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爱医资源-手术并发症.ppt

爱爱医资源-手术并发症.ppt

难,术中很难实施; 3.术中椎动脉造影行气囊或栓子栓塞。
预后:
单侧椎动脉损伤后并不会造成严重的 头晕等脑神经缺血症状。若出现,在较 短的时间内,可由于对侧椎动脉代偿而 症状消失。
六.硬膜损伤、脑脊液漏
前路手术出现硬膜损伤的发生率有报 告为0.4%~1%, 一般行间盘切除、椎体次全 切除时较少发生,当行OPLL切除、颈椎畸 形、椎体次全切除及陈旧性颈椎外伤行前 路手术时,易出现硬膜损伤,术后发生脑 脊液漏。
3.多节段间盘病变时,术中应先切除脊髓 压迫最重的节段;
4.手术最好采用局ຫໍສະໝຸດ 麻醉,若用全麻,最 好使用SEP或MEP行术中监测。
五. 椎动脉损伤
术中所致椎动脉损伤是少见而严重的并 发症,瞬间大出血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院至今出现此并发症6例,其中C1-2 手术1例,C2骨折脱位1例,C4-5 畸形手术 1例,C4肿瘤手术1例,C4-5间盘切除1例, C4-5椎体次全切除+钢板内固定1例。
术后通气障碍多由于术中气管牵拉刺 激,后气道分泌物增多,致气管、支气 管堵塞或肺炎所致,特别是术前伴有呼 吸功能障碍者易出现。
预防:
1.术前行颈前路者应行推拉气管练习 以适应术中气管牵拉,吸烟者术前 要忌烟,气管炎要治愈;
2.术中分离范围要大,伤口要松弛以 免术中对气管牵拉过重;
3.术中助手拉钩要轻柔,牵拉气管等 组织需5分钟左右放松一次,避免持 续牵拉;
由于术式的增多、颈椎手术的广泛开 展及内固定应用的增加,颈椎手术中出现 了不少并发症。
本文在总结1959-1999年我院收治的颈 椎前、后路手术近万例中出现的并发症进 行总结、分析,供同道参考。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
一.喉上神经损伤
喉上神经与甲状腺上动、静脉伴行, 横向走行于颈动脉鞘与甲状腺之间。该神 经损伤后出现呛咳。单侧喉上神经损伤, 术后对侧可代偿适应,呛咳等症状逐渐消 失。若为术中牵拉所致,约数周后即可恢 复。本院此并发症共发生3例。
治疗: 1.禁食、水,下胃管。待其自然愈合或手
术修补。 2.即刻拆除切口缝线,敞开切口,换药。
预防: 术中避免持续牵拉气管、食道,5分钟 放松一次,避免使用伤口撑开器持续 牵拉。
四. 脊髓损伤
原因: 术中脊髓损伤多由于操作不当所致 1.器械直接伤及脊髓。常见于切除椎体后
缘或骨赘时,刮匙失控或环锯钻入过深, 直接损伤脊髓。 2.震荡性脊髓损伤。用骨刀切除间盘或软骨 板时,骨刀震荡力传导致受压的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时,若为局麻,病人述全身麻木、 无力、四肢活动消失。
临床检查四 肢软瘫,腱 反射消失
脊髓损伤严重
若临床检查 腱反射存在
尽管当时四肢 活动消失,多 可逐渐恢复
预防:
1.用刮匙、环锯或环钻切间盘,避免应 用骨刀等有冲击性器械操作;
2.用刮匙时,动作要稳,双手持器械, 始终保持向上提的动作,特别是在刮 除椎体后缘或后骨赘时;
4.术后头3天给予激素15mg/日,减轻 咽喉部水肿;
5.术后督促患者行深呼吸,鼓励咳痰, 协助拍背,雾化吸入等措施,保持 呼吸道通畅。
八. 伤口血肿
术后伤口出血,若引流不当,伤口积 血直接压迫气管出现窒息,后果严重。本 院出现2例,其中1例处理不及时死亡。
预防:
1.颈部血运丰富、血管多,术中止血要彻底; 2.术后注意观察伤口及呼吸情况。若病人述
处理:
1.术中发现可行硬膜修补,修补后多无脑脊液漏; 2.若裂口较小,术中未发现而术后出现脑脊液漏,
立刻拔除引流条或引流管,嘱病人平卧位,头 部制动。
有人建议采用头低平卧位,以利于脑 脊液回流及硬膜修复,约4-5天硬膜可愈合。
七.喉头水肿及通气障碍
喉头水肿常见于行上颈椎前路手术时。 其原因多为拉钩刺激咽喉部致其反应性 水肿所致,其发生率较低。本院仅出现2 例。发生应即刻给予激素,若处理及时, 多不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本院共出现此并发症7例,其中1例为喉返 神经断裂致永久性损伤,未恢复。
预防
1.局麻下操作,易观察因而安全; 2.切口需充分显露,避免牵拉力过大; 3.分离肌间隙达椎体前方时,不必有意
寻找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不必 结扎该动脉; 4.牵拉气管、食道时用力轻柔,牵拉数 分钟后需放松一下,避免持续牵拉时 间过长。
预防:
1.显露上颈段时(C4以上)易发生损伤; 2.在行伤口纵向分离时应行钝性分离,避免
结扎与切断横行结构; 3.伤口分离时不需有意暴露该神经。
二.喉返神经损伤
该神经在气管、食管之间行走,显露下颈 椎时易发生,多为切口显露不佳、拉钩牵拉 力过大或牵拉时间过长所致。
损伤后表现为声带麻痹引起的声音嘶哑, 若为牵拉伤多在术后2-8周自行恢复。
损伤原因:
1.椎动脉解剖结构异常; 2.术中减压偏离中线,正常情况下减
压范围不应超过两侧颈长肌 ; 3.手术操作技术不正确,刮匙等器械
误入横突间 ; 4.前路行钢板内固定时,位置不正,
钻孔时致椎动脉损伤 ; 5.肿瘤等病变侵犯横突孔切除时直接
损伤。
临床表现: 术中突然、猛烈、喷射性大出血。
处理: 1.即刻填充,压迫止血,用明胶海绵及棉片; 2.可修补或结扎受损椎动脉,但操作极为困
三.气管、食道损伤
原因:
1.术中直接损伤。较少见。 2.牵拉伤:术中拉钩长时间压迫气管、食道
致牵拉处食管缺血,术后坏死,较多见。 3.术后植骨块向前脱出致气管、食道损伤。
本文发生1例食道损伤,伤口感染死亡。 白医大报告,前路手术803例中,出现3例。
诊断:
术后换药时发现伤口有食物残渣流出或行 食道造影,可诊断。
颈椎病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简介
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 50年代前 传统的椎板切除减压手术 ● 60年代初 Smith、Cloward等倡导颈前路
手术
● 70年代初 日本学者提出颈椎椎管扩大成
型术,取代传统的椎板切除术
后两种手术在我国于60年代及80年代
初相继应用。
近年来,颈椎椎体切除术、椎体次全 切除术的开展,以及内固定材料的迅速发 展及其在颈椎手术中应用,对颈椎疾病的 手术治疗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同时颈 椎手术在国内逐渐得到了普及和推广,在 多数县、市级医院里开展了颈椎手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