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监测与诊断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导管相关感染
▲出口部位感染:指出口部位2cm内的红斑、硬结和(或)触痛;或导 管出口部位的渗出物培养出微生物,可伴有其他感染征象和症状,伴或 不伴有血行感染。
▲隧道感染:指导管出口部位,沿导管隧道的触痛、红斑和(或)大于 2cm的硬结,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皮下囊感染:指完全植入血管内装置皮下囊内有感染性积液;常有表 面皮肤组织触痛、红斑和/或硬结;自发的破裂或引流,或表面皮肤的坏 死。可伴或不伴有血行感染。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概述
• ◆美国每年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人数近25万,造成 • 的经济损失超过90亿美元,归因死亡人数超过3万人。
• ◆发展中国家CLABSI发病率是美国3-4倍。
• ◆置管部位皮肤腔内移行和接头腔内污染是CLABSI最常见 的发病原因。
• ◆ CLABSI是可以预防的,近年来通过采取循证干预措施 ,美国ICU的CLABSI发病率明显下降。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简称CRBSI)的定义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
•
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
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
•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简称CRBSI)
• 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 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 、寒颤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 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 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 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1. 1岁及1岁以下的婴儿 2. 没有其他确定的原因,至少有下列一项症状或体征:发热(肛温>
美国CDC/NHSN2006-2007年CLABSI病原谱分布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病原学特点
感染病原菌有4种可能:插管部位皮肤、导管接 头、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播散、污染的静脉输液,前 两者是最为重要的感染来源。置管后7日内发生的导 管腔内微生物定植和CLABSI,最常见来源是插管部 位皮肤,7日以后则主要来源于导管接头。最常见的 病原菌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球菌和念珠菌。随着多重耐药菌形势的日益严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有增多 趋势。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的监测与诊断
2014年9月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概念
导管病原菌定植:
导管头部、皮下部分或导管接头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 确认有微生物生长(>15CFU).
定植:微生物在人体体内一定环境或解剖位置落脚或存活但 不引起疾病的状态。
感染:病原体进入人体增殖并与机体相互斗争(作用)的过 程。是病因、宿主、环境三角的动态相持过程。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
• 临床诊断标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 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或渗出物排出或有弥漫性红斑.
• 沿血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红斑(除外理化因素 )
• 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烧≥380C,寒战或低血压,无其他 原因作项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
微生物与其他部位感染无关。
• 标准二
(1)患者至少有以下一种症状或体征:发热(体温>380C)、寒战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
(2) 至少2套不同时段的血培养分离出常见的皮肤污染菌,并且患者体 征、症状和阳性实验室结果与其他感染部位无关。 (1)、(2)两点必须都满足。
实验室证实的血流感染
• )
•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SIFIC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概述
• 美国每年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人数近25 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90亿美元,归因死亡人数 超过3万人。发展中国家CLABSI发病率是美国3-4倍 。置管部位皮肤腔内移行和接头腔内污染是CLABSI 最常见的发病原因。CLABSI是可以预防的,近年来 通过采取循证干预措施,美国ICU的CLABSI发病率明 显下降。
• 实验室---保留导管
• 一般要求留取2份血标本,一份来自外周静脉,另一份来自导管内,两份血源的采集 时间应接近(不5分钟)且同时送检。
•
来源:卫生部—亚太感染控制学会合作项目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
• 实验室---不保留导管
• 从独立的外周静脉采2套血,同时在无菌状态下取出管,剪下导管尖端5CM或
• 标准三
(1)1岁及1岁以下的婴儿至少具有下列一项症状或体征:发热(肛 温>380C)、体温过低(肛温<370C)、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2)至少2套不同时段的血液培养分离出常见的皮肤污染菌,并且 患儿体征、症状和阳性实验室结果与其他感染部位无关。
(1)、(2)两点必须都满足。
临床脓毒血症
• 临床脓毒血症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
近心端,一并送细菌室培养。
•
•
来源:卫生部—亚太感染控制学会合作项目
• 美国CDC/NHSN2008年更新发布的《急性 诊疗机构医院感染监测定义和特定感染类 型的标准》---血流感染的诊断标准
实验室证实
临床诊断
实验室证实的血流感染
• 标准一 至少1套或1套以上的血液培养出确认的病原体,并且血中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简称CRBSI)的定义
•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
•
• 指患者在留置中央导管期间或拔出中央导 管
• 48h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存在的感 染无关的血流感染。美国CDC从2008年启用此 定义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定义。
•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最佳实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临床实践指引(SIFIC)
病原谱
• 美国CDC/NHSN2006-2007从10064例CLABSI获取 的共11428份病原学数据显示,CLABSI的病原谱与 大部分医院感染的病原谱基本一致,与以前监测数 据比较发现,这些病原菌的耐药状况不容乐观, 58.6%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 球菌(MRSA),36.4%的肠球菌为耐万古霉素肠球 菌(VRE),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铜绿假单胞 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达到了23% 、10.8%和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