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置单知识点大全车身参数方面长×宽×高(单位:mm)车辆的长、宽、高是一部车的基本外型尺寸,其中车身长度是指汽车长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即从前保险杠最凸出的位置到到后保险杠最凸出的位置的距离。
车身宽度是指汽车宽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但是这里不包括外后视镜、转向灯、挡泥板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变形的部分。
车身高度是指从地面起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这个最高点包含车顶行李架,但是不包括天线,而且这个数据是在车辆空载的情况下测得的。
其实单纯去看长、宽、高这几项数据并无太多意义,但是通过对比,它的价值则得以体现。
比如通过对比一辆全新换代车型和上一代车型的长、宽、高,特别是那些造型设计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的换代车型,你可以大致看出其外形的设计趋向:整车是向更宽更长的方向发展,还是变得更宽更扁,抑或更窄更高?还有一些车型的特殊版本(比如CROSS版),通过加装防擦条、包围、行李架等,车身尺寸也会有小幅增加,但是这种尺寸的增加完全是这些后装部件导致的,所以消费者应该通过这些参数细微的变化看出其中的端倪。
轴距(单位:mm)轴距是指汽车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一辆车的轴距基本代表了一辆车的级别,就像人的收入可以表示他所处的社会阶层。
对于乘用车来说,由于乘用空间布置在前后轴之间,所以轴距是影响乘坐空间的重要因素,长轴距使乘员的纵向空间更大,可以获得更宽敞的腿部和脚部空间。
现在很多汽车厂商都会在普通版车型的基础上推出CROSS版本,其实通过对比这两种版本车型的离地间隙就可以看出CROSS车型是否具有更好的通过性,如果没有变化,我们说它只是穿了一件CROSS“马甲”的样子货。
整备质量(单位:kg)汽车的整备质量是指汽车按出厂技术条件装备完整(如备胎、工具、各种油液添满、燃油量不少于90%)的质量。
通常车型级别越高,车的整备质量就越大,不过跑车除外。
很多人都会觉得车越重,车就越稳,如果单纯从车重来看确实如此,不过现今的车辆还是在朝着轻量化的趋势发展,这意味着油耗和排放可以更低,而行驶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对悬架的调校、车身造型的空气动力学优化等加以弥补,而且把一辆车造得更轻往往是十分困难的,这通常需要很高的制造研发成本,超级跑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至于一些人所说:同级别的两款车,车重的就实在,车轻的就偷工减料,这实在是没什么道理。
有一些车型在铭牌上标注的是最大设计总质量(如上图),这样会使很多人误以为其就是车辆的整备质量。
如果稍有经验的人就会看出,一辆福克斯的整备质量是不可能达到1700kg的(这个整备质量快接近奥迪A6这个级别的车型)。
而这个最大设计总质量是指装满乘客(包括驾驶员)、货物时的质量,对于一般的5座乘用车来说,根据国标,车辆至少要能承载375kg的质量,所以大家可以据此大致推算出车辆的整备质量。
很多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会十分关注发动机的参数,通过对比来评价车的动力性,不过在这里千万不可忽略车的整备质量,对于动力性越弱的车来说,车重所占的比重就愈发明显,而且它还关系到一辆车的油耗水平。
车门数(单位:个)车门数是指汽车车身上的门数,通过车门的个数我们可以大致判断一款车的定位和造型风格。
通常普通的两厢轿车为5门设计,一些车尾门采用掀背设计的三厢车也是5门(比如斯柯达明锐、奇瑞风云2等),一些三厢轿跑车(如宝马3系轿跑)采用两门的设计,而一些充满个性的时尚车型(比如MINI、奥迪A1、菲亚特500等)多采用3门。
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现代飞思这款极为特殊的车型,其车身两侧采用非对称的设计,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左一右二的三门设计。
座位数(单位:个)油箱容积(单位:L)行李厢容积(单位:L)行李厢的容积大小可以衡量一款车装载物品的能力,对于两厢车或者SUV来说,后排座椅放倒后就构成了一个更大的储物空间,所以通常该数据在两个数值之间(如385-1245L)。
虽然一些三厢车的后排座椅也可以放倒,但由于车身造型的原因,无法获得两厢车那样大的后部空间,所以其数据只是行李厢的容积。
一些硬顶敞篷车辆,由于其可折叠的车顶在收起后会占据一部分行李厢的空间,所以它的行李厢容积通常也是在两个数值之间。
可能很多人对行李厢容积这项数据的大小并没有什么概念,通常还是通过对比观察来了解其真正的实用性。
SUV车型的一些特殊参数●接近角(单位:°)通过角是指车辆满载(最大总质量)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最低部位所形成的夹角。
以上三个数据都表征了车辆在上下坡或进行越野行驶时的通过能力,这些数值都是越大越好。
爬坡角度(用百分比来表示)爬坡度角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一挡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角,它代表了车辆的爬坡能力。
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值(以度数表示)或以坡度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正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最大涉水深度(单位:mm)气口的离地高度直接关乎这项数据的大小,这也是评价车辆越野通过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发动机参数方面排量(单位:mL)活塞从气缸的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由于汽车发动机通常都有若干个气缸,所以发动机的排量就是所有气缸排量之和。
定位,同排量发动机之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在动力性(功率、扭矩)和油耗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
进气方式进气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进气和增压进气。
由于自然进气发动机是利用气缸运行中所产生的负压将外部空气吸入,所以这种进气方式的发动机也称为自然吸气式发动机,也可以表示为“NA”。
前面我们提到,由于发动机的排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和油耗以及碳排放成正比关系的,所以为了在有限的排量内尽可能增加发动机的动力,同时油耗和碳排放还能保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所以就此引入了增压进气的方式。
简单来说,这种进气方式就是在进气口前加装一个“增压风扇”,通过风扇的转动强制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
进气量增大后,发动机电脑便可以适当的多喷油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
当前增压进气的方式主要有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两种。
涡轮增压涡轮增压器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它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气流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增压器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来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然后再送入气缸。
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H型发动机最大扭矩(单位:N·m)扭矩是指发动机运转时从曲轴端输出的平均力矩,扭矩的大小也和发动机转速有直接关系。
扭矩越大,发动机输出的“劲”越大,曲轴转速的变化也越快,汽车的爬坡能力、加速性也越好,但是扭矩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不同,转速太高或太低,扭矩都不是最大,只在某个转速区间内才会产生最大扭矩,这个区间就是在标出最大扭矩时给出的转速或转速区间。
其实最大扭矩所伴随的转速区间直接关系到平时驾驶时的感受,对于城市驾驶来说,走走停停或许是经常的,如果最大扭矩的转速区间可以调校得较低,那么就可以在起步阶段获得较好的动力性,我们希望最大扭矩的转速区间尽可能覆盖到发动机的整个转速区间,这样无论是起步加速还是中高车速下的快速超车,都可以获得最优的动力输出。
对于自然进气式发动机来说,这显然是不太可能实现的的,所以对于驾驶者来说,如何充分利用好发动机的最大扭矩输出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可以通过降挡提高发动机转速等方法来获得想要的充沛动力。
缸盖材料缸体材料当前,汽油发动机的缸体材料主要分为铸铁和铝合金两种。
而在柴油发动机中,铸铁缸体则占绝大部分。
铝合金缸体的优点是重量轻,同时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
不过虽然叫铝合金缸体,但是其气缸部分仍采用铸铁的缸套或者喷涂一层合金钢的涂层来确保气缸部位的耐磨性以及强度。
变速器参数方面变速箱的作用在了解变速箱的结构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为什么需要变速箱,它的作用是什么。
依据不同驾驶状态,车辆的速度以及动力需要能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变化,实现这点,除了有效制动外,挡位的选择也很重要,所以,改变传动比来适应不同的驾驶状态是变速箱的一大作用。
此外,实现倒车以及在不熄火状态下利用空挡切断动力的传递也是变速箱被广泛应用于内燃机领域的原因。
手动变速箱(MT)“手动挡变速箱并不是低配车型的标志”。
这一立场有必要在介绍该类型变速箱之前表明。
装配手动挡变速箱的车型需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手脚并用来对挡位进行切换,不过有人也把这种与机械直接的交流看作是一种乐趣。
手动变速箱的优缺点首先,手动挡车型开起来肯定不如自动挡车型舒服,它需要驾驶员付出更多的体力,当然,也有不少人把这看作为驾驶乐趣,但要是在交通高峰时期,频繁的动作也会将这样的“快感”消磨殆尽。
而它的优势则在于工作稳定且保养便宜,家用型轿车的手动变速箱除了定期更换手动变速箱油外,离合器的更换算是比较大的保养项目了。
不知道你会不会选择一款手动挡车型。
液力自动变速箱(AT)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液力自动变速箱,这类变速箱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组成。
CVT无级变速箱上文所提到的行星齿轮结构式自动变速箱是大多数人最先接触到的自动变速箱类型,不过,接下来要介绍的CVT无级变速箱在历史底蕴方面并不比前者“肤浅”。
早在1886年,CVT无级变速箱就安装在了一款奔驰汽车上。
不过,由于当时各方面的技术并不成熟,所以,该结构的变速箱在那时一直没有被重视。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CVT技术也趋于成熟,其在传动平顺性以及省油方面的优势则被凸显了出来。
横臂式独立悬架(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双叉臂式独立悬架)运动特性: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我们熟悉的双横臂、双叉臂式独立悬架都是这种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结构。
它们都是由两个三点式杆件(A臂)加一个两点式杆件构成的悬架结构。
相比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它的横向刚度更好;对于车辆俯仰抑制更好,并且给予工程师设计自由度更高。
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结构略显复杂,所以占用空间大,杆件数量增加使得其成本高助力转向参数方面助力转向方面,现在汽车常用的助力转向就是机械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要了解,电动助力转向的最大优点就是不是依靠发动机提供动力,所以不会消耗汽油,所有电动助力转向比机械液压助力转向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