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物化一千题 4
A K=2,f=1
B K=2,f=0
C K=3,f=1
D K=3,f=0
B
NH3(g)通入水中,有 NH3(g)+H2O(l) = NH4OH(l)平衡存在,S=3,R=1, ∴K=S–R–R’=3–1–0=2。 由于温度压力已定,相数为 2(蒸气,溶液),按相律 f=K–Φ=2–2=0。
22. I2 在液态水和 CCl4 中分配达到平衡(无固体 I2 存在),此时体系的组分数 K 和自由度 f 为: A K=3,f=1 B K=3,f=2 C K=3,f=3 D K=2,f=4
12 通常情况下 二组分体系中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A1 B2 C3 D4
D
二组分体系 K=2 当自由度为零时 平衡共存的相最多 按相律 f=K–Φ 多可有 4 相共存
Φ= 即最
13 水煤气发生炉中共有 C s 应的反应有
H2O(g)
1 CO2(g) + C(s) = 2CO(g) 2 H2O(g) + C(s) = H2(g) + CO(g) 3 CO2(g) + H2(g) = H2O(g) + CO(g) 在这样的平衡物系中 组分数为
物化练习 1000 题——相平衡
25. 单组分物质的熔点: A 是常数 B 仅是压力的函数 C 同时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 D 是温度压力及其他因素的函数
B
单组分,K=1,熔点处固液二相平衡,Φ=2,因此 f=K–Φ+2=1,即熔点温度仅是压力的函 数。
26. 相图中,当物系点处于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A 恒沸点 B 熔点 C 临界点 D 低共熔点
B 相图由实验而得 其结果总是与相律一致 或可用相律解释
3 对于相图 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的 A 由相图可确定一定条件下 体系由几个相构成 B 相图可表示出平衡时每一个相的组成如何 C 相图可表示出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D 通过杠杆规则可在相图中计算各相的相对数量多少
C 相图表示的是平衡体系 与时间变量无关
4 确定二个部分是同一相还是不同的相 A 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B 物理性质是否相同 C 物质组成是否相同 D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主要根据
D 构成一个相 除了化学性质相同外 相内部物理性质 如密度等 也必须是均一的
5 下面涉及相律的叙述中 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 相律是自然界最具普遍性的规律之一 B 相律指出多相体系中独立组份数 相数和描述该体系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1 指出下面错误的论断 一个多相的热力学平衡体系 必然有 A 力的平衡 B 热的平衡 C 物质在各相中化学势相等 D 物质在各相中密度相等
物化练习 1000 题 相平衡
D 相平衡时 物质在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 但不一定密度相等
2 下面对于相图与相律关系的讲法 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相图由相律推导得出 B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而得 但不违背相律 C 相图由实验结果绘制而得 但与相律无关 D 相图决定相律
未饱和
其与蒸气呈平衡 则该பைடு நூலகம்系的组分数 K 和自由度 f 为多少
A
NaH2PO4 在水溶液中虽然可形成多种物质 但必有相应化学平衡存在 因此组分数 K=2 不 变 由于Φ=2 ∴f=K–Φ 2=2–4 2=2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相平衡
21.
若 5g 氨气通入 1L 水中,在常温常压下与蒸气共存,该体系的组分数 K 和自由度 f 为:
B 相平衡中涉及的变量如 T p 浓度等都是强度性质的变量
7 见图 容器内只有一种化学物质 H2O 请问该物系的相数为
A
1
B
2
C
3
D
4
C 容器内二块冰为同一相 同一相可以是整块的 也可以是分散的
8 见图 容器中三个支管内装有水 并与上部水蒸气平衡 则该体系的相数是
A
1
B
2
C
3
D
4
B 三个支管由液体为一个相 同一相可以是连续存在 也可以分散存在
1 Φ=3 即最多共存的相为 3
15 Na2CO3 可形成三种水合物 Na2CO3⋅H2O 与水蒸气平衡共存的含水盐最多有几种
Na2CO3⋅7H2O
Na2CO3⋅10H2O
则在 30°C 时
A3
B2
C1
D0
B
Na2CO3 与 H2O 虽形成三种水合物 但必有三个独立的化学平衡存在 因此组分数 K=2 不变 当自由度 f=0 时 相数最多 考虑到温度 T=30°C 已定 按相律 f=K–Φ 1 0=2–Φ 1 Φ=3 因此除了水蒸气为 1 相外 最多还有 2 相 即最多有二种含水盐存在
17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物化练习 1000 题 相平衡
将固体 NH4HCO3 s 放入其空容器中恒温至 400K 有下列平衡存在 NH4HCO3 s = NH3 g H2O(g) CO2(g) 则此时体系的组分数 K 和自由度 f 为
A K=2 f=1
B K=2 f=2
C K=1 f=1
D K=1 f=0
D
体系中的物种数为 4 但有一平衡存在 R=1 并有二个浓度限制条件 R’=2
NH3(g):H2O(g)=1:1
NH3(g):CO2(g)=1:1
∴K=S–R–R’=4–1–2=1 温度 T=400K 已定 Φ=2 ∴f=K–Φ 1=1–2 1=0
18 体系中存在 Ca(OH)2(s) 度f为 A K=1 f=2 B K=2 f=1 C K=3 f=0 D K=2 f=2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C 按照相律 相数越多 独立变量就越少 D 相律适用于多相平衡体系 单相体系除外
物化练习 1000 题 相平衡
D 相律适用于一切相平衡体系 包括单相和多相体系
6 对于相律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平衡体系 B 影响相平衡的因素都是强度性质的 C 自由度为零 意味着体系状态不会变化 D 只有当每种物质在平衡各相中都存在 相律才正确
24. 下列体系中,哪个自由度为 2: A 298K 时,H2O(l)= H2O(g) B S(方斜)= S ( l ) = S(g) C 乙醇与水的混合物 D 一定量 HI (g)分解
D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对于 A:K=1,f=1 对于 B:K=1,f=0 对于 C:K=2,f=3 对于 D:K=1,f=K– Φ+2=2
C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在 273K 和 106 Pa 压力下,
从相图可知水的稳定状态为液相,
p
因而液态水的化学势小。
106
p°
物化练习 1000 题——相平衡
C
加热可使液体气化,气体在密闭容器中的增加,使压力增大,因此温度不断上升同时,压力 不断增加,最后达到临界状态,气液界面消失。
30. 关于三相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单组分体系才有三相点 B 三相点一定是气液固的平衡点 C 三相点的自由度为零,也可为 1 D 三相点只有 1 个
A
只有单组分体系,三相共存时在相图中表现为一个点。二组分则表现为三相平衡线(平面相 图),三组分为三相平衡区(平面图)。三相点可以有多个,都是三条二相平衡线的交点,但 不一定是气液固三相,三相点自由度为零。
19 当 CaSO4(s)与其饱和水溶液达到平衡时 A K=2 f=2 B K=2 f=1 C K=1 f=2 D K=1 f=3
体系的组分数 K 和自由度 f 为
A 体系的 K=S=2 相数Φ=2 因此 f=K–Φ 2=2–2 2=2
20 NaH2PO4 溶于水中 A K=2 f=2 B K=3 f=3 C K=4 f=4 D K=5 f=5
C
体系的物种数为 3(I2,H2O,CCl4),但无化学平衡存在,∴K=S=3,体系存在二液相平衡, Φ=2,∴f=K–Φ+2=3–2+2=3。
23. 体系中有 Na+, Cl–, K+, NO3–, H2O(l)的平衡存在,则该体系的组分数 K 为: A K=2 B K=3 C K=4 D K=5
C 物质处于临界点,两相差异消失,成为一相。其它几个选项都为多相。
27. 在密闭透明容器中,只有单组分的气液两相。使其不断冷却,可见到什么现象? A 沸腾现象 B 三相共存现象 C 临界现象 D 升华现象
B
冷却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同时容器内压力降低,体系沿气–液平衡线下滑,直到三相点时, 出现三相共存现象。
A5
B4
C3
D2
CO(g)
CO2(g)及 H2(g) 五种物质 其间能发生反
复旦大学药学院物化教研室编写
C
物化练习 1000 题 相平衡
该体系的物种数 S=5 虽然存在三个化学平衡 但独立的化学平衡为 2 如 反应(1)–反应(2)=反应(3) ∴R=2 体系中无浓度限制条件 R’=0 ∴K=S–R–R’=5–2–0=3
C
S=5,可认为是 Na+, Cl–, K+, NO3–, H2O(l),不存在化学平衡 K=0,但有一浓度限制 条件:正离子浓度=负离子浓度,R’=1,∴K=S–R–R’=5–0–1=4。 S=5,也可认为是 NaCl,NaNO3,KCl,KNO3,H2O。则有一化学平衡:NaCl+NaNO3=KCl +KNO3 R=1,但 R’=0,K=S–R–R’=5–1–0=4。
A 选项 B C D 为多相
11 通常条件下 N2 H2 NH3 三种气体不发生反应 在一容器中任意充入这三种气体 则该体 系的物种数 S 及组分数 K 是 A S=3 K=1 B S=3 K=2 C S=3 K=3 D S=2 K=3
C 物种数 S=3 无化学平衡存在 R=0 R’=0 K=S–R–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