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药品介绍Post By:2007-11-3 1:14:58
01.孔雀石绿:
该药是一种生物染色剂,为绿色结晶体,能溶解于水,对鱼类毒性较小。
同族中还有次甲基蓝,是杀灭由真菌引起的金鱼肤霉病、鳃霉病的特效药品,它与食盐水、小苏打混合溶解后对治疗肤霉病能起到良好效果。
对杀死由动物感染寄生的鱼病,如小瓜虫、三代虫病等具有一定疗效。
同时也是鱼去霉的良好药品。
本品是一种致癌物品,使用时严禁药液入口或皮肤接触,食用鱼须禁用此药。
02.硝酸亚汞:
为白色结晶体,无臭,易潮解成淡黄色,遇热还原成对人畜有毒的高汞。
对治疗由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有效果;含量高时毒性极大,容易腐蚀鱼体皮肤及各鳍,用药时应严格掌握使用剂量与浸洗时间,防止鱼体各鳍腐烂与中毒。
还应注意不使药物与金属制品接触,严防腐蚀或药物遇多发还原后失效。
因本品具有致癌作用,使用时注意不让皮肤接触或入口。
03.红汞:
又名红药水。
是一种外伤消毒剂,色红,遇水后变成翠蓝色,对治疗由小瓜虫引起的白点病效果极好,药性温和不伤皮肤。
使用剂量富有可塑性,在白点病生病前兆作预防治疗,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04.高锰酸钾:
又名过锰酸钾。
是一种外用防腐消毒剂。
为紫黑色棱形结晶体。
具有蓝色金属光泽,无臭,易溶解于水。
对杀灭三代虫、指环虫引起的烂鳃病和细菌性引起
的烂鳃病均有效果,也是饵料、工具、鱼池消毒的良药。
在强光下该药易氧化失效。
保存时应置于密闭的有色玻璃瓶内。
05.硫酸铜:
又名蓝矾、胆矾。
为蓝色结晶体,无味。
应放在干燥的玻璃瓶内保存,在空气中常推动结晶状变成白色。
但吸潮后又能变成蓝色的含水硫酸铜。
潮解后并不影响药性,可继续使用。
该药对杀死车轮虫、隐鞭虫、斜管虫、口丝虫等寄生虫类效果较好,是一种常用药品。
因其药性渗透慢,故须与硫酸亚铁合用,也是进行水质过滤、净化水体的一种良药。
06.硫酸亚铁:
又名绿矾、铁矾。
为淡绿色透明结晶体。
易风化,并迅速氧化成黄棕色碱性硫酸亚铁。
本品易溶解于水,常与硫酸铜等药品混合作用,有助于硫酸铜药性的发挥,但在金鱼幼鱼处在变色时,严禁使用,防止对幼鱼体色的刺激过大影响其色泽鲜艳度。
对大鱼用量不宜过多,严防鱼体失色。
07.盐酸土霉素:
黄色结晶状粉末或片剂。
无臭,味苦,微有吸湿性。
既可人用又可兽用。
是金鱼防止烂鳃,烂鳍和肠炎病的常用药。
同族中还有红霉素、四环素等都可用来治疗金鱼疾病。
08.呋喃西林:
柠檬黄色,结晶粉末状。
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药性温和。
是治疗金鱼烂鳃病、皮肤充血、烂鳍烂嘴、松鳞等病症的良药。
09.呋喃唑酮:
又名痢特灵。
柠檬黄色,结晶状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是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烂鳃病、皮肤充血与碰伤、烂球、肠炎等病的有效药品,其药效与应用范围均优于呋喃西林。
10.敌百虫:
有白色结晶状和粉未状两种,稍有臭味,易溶于水,是一种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碱分解成毒性较强的敌敌畏,继续分解后即失效。
本品对人、畜、鱼毒性都较低,药性比较温和,是养鱼者乐用的一种杀虫剂。
对三代虫、指环虫、鱼虱、锚头虫等病原体的杀伤力最强,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也是预防治疗各种疾病的良药。
11.庆大霉素:
是一种注射剂。
色透明,微带油性,是治疗金鱼由细菌引起的烂鳃病、松鳞病及肠炎的较好药品。
既可肌注又可浸洗,也是鱼卵杀菌去霉的必备药品。
12.甲醛溶液:
又名福尔马林。
是一种防腐消毒剂。
味臭,刺激性强,对金鱼由细菌引起的烂鳃病及寄生虫病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
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防止金鱼中毒。
13.甲酚皂溶液:
又名来苏水。
是一种防腐消毒剂。
味臭,刺激性强,对金鱼由细菌引起的烂鳃病及寄生虫病具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
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防止金鱼中毒。
14.食盐:
又名氯化钠。
为白色结晶体。
无臭,味咸,易溶于水。
可食用又可医用,是一种性能良好的杀菌消毒药品。
对金鱼由真菌、细菌引起的烂鳃病、肤霉病、创伤性病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又可调节水质的PH值,为预又名硼酸钠、四硼酸二钠。
本品为无色半透明结晶体或白色结晶粉未。
无臭,有风化性。
水溶液呈碱性反应,易溶于水。
此药的杀菌能力较弱,具有防腐作用,无刺激性,并能调节水PH值。
经常使用可保持水质呈弱碱性。
可防治卵甲藻病。
20.磷酸二氢钠:
本品是一种水质分析化学剂,白色结晶,无臭,无毒,对调节水的PH值可起到主导作用。
21.磺胺噻唑:
又名消治龙。
本品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颗粒,无臭,无味,在日光下旋转色渐变深,微溶于水,是治疗金鱼病毒性疾病的良药。
拌饵料后易口服,也可与呋喃西林、红霉素合用。
对治疗烂鳃病、皮肤病、赤皮病具有一定疗效。
22.促黄体释放激素(LRA):
又名释放激素。
是一种鱼类产卵用的催产剂。
在金鱼产卵季节,为使雌、雄性腺同步成熟,成到人工催产授精的目的,可与PG垂体配制成混合剂,给鱼类注射后可取得良好催产效果。
23.促人绒毛膜性腺激素(HCG):
本品是从孕妇尿液中提炼出来的一种激素,专供鱼类与兽类催产用。
金鱼繁殖季节,为培养新品种及对难产的催产有一定效果。
(五)常用药品使用注意事项
对症下药是防治金鱼各种疾病的关键,用药前须了解药物的性能,用途和使用剂量及方法,不得乱用。
例如患白点病的金鱼,就不能接触硫酸铜,因其具有促使小瓜虫生长繁殖的作用;若以此药治疗白点病,则反而加速病鱼的死亡与病菌的传播。
敌百虫与石灰同时使用会产生敌敌畏,不但起不到治疗的目的,反而可致鱼于死地。
硝酸亚汞遇高温(60摄氏度)即变成毒性更强的高汞,使用时尤须注意此药遇高温的变化。
硫酸亚铁遇盐不易溶解,使用时尤须注意不与直混合,否则不易达到治疗效果。
漂白粉在1吨水中溶解量不能大于2克,通常控制在1克,否则易引起金鱼中毒死亡,硫酸铜在1吨水中溶解量不能大于1克,否则要引起金鱼慢性中毒。
在水温高的情况下,鱼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强,对氧气的消耗量也大,容易造成呼吸上的困难,甚至使鱼窒息。
因此,在高于30摄氏度的水浊中严禁用药,防止金鱼中毒死亡;若病情严重急需用药时,只能选择气候凉爽的早晚进行,而且病鱼的浸洗时间不宜过长。
相反,饲水温度低于10摄氏度,鱼体对药物的吸收与耗氧量则会同时降低,病鱼的浸洗时间可延长。
除掌握温度高低外,对药物性能的了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红汞、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孔雀石绿、高锰酸钾、敌百虫等的药性较温和,病鱼对此几种药物的药性耐力较强,浸洗时间可略长。
又如来苏儿,硝酸亚汞等药物的药性较强烈,毒性也大,故浸洗时间不
宜过长。
此外,病情的轻重与用药剂量也应有差别。
金鱼有别于淡水鱼,捕捞操作方便,故使用浸洗法较使用泼洒法方便安全,疗效也明显,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有些病症由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水霉菌并发寄生,单靠药物的几次浸洗并不能达到预想效果。
还必须进行针对性的泼洒,方能根治。
幼鱼期由于饲养密度高,数量大,捕捉不方便,可先把泼洒法进行治疗。
但药量计算应准确,同时还应加强用药后的观察。
泼洒最好是在金鱼空腹前进行,当然浸小船坞也不例外。
用药剂量不宜一次性用足,可分数次进行,主要依据病情头部、容器大小及药性作用而灵活掌握。
在浸小船坞或泼洒时应视鱼体表情,若发现病鱼沿缸池急游。
上下翻动等急躁不安、浮头叫水或呼吸屏住等情况,应及时将病鱼换入稍低水温的清水中,防止鱼体中毒窒息。
对老年鱼及幼鱼更谨慎小心。
在施行药物泼洒时,还应注意鱼体慢性中毒反应。
有些药物如呋喃西林、呋喃唑酮遇水溶解慢,药性发挥也缓慢,一般数小时后药性才逐渐发挥作用。
若选用剂量计算不合理或剂量稍有大一点的变化,待10余小时支引起金鱼慢性中毒。
慢性中毒的金鱼,当时的表现与浸小船坞时的表现不同,并无明显的反常迹象,只是精神呆滞,不久即会死亡。
所以加强治病用药的细心观察甚为重要,千万不可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