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

《梅花魂》教学设计一

《梅花魂》教学设计
北中镇玉珠小学吴跃
教材简析:
梅花经霜傲放,被人们赋予坚强的品格,成为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象征。

课文以故乡的梅花开了,引起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怀念,通过五个小故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跃然纸上。

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设计理念: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只有善于引导、设计,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牢固树立“课堂是学生的”、“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这一课程新理念,紧抓外祖父三次流泪由浅入深的引导,调动学生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切爱国之情,启发学生领悟外祖父将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在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
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情感目标:
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
“班班通”教学资源,学生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
教学设计:
一、谈话入题,赏梅花
1、播放歌曲《红梅赞》,说说梅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梅花此花开尽更无花,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首。

梅历来是画家、诗人所赞美的对象,我国宋代诗人王安石、陆游;元代画家王冕都曾经写下诗句赞美它。

我们的陈毅元帅也曾写下词盛赞她。

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课件演示,欣赏梅花,学生吟诵咏梅的诗句。

3、板书课题,解疑课题。

说说“魂”在课题中是什么意思?
二、理清脉络,知梅花
1、课文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梅花,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梅花在课文中只是花吗?联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我的外祖父,联想到了一颗心,是一个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2、速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3、讨论交流,理清条理,出示小标题。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难归痛哭、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细读引导,悟梅花
1、出示课文中的句子:“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
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1)“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2)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3)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配乐《思乡曲》)示范朗读,学生齐读。

2、找找课文中外祖父的另外两次落泪,你从中体会到里了什么?
3、外祖父对墨梅图有怎样的感情?
4、在作者的记忆中,外祖父是一个爱梅的人,你能从哪能地方体会到这一点呢?(学生动手圈画,小组内交流体会)(课件显示相关句子)
从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对外祖父神情、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体会对梅花的爱。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段。

重点指导朗读反问句。

四、品读升华,颂梅花
1、正是外祖父珍爱的“墨梅图”,却在回国是送给了我,这是为什么呢?
2、自由读外祖父所说的那段话,互相交流、讨论。

(课件出示外祖父的话)
(1)从这段话中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把你了解到的内容讲给同桌听听。

(3)全班交流:a、梅花的精神(不畏严寒、坚贞不屈);b、梅花的精神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c、保存墨梅图激励自己保持民族气节。

2、什么是“秉性”?梅花的“秉性”又是什么呢?(梅花魂)
学生自由读文,同桌间探讨从这段话中自己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1)梅花的精神。

A.梅花有什么精神?(课件字变红)读梅花精神这句话。

B.(课件展示风欺雪压梅花图)体会梅花的精神。

谁能把梅花的精神读出来吗?面对这些不怕风雪的梅花,你最想对梅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真棒,真是个英雄!)
(2)具有梅花精神的人。

A.这段话仅仅是在写梅花吗?(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就像梅花。

)你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给大家读一读。

B.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具有梅花精神的人物吗?结合人物理解“历经磨难”。

(课件出示有气节的人物形象。


(指导学生朗读)
从梅花写到人,这是什么样的写法?
作者仅仅是在赞美梅花吗?作者仅仅是在赞美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吗?作者是在还在表白外祖父的一颗眷恋祖国心哪!
五、拓读深化,学梅花。

1、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我“墨梅图”和“梅花绢”?外祖父希望我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2.齐读课文题目,理解“魂”的含义。

3、古往今来,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许多向外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

它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地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血管里流
动着中国人的血,它们的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4、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六、拓展升华,加深体验
1.说话练习
假如你是外祖父,此时站在海边眺望着祖国的方向,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要求:认真思考之后说一说(出示课件)
看着船儿越漂越远,我_____________。

(指名说)
2.写话练习
假如你是莺儿,想像孤独的外祖父会怎样寄托思乡之情?在祖国日益繁荣富强的今天你最想告诉外祖父和众多海外华侨什么呢?
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像,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课件出示:我仿佛看到孤独的外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告诉外祖父和所有的海外华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内进行交流
4.展示,教师随机进行评价。

七、布置作业:
选择性作业:
(1)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段落。

(2)继续搜集赞美梅花的诗句背一背,搜集梅花图片展览。

教学反思:
《梅花魂》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作者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在国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经历,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热情歌颂了老一代华侨眷恋祖国,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文质很美,篇幅较长的文章。

文中值得推敲、感人的地方很多。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入情入境,在心中流下深深的印记,我选择了从外祖父的三次流泪入手,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删繁就简,简简单单,真真切切教语文。

老人含泪教孙女读字字写满乡思、乡愁的诗句,在孩子面前却哭得像个孩子以及泪眼婆娑地送孙女登船三个片段有很强的感染力、震撼力。

只要充分感悟,外祖父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足以撼动人心,在学生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而这种情感正是想回国却又回不了国的外祖父将感情寄托梅花所在,也是外祖父爱梅的原因。

这样全文教学就可以分成两块进行:既一是从外祖父的三次流泪入手感悟外祖父思乡爱国真情,二是学习外祖父爱梅的原因,赞颂梅花的高尚品质教育孙女学习梅花精神,解读梅花魂——美丽的赤子魂——中华魂。

这样教学过程,语言层层叩问,情感步步推进,学生心中的精神丰碑自然高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