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第四章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现场抢救、撤离情况。 (4)报告方法:沉着冷静地把话说清楚,要如实报告灾情,不能
含混不清。
三、现场紧急处置
(1)在消除事故灾害时,要保持统一指挥和组织,严禁冒险 蛮 干和单独行动。
(2)在抢救过程中,必须保证自身安全。 (3)在抢救伤员时,必须坚持“三先三后”的原则,即先救 生 还者,后救已死亡者;先救受伤较重者,后救受伤较轻者;对于 窒息,心跳、呼吸停止,出血,骨折的伤员,先复苏、止血、固 定,然后再撤运。 (4)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初始灾害,防止灾区情况恶化。
(3)掘进工作面冒顶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①维护被困地点的安全;
②及时汇报被围困情况;
③打开压风管和自救系统阀门; ④发出求救信号;
⑤做好长期避灾的准备;
⑥创造条件脱离逃生。
4.水灾事故的自救互救
(1)迅速撤离灾区,当撤退路线被涌水阻住,或因水流凶猛而无法穿 越时,应选择离井筒或大巷最近处、地势最高的上山独头巷道暂避。
(6)注意避灾时的身体保暖。 (7)注意节省矿灯的能量。若多人同在一起避灾,只使用一盏矿灯照明。 (8)被困期间断绝食物后,遇险人员少饮或不饮不洁净的水,以免中毒。 (9)在被围困期间,遇险人员可以在积水边放置一大块煤矸石或其他物 件作为标志,随时观察积水水位的变化,了解水情。 (10)被透水围困的人员一定要镇静,相信矿领导和其他工友们一定会千 方百计地抢救自己,避免体力的过度消耗。 (11)当矿救援人员到来时,遇险人员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一、概述
第三节 自 救 器
自救器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
于携带的防护个人呼吸器官的装备。
煤矿常用自救器
过滤式自救器:仅能防护CO一种气体,对其他有毒气体不
经济损失1000万元及以上的事故。
2.按行业生产特点分类
(1)顶板事故; (3)机电事故; (5)爆破事故; (7)水灾事故;
(2)瓦斯事故 ; (4)运输事故 ; (6)火灾事故 ; (8)其他事故 ;
二、事故报告
(1)报告形式:就近用电话报告,一般井下各工作地点都有防爆 电话。
(2)报告对象:首先应向矿调度室报告。 (3)报告内容:事故性质、发生地点、影响范围、人员伤亡以及
第六章 事故应急处置与自救互救
❖ 第一节 煤矿伤亡事故及现场紧急处置 ❖ 第二节 避 灾 方 法 ❖ 第三节 自 救 器 ❖ 第四节 创 伤 急 救 ❖ 第五节 典型事故救援案例
第一节 煤矿伤亡事故及现场紧急处置
一、煤矿伤亡事故分类
1.按伤害程度和死亡人数分类
(1)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2)重伤事故:指负伤职工中含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3)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多人事故含轻伤、重伤)的事故。 (4)重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5)特大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49人的事故。 (6)特别重大事故:指一次死亡50人(含50人)以上或一次造成直接
四、井下主要事故的自救互救
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自救互救
(1)了解和掌握爆炸前的预兆; (2)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在地; (3)用衣物护好身体,避免烧伤; (4)立即佩戴自救器; (5)迅速撤离灾区; (6)在安全地点妥善避灾待救。
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自救互救
(1)立即撤离现场; (2)迅速佩戴隔离式自救器; (3)预防延期突出; (4)安全撤退,妥善避灾;
(2)进入避难地点前,应在巷道外口留设文字、衣物等明显标记,以 便救援人员及时发现,组织营救。
(3)预防延期突水。 (4)在避难地点避难待救时,应间断地、有规律地敲击铁管、铁轨、 铁棚或顶底板等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5)避难地点没有新鲜空气,或有害气体大量涌出时,若附近有压风 自救系统,应及时打开自救系统;若附近有压风管,应及时打开压风管阀 门,放出新鲜空气,供被困人员呼吸。
第二节 避 灾 方 法
一、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 3.安全撤离
2.积极抢救 4.妥善避灾
二、避难硐室
1.永久避难硐室:预先设在井底车场附近或采区工作地点安全出口 的路线上,距工作地点不能太远。
2.临时避难硐室: 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 的巷道,在事故发生后临时修建的。
3、避难硐室内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5.火灾事故的自救互救
(1)及时扑灭初始火灾。 (2)迅速撤离火灾现场。 (3)在高温烟雾巷道中撤退的要点:
①一般不要逆烟雾风流方向撤退; ②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迅速行进; ③在高温浓烟巷道中撤退时,应防止高温危害。 (4)妥善避灾,等待救援。 (5)局部控制风流,减轻灾情。 (6)高度警惕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 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避时应保持安静,不急燥,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 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3)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余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 退时使用。
(4)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以发出呼救信号。
(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6)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 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SO2、还H2S等气体中毒。 (7)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8)待避时间过长遇救后,不要过分饮用食品和见到强光,以 防损伤消化系统和眼睛。
三、避灾路线
避灾路线,就是矿井一旦发生事故后,人员的撤退路线。在 制定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时,应预计到矿井存在的自然灾害 因素及可能发生各种事故的地点、情况,从而规定一旦发生某种 事故后人员的撤退路线。而且,撤退路线上的路标要明显,方向 要标明,并使全矿人员熟悉掌握,使大家都知道何地发生何种事 故后,人员从哪条路线上撤退是安全的。
3.冒顶事故的自救互救救
(1)采煤工作面冒顶的自救、互救和避灾方法: ①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 ②躲到木垛下方或靠煤壁贴身站立; ③立即发出求救信号; ④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
(2)破碎顶板冒落现场作业人员的应急自救互救:
①保持支护完整,防止出现局部冒顶;
②一旦出现局部漏洞,必须立即加以堵塞;
③发生垮塌型冒顶时,现场作业人员应该往下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