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解答
食品1301班及食品质安1301、1302班食品工程原理作业(共96题)
0-1 根据水的比热容在两种单位制度中的定义,推导英热单位Btu 换算为J 的换算因数。
(1055)(参见教材p6提示)
0-2 变换例0-2中的经验公式,使K 以Btu/(ft 2·h·F ︒)为单位,由变换后的公式再变换
为SI 制单位表示的公式。
(30.8
1 3.731100.00040K u -⨯=+,4
50.81 2.54107.0510()K u --⨯=⨯+'') 类似教材p7【例0-2】解法。
第一次变换等同于以下题目:
在冷凝器中蒸汽在管外与管内冷却水经管壁换热,管子洁净时计算总传热系数K 的经验式为:0.811934.33207.36K u =+,K 的单位为Btu/(in 2·s·F ︒),水流速u 的单位为ft/s 。
试将公式换成K 用Btu/(ft 2·h·F ︒)为单位、u 用ft/s 为单位的公式。
(结果为:3
0.81 3.731100.00040K u
-⨯=+,K 用Btu/(ft 2·h·F ︒)为单位、u 用ft/s 为单位) 第二次变换等同于以下题目:
在冷凝器中蒸汽在管外与管内冷却水经管壁换热,管子洁净时计算总传热系数K 的经验式为:3
0.81 3.731100.00040K u
-⨯=+,K 的单位为Btu/(ft 2·h·F ︒),水流速u 的单位为ft/s 。
试将公式换成SI 制单位表示的公式,即K 用W/(m 2·K)、u 用m/s 为单位的公式。
(结果为:450.81 2.54107.0510()
K u --⨯=⨯+,K 用W/(m 2·K)、u 用m/s 为单位)
总之:以还原为原则,原来的公式中的变量的单位一定要满足。
新单位制度下的变量需要变换到公式所要求的单位,才能将变换后的数字乘新单位制度下的变量整体代入原来的公式中。
1-1 蒸汽锅炉上装有一复式U 形水银测压计,如附图所示,截面2、4间充满水,已知对某基准面而言各点的标高为z 0=2.1m ,z 2=0.9m ,z 4=2.0m ,z 6=0.7m ,z 7=2.8m ,试求锅炉内水面上的蒸汽压强。
(p 表=3.02×105
Pa )
(用等高面压强相等计算。
或采用和压强相等递推)
1-2 用附图所示的装置在远处测量深埋地下贮罐内的液位高度,自管口通入压缩空气, 用调节阀1调节其流量,控制管内空气流速很小,
仅使鼓泡观察器内的气泡缓慢溢出,U 管读数R = 300mmHg ,罐内液
体的密度为ρ = 780kg/m 3,贮罐上方与大气相通,求贮罐中液面离吹气
管出口的距离h 。
(5.22m )
(把握住流动是静止的极限过程,故按静止流体求解)
1-3为在远处测量控制分相槽内的油和水的相界面位置,采用本题
附图所示的装置。
已知两吹气管出口的距离H =1m ,U 管压差计的指示
剂为水银,油的密度为820kg/m 3,试求当压差计读数R =72mm 时,相
界面与油层的吹气管出口距离h 。
(0.267m ) 解:ρ水g (1-h )+ρ油gh=ρ水银gR,解出h=0.116m
(如果R=70mm ,则h=0.267m )
1-4 采用毕托管测量一种喷动床干燥器热气体输送管路轴心的流速,毕托管输出的压差一开始使用垂直放置的U 形压差计测量,指示剂为水,当管中心气体的流速为10m/s 时,U
形压差计多次测量的平均读 习题1-3附图
数为20mm 。
由于风机在送风过程中造成指示剂液面波动,读数误差比较大,绝对误差可达10mm ,相对误差为50%。
现拟将U 形压差计板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调整为一个小于90o 的角度α,以放大R ,增加读数精度,问α为多少度,可使读数R 放大5倍,此时如果绝对误差还是10mm ,相对误
差为多少;若绝对误差还是10mm ,要求相对误差小于5%,α为多少度;U 管压差
计需要读两根管中的读数,有何办法只需读单根管中的读数就能获得压差数据,如何
减小此种测量的误差?(11.5o ,10%,5.7o ,采用斜管压差计,将左边U 管变成大截
面的扩大室,右管可倾斜,可以证明只要扩大室直径合适,其液面微量变化引起的误
差很小,可忽略。
)
注意在实践中减小相对误差。
1-5 题1-4的U 形压差计如果仍需垂直放置,但又要放大R ,解决的方案是使用
与被测流体密度相近的指示剂或采用微差压差计。
测气体压差采用U 形压差计显然不
易实现,可采用微差压差计,其结构是在U 形管两根管的上方各连通一个直径比U 管
直径大很多的圆柱形扩大室,俗称“水库”,U 管内灌注一种指示剂A ,两水库内灌注等高的另一种密度与A 相近且不互溶的指示剂C ,如附图所示。
因水库的直径很大,库内液面高度
的微小变化可导致较大的R 值,并可认为两水库的液面高度近似等高。
证明
两水库液面上方的压差Δp +=(ρA -ρB )gR 。
题1-4和1-5对你未来做实验或
研究方案有什么启发?
(在经济合理便利的情况下,尽量改变实验或研究方案,减小数据的误
差,增加结论的可靠性)
1-6 真空蒸发室内蒸发出的水蒸汽需要送入混合冷凝器中与水直接接触
而冷凝,混合冷凝器中的水需要连续流进和流出,水流出时要保证空气不能
进入,故水排出管要用一定高度的水液封,排出管俗称“大气腿”。
当真空表
的读数为-0.085MPa 时,求混合冷凝器的安装高度及大气腿的长度。
(9m 以上高度,8.66m )
略
1-7 测量液位较高设备中的液位,可用玻璃管液位计,但此计易破损且因读数时不方便,可采用本题附图的办法测量液位,小室中的液位为罐中最高液位,液体为罐中液体,求h 与R 的关系, 并说明方便读数的设计方法。
答:()/A h R ρρρ=-,将压差计安装到方便读数的位置,且选择A ,使得R 的变化范围在0.1m ~1m 左右
1-10 三种油的密度分别为700kg/m 3、760 kg/m 3和900 kg/m 3,能混溶,若三种油的质量百分数分别
为22%、28%和50%,求混合液体的密度;若三种油的体积百分数分别是32%、26%和42%,再求混合
液体的密度。
(807.6 kg/m 3,799.6 kg/m 3)
用混合体积或混合质量衡算。
1
0.220.280.5807.6700760900
10.327000.267600.42900799.6
m m m m ρρρρ=++⇒=⨯=⨯+⨯+⨯⇒=
1-11 某烟道气的组成为CO 213%、H 2O11%和N 276%,温度为400o C ,压强为100kPa ,以上百分数
若分别为体积和质量百分数,求混合气体的密度。
(0.518 kg/m 3,0.494 kg/m 3)
采用平均摩尔质量(分子量)计算 440.13180.11280.7628.98
100100028.980.0010.5188.314(400273.12)
M pM RT ρ=⨯+⨯+⨯=⨯⨯⨯=
==⨯+
习题1-5附图
习题1-7附图
0.130.110.761/()27.62441828100100027.620.0010.4948.314(400273.12)
M pM RT ρ=++=⨯⨯⨯===⨯+ 或采用1kg 混合气除以平均密度=各组成气体体积之和,由质量分率除以分子量得摩尔数,由气体状态方程得到体积。
1-12以Φ60×3.5的水煤气钢管满流输送15℃的清水,在工业上常用的流速范围内选一流速,求水的质量流量、质量流速和体积流量。
(例如选2.0m/s ,V =4.412×10-3,W s =4.408kg/s ,G =1998kg/(m 2·s ))
s
Kg s
m uA V m Kg m A mm /306.3999102076.25.1UA W /10309.310206.25.1/99910206.2)0035.02060.0()4/(,6033333
232=⨯⨯⨯==⨯=⨯⨯===⨯=⨯-⨯=----ρρπ质量流量体积流量水的密度壁厚横截面积解:管子,查得外径)/(14999995.12m s kg u G ⋅=⨯==ρ质量流速
1-13 某空气压缩机的吸入管路直径为200mm ,压出管路直径为80mm ,吸入管内气体的压强为97.3kPa ,温度为30o C ,压出管路气体的压强为588.6kPa (表压),温度为80 o C ,已经测得吸入管内气体的平均流速为20m/s ,试求压出管的流速、质量流速和压缩机的排气量(以质量流量表示)。
(24.1m/s ,140.0 kg/(m 2·s ),0.7 kg/s )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