报告,按原始记录的内容,加上报告日期和统一编号,经报告人、审核人、签发人签字,加盖有效印章方可发出。

2.实验报告签字人员资格和责任:签发人:试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有试验报告的签发权,并对签发的试验报告负技术责任。

审核人:具有相应上岗证的人员才有审核签字权,对试验的正确性负责。

报告人:对出具的试验报告与原始记录一致性负责。

3.各类试验报告必须编号连续不得缺号,并及时归档,由资料员按年度或单位工程装订成册,妥善保存。

4.试验报告至少一式四份,第一份存档备查,其余三分报告送需方。

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原始记录是试验检测过程的真实记载,不允许随意更改、删除。

1.原始记录应印成一定格式的记录表,其格式根据检测的要求不同可以有所不同。

原始记录表主要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或批号、代表批号、代表数量、生产单位或产地;主要仪器及使用前后的状态;检验编号、检验依据、检验项目、环境温湿度;检验原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实验日期等。

2.原始记录应字迹清楚、不得用圆珠笔填写,并有试验人员与审核人员签名。

3.审核人必须认真审核,确保检验数据、计算结果及评定无误。

4.为及时向需方提出试验报告试验组应及时将原始记录应及时将原始记录移交资料室,并由资料室整理保管。

5.原始记录中数据不允许随意更改、删减,如需更改时,应在错误处画两条平行线,并由当事人签名或加盖个人印章。

6.试验人员和审核人员必须是经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统一培训、考核并获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有签署全。

7.不得使用非法定剂量单位。

试验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为了提高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确保其精度和使用处于正常状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1.所有试验仪器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和调试。

2.试验员应熟悉实验仪器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否则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操作。

3.使用仪器设备时,应做到事前检查,事后维护保养,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不得带故操作,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以便得到及时解决。

4.按年度建立“试验仪器设备一览表”、“检定周期表”等。

5.仪器设备使用、维修、维护、保养要求:1) 应定期或不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问题或已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应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帮助解决。

2) 主要仪器设备一般不应一人单独操作,并应有专人管理,做到管好、用好、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性故障,确保使用的仪器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并认真填写运转、维修及维护保养记录。

3) 仪器设备的保养应遵循“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十字方针。

6.仪器设备的检定与标志1) 计量仪器设备应按周期检定规定实施检定,保证所用的计量仪器设备符合计量法规要求。

凡检定不合格或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一律不准使用,检定不合格应进行修理,修理后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无法修理申请报废。

2) 计量仪器设备比寻经有资质的计量主管部门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使用,不应使用超过检定周期的一起设备。

3) 所有计量仪器设备实行标志管理。

分别贴上三色标志:合格证(绿色)、准用证(黄色)和停用证(红色)。

监督人员和使用保管人员要经常检查其状态标识的有效性。

7.所有仪器设备都应有设备编号,并且登记在相关的台帐中。

8.当试验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有关人员应及时核实对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应及时采取妥善处理措施。

9.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应符合检验标准的有关要求,防止受到外部不良干扰而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10.各种用电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随手关电闸。

11.主要仪器设备应按要求建立档案(一机一档)。

混凝土配合比管理制度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的规定,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

2.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试配结果调整后确定。

3.根据本单位常用的材料,设计出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备用;在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原材料情况及混凝土质量检验的结果予以调整。

但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1) 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2) 水泥、外加剂或矿物掺合料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3) 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4. 为保证配合比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常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每月至少验证三次。

5. 混凝土配合比在使用过程,应根据混凝土出厂检验结果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必要时进行调整。

6.混凝土配合比必须上报主管部门审查经部门主管审批后方可使用。

7.在混凝土生产前由试验室主任下达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8.在混凝土生产中由质检人员负责观察、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范围:1)水用量±5 kg/m3;砂率±2 %;外加剂(除防冻剂)±0﹒5 % kg/m3。

2)不得擅自调整水泥用量和掺合料用量。

3)不得改变防冻剂用量。

4)如调整后仍不能满足要求立即向试验室主任汇报由试验室主任解决。

9.有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计算书、试配调整及相关的试验记录、原材料试验记录、常用配合比的验证记录等,必须完整齐全,及时归档备查。

资料设专人负责保管,不得涂改、丢失;不得将有关混凝土配合比资料复制、复印、借用他人。

10.当新混凝土配合比取代旧配合比时要将旧配合比资料封存不得混淆。

11.不得随意丢弃报告有误的混凝土配合比资料。

异常情况及质量监督制度在生产或检测过程中,异常情况有可能发生。

为了避免出现异常情况造成混凝土质量问题,特制定本制度。

1.检测工作异常情况当出现在检测工程中因特殊情况中断工作或无法得出完整监测数据的情况时,采取如下处理措施,以保证检测工作的质量:1) 因意外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而中断检测工作,凡影响检测结果者,必须重新进行试验,并将情况记录备查。

2) 当试验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而中断检测时,可用相同等级的、满足工作要求的备用或待用仪器重新检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