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木版年画

五年级美术下册第3课 木版年画


杨家埠年画
绵竹年画
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
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 鲜明的地方特色;设色 单纯、艳丽,强烈明快, 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 效果;线条讲求洗炼、 流畅,刚柔结合,疏密 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 感;而夸张、变形、象 征、寓意的造型,更具 诙谐活泼的效果。
朱仙镇木版年画 始于唐,兴于宋,极盛于明清,距今已有800年历史
刘海戏金蟾 山东潍坊
刘 海 戏 金 蟾 山 东 潍 坊
二进宫(清代)山东潍坊
请说出木版年 画的五大产地。 木版年画最喜 欢表现的题材有哪 些? 试着说明木版 年画的表现特点。
所需材料及工具
拓包制作
制作一张漏版画:
• 可以临摹任何一幅你喜欢的作品。 • 注意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 负形相连。
天津杨柳青年画
天 津 杨 柳 青 年 画
桃花坞年画
鼎盛时期也在乾隆年间,始创于明代,曾远销日本。
桃花坞年画内容以吉祥喜庆、 民俗生活、戏文故事、花鸟蔬 果和驱鬼避邪等民间传统内容 为主。在色彩上,有桃红、大 红、蓝、紫、绿、淡墨、柠檬 黄等诸色。在艺术风格上,桃 花坞年画构图丰富,色调艳丽, 装饰性强,富有浓郁的生活气 息,刻工、色彩和造型都具有 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兴起于明代清代达到鼎盛期

杨家埠木版年画题材广泛, 表现内容丰富多彩,有神像 类、门神类、金童子、山水 花鸟、戏剧人物、神话传说 等,但喜庆吉祥是杨家埠年 画的主题。杨家埠年画的制 作工艺也别具特色。艺人首 先用柳枝木炭条、香灰作画, 名为“朽稿”,在朽稿基础 上再完成正稿,描出线稿, 反贴在梨木版上供雕刻,分 别雕出线版和色版,进行手 工印刷。年画印出来后,还 要再手工补点上各种颜色进 行简单描绘,以使年画显得 自然生动。
• 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之一,多流行于农村。 • 宋代已出现。 • 明中叶起,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 东潍县以及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等地木 版年画作坊纷纷设立。 • 清乾隆年间更为盛行。
神像 神话传说 戏文故事 吉祥图符 Nhomakorabea娃 风俗时事
历史上的木版年画产地
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天津杨 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锦竹的木版 年画,并称为我国五大民间木版年画。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继承宋、元绘画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 术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制作时,先 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上面,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 再以彩笔填绘。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绘的色彩斑斓与工艺性。 因此,民间艺术的韵味浓郁,富于中国气派。杨柳青年画创立了 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朱仙镇木版年画主要分为阴刻、阳刻两种,有黑白画和套色画两种 形式,采用的是手工水印。形式有文武门神、神像图等二千余种。 朱仙镇木版年画有五大特点:一是线条粗犷,粗细相间;二是形象 夸张,头大身小;三是构图饱满,左右对称;四是色彩艳丽,对比 强烈;五是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
二进宫(清代)山东潍坊
第3课 木版年画
设计、制作:徐军 王建芳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 代的“门神画”。年画在历史上曾 有过很多名称,如“纸画”、“花 纸”、“画张”、“斗方”等。 直到清朝道光年间,文人李光庭在 文章中写到:“扫舍之后,便贴年 画,稚子之戏耳。”年画由此定名。 旧时人们盛行在室内贴年画, 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 凶迎祥。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 艺术品之一,每值岁末,多数地方 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 俗,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