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科学与技术的差别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姓名:许世辉学号: 13社体(3)班
摘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和技术虽然有密切的关联和某些相同之处,但是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科学和技术是相互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科学与技术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科学技术概念区别
在现代,科学和技术关系密切,之所以如此,除了二者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科学要借助技术更新设备、启示问题、激励灵感,技术要借助科学提高理论水准、扩展发明视野、开拓新奇领地)之外,也在于科学和技术确实有诸多相通或相近之处。

正如考尔丁所说,科学和技术二者都处理物理世界,使用相同种类的物质世界的知识。

二者在研究中使用经验方法,雇用在科学中受训练的人,使用类似的词汇表。

技术因它所应用的知识依赖科学,有时也为科学进展提供未加工的材料,即新观察或其他的激励研究的东西。

但是不管怎么说,从学理上讲,科学和技术毕竟不是一回事,二者的区别众多而明显。

从实践上讲,把二者混同起来,也会在实际工作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我国科学政策和科研管理方面的诸多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混淆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和辖域。

为此,我们必须尽可能把科学和技术区分开来,以便于澄清概念上的混乱和纠正管理上的不当。

科学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的起源、发展和成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脉络、科学发展的目标与模式,是全面准确地认识并理解科学的基础。

技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标志,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和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意技术自身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一、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后来也包括社会和人本身)寻求规律(真理)的过程和结果,其过程为科学研究活动,其结果为科学理论体系。

科学首先指对应于自然领域的知识,经扩展、引用至社会、思维等领域,如社会科学。

它涵盖两方面含义,致力于揭示自然真象,而对自然作理由充分的观察或研究。

科学首先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事实真相的客观反映。

科学与事实真相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由简单的衣食住行到后来复杂的社会需要)而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创造新的事物,以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

其方法即为技艺,其手段即为工具。

原则上说,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

涵盖了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事物,是生存和生产工具、设施、装备、语言、数字数据、信息记录等的总和!
二、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尽管有上述紧密的联系,但科学和技术还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面各节所述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并未改变,目前很多科学发现还看不出有当前的实际用途,也并非所有的技术都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但严格的说,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包括认识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主宰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

大至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小至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科学认识的对象。

不仅要认识其宏观和外观,还要认识其内部各个层次上的精细结构,运动特点及运动规律。


技术侧重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去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标准的生活的需要。

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差异虽然科学和技术如此密切相关,但二者毕竟有所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差异。

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

虽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却有它的不可预见性。

具体的发展途径,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

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以百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获奖者从本人的兴趣出发而进行工作的,有的甚至是工作中偶然的发现,是原先完全没有预料的事情。

1.从目的和任务看
科学主要地是认识自然、获得自然知识,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讲求有所发现,要揭示客观过程的规律性和因果性;技术则应用厚生为归宿,主要的是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解决实践过程中应当“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寻求怎样去制和做的规则,讲求有所发明,要实现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

科学着眼于理论知识的不断进展,技术追求生产目标的有效实现。

尽管技术也涉及知识——应用零散的经验知识和系统的科学知识,也创造一些实用性知识——但是它把知识工具化。

也就是说,科学把知识始终视为目的,而技术仅仅把知识当作手段。

2.从研究对象上看
科学以自在的自然实在为研究对象,不管这些对象是实体实在还是关系实在,不管它们是以物质形态存在还是以能量或信息形态存在,也不管它们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

总而言之,它们是自在的自然的。

相反地,技术的对象则是现实的或拟想的人造物,也就是说,它要设计或制造出某个自然界中没有的人工东西来。

当然,技术也针对自在的自然对象做研究和试验,例如研究和利用天然石头作为建筑材料,但是无论从研究的出发点讲,还是从试验的结局上讲,都聚焦于实用和使用,其结果,已经使自在的自然存在变成为人的非纯粹的自然存在了。

3.从活动过程和探索过程看
科学主要的是从实践到认识,从物质到精神,要扬弃经验跃升到理性。

其研究过程探索性强,相对不确定,选题的自由度大些;技术则主要的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精神到物质,经验因素常常不可缺少。

其研究过程计划性强,相对较确定,选题的约束大些,活动有较明显的协作性。

从探索过程上看,科学发现的目标常常不甚明了,摸索性极强,偶然性很多,失败远多于成功。

因此,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随时掉转方向、动辄改换门庭是常有的事。

在这种情势下,你根本无法计划和组织科学研究一般来说,他们只有一个大致的研究范围,至多只有一个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的靶子,但是他们却具有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本领——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

相比之下,技术发明对准的靶子往往事先就很明确,可以做出比较详细、比较周密的组织和规划,然后或按图索骥,或有的放矢,偶然性较少,成功率较高。

正如有人所写的:学术科学或基础研究是不可计划和组织的!组织和计划的学术科学不利于科学发展!在这里,爱因斯坦的告诫值得我们认真汲取:“人们能够把已经做出的发现的应用组织起来,但是不能把发现本身组织起来。

只有自由的个人才能做出发现。


4.从相邻领域和相关知识看
科学相对较为单纯,科学可以不考虑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特点,可以较少顾及成果的应用前景乃至不考虑经济效益;技术任务、技术课题通常是更为复杂的,它不仅要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还涉及到经济的、社会的、法律的、地域的、心理的、生理的、安全的、环境的、艺术的、伦理的诸多方面的因素。

要求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5.从实现的目标和结果看
科学活动主要地是从多样性到一元性,从模糊到精确,科学活动要求从纷繁杂乱的现象去揭示本质;
技术活动中占主导的则是从一元性到多样性,尤其是技术应用的多样性。

多品种、小批量要求技术上的多样性,大批量或单向过程也有技术多样性。

科学研究所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某种关于自然的理论或知识体系,技术活动所得到的最终结果是某种程序或人工器物。

科学成果是人类精神的非物质成就,而不是设计和生产的物质成品。

史蒂文森断定,科学不是技术,它不在于器械的发明。

科学的中心关注和最终结果是knowing what即真理的知识,与knowing how即如何做的技术知识相对。

当然,这两类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尤其是在现代。

沃尔珀特断言,科学的最终产物是观念和信息,也许是在科学论文中;技术的最终产物是人工制品,比如说钟表和电机。

与科学不同,技术的产物不是针对自然实在衡量的,而是借助于新奇性和特定的文化加于其上的价值衡量的。

6.从社会影响上看
科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深远的,而且各自作为子文化,都是文化进化的重要推动力,显示出很强的文化渗透性。

但是,二者的社会影响无论如何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

科学主要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它的社会影响基本上是思想上的和精神上的,尤其是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促使人更新观念、提升素质、完善人性,而它对政治、经济、军事、环境和生态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影响。

技术则不然:技术往往是以器物的形态出现的,它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影响是间接的,但是却直接作用于社会的其他各个方面,其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具有两重性。

反过来,由于科学自身的本性,社会对科学的影响较小、约束力弱,但是对技术影响很大、约束力也强烈得多。

参考文献:
许为民王诗宗等《自然科技社会与辩证法》浙江大学出版社
朱高峰《论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