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科学第三章

七年级科学第三章

七年级(上)科学第三章4-7节上课日期:2014年11月30日学员姓名:孙晗授课教师:冯娟一、教学目标1. 掌握地震火山的活动及分布2.能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的某些现象3. 知道常见的地形及地形特征4.可以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某些地形二、知识要点(一)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1.地壳变动: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火山和地震。

褶皱:地壳受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

2.火山:(1)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火山喷发物:气体(SO2)、熔岩流、火山灰(2)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3.地震:(1)地震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

(2)地震结构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3)分布:环太平洋陆地和周围海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4)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

(二)地球表面的板块1.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依据提出。

2.海底扩张说: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

3. 板快构造学说:(1)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六大板块组成,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2)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山脉(海沟、岛屿),板块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三)地形及地形图1. 海拔和相对高度。

海拔:地面上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2.地形的类型丘陵——地面起伏较小,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小。

平原——地面宽大,起伏较小,海拔明显较低,相对高度小(200米以下)山地——地面起伏明显,海拔高度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高原——顶面较大,起伏小,海拔较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和山地的区别)盆地——周围山脉,中部低陷,海拔高度有高有低,相对高度较小3.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1)等高线: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高值。

()地形和等高线分布的关系。

4.地形的变化(1)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主有主要是受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生物等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2)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球的地形形成有什么不同?内力作用使地面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起伏加大。

影响是阶段性的。

外力作用主要是削低高山,填平深谷,使地表趋于平坦。

具有缓慢、持久的影响。

(3)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典型例题[例题1]、2003年梅雨季节,云南省长时降雨,多个地区发生泥石流,造成较大的危害。

泥石流导致地貌变化的作用,属于 (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c.内力和外力同时作用 D.既不是内力作用,也不是外力作用[例题2]等高线在山顶分布的特点是( ).A.等高线呈封闭式状态 B.海拔高度由内向外增高C.等高线呈开放式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例题3]下列选择中,地形部位名称与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山谷,鞍部,山顶,山脊 B.山谷,山顶,鞍部,山脊C.山脊,山顶,鞍部,山谷 D.山脊,山顶,鞍部,山脊[例题4]下列有关等高线与所反映的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等高线越密,坡度越缓 B.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脊C.等高线呈很小的封闭曲线,并且等高线上的数值向中间增加的地形是山顶D.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的地区为山谷[例题5]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差别在于 ( )。

A.相对高度较小B.相对高度较大 C.海拔不同D.高低起伏不同[例题6] 1)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__的 ____________距离,又称____________。

2)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高出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距离。

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和泰山(海拔1524米)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例题7] 板块学说认为:①全球地壳共分为七大板块;②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③板块张裂地区常形成很深的海沟;④板块碰撞地区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正确的是()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例题8]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碰撞形成的山脉是()A. 喜马拉雅山脉B. 阿尔卑斯山脉C. 落基山脉D. 安第斯山脉基础知识练习一、选择题1.有关高原和盆地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 )A.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高,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小B.高原和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不大,盆地外围与内部相对高度大C.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低,盆地外围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大D.高原和盆地外围的海拔很高,高原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外缘大2.最适宜农业耕种生产的地貌类型是 (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盆地3.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缓,相对高度较小的地貌类型是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平原4.四周高、中间低,周围分布着山地和高原,内有平地或丘陵的地貌类型是 (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盆地5.外力对地形作用表现在 ( )A.削低高山 B.填平深谷C.使表面趋于平坦 D.以上选项都对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B.全球共分为七大板块,各板块相对稳定C.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带D.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7.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火山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B.我国目前发现的大部分火山有活动,少部分是死火山C.火山喷发可引起地震,污染环境D.火山活动也可给人类带来肥沃的火山灰土及硫黄等有用矿物8.高原和平原的主要差别在于 ( )A.相对高度较小 B.相对高度较大C.海拔高度不同 D.高低起伏不同9.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我国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者之间的相对高度为( )。

A.9148.13米 B.9003.13米 C.8693.13米 D.8548.13米10.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与图中顺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11.有关长江三峡的形成原因,最为准确的说法是( )A.流水作用的结果 B.外力作用的结果C.内力作用的结果 D.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12.下列引起地貌变化的原因中,不属于来自地球内部的是 ( )A.地壳运动 B.火山 C.风的侵蚀. D.地震13.等高线在山顶分布的特点是 ( )A.等高线呈封闭式状态 B.海拔高度由内向外增高C.等高线呈开放式状态 D.此上选项都不对14.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形是 ( )A.珠江三角洲. B.黄土高原C.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流动沙丘 D.地壳运动15.下列4幅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鞍部的是 ( )16.全球六大板块中,大部分板块都是由陆地和海洋共同组成的,例外的是()A .太平洋板块B .亚欧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印度洋板块17.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正确的是()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由魏格纳创建的;②板块构造学说是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创立的;③地球的岩石圈被海沟、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④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⑤板块的张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③⑤18.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目前的四大洋还在不断地扩张之中的是()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大西洋 D. 北冰洋19.下列地区中,地壳比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A.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B. 板块内部C. 日本 D .中国20.有关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六大板块是以大洲和大洋分布来划分的B.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红海将不断缩小C.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D.板块运动的力量来自地球的外部21.下列不是由于板块运动形成的是( )。

A.火山 B.化石 C.地震 D.大裂谷22.按照板块的划分,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板块23.关于板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岩石圈分为七大板块,漂浮在硅镁层之上 B.地球地壳分成七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C.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漂浮在硅镁层之上 D.地球地壳分成六大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二、填空题1.经过某地的等高线向海拔高的地方凸出,它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

向海拔低的地方凸出,它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

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而泰山的海拔高度是1524米,那么珠穆朗玛峰相对于泰山的高度是__________米。

3.地球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主要的火山、地震带有 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5.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上的数码代号,写出六大板块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_ 板块(填代号)。

(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____ 和________ 。

(4)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发生张裂运动形成)在不断_________(扩张、缩小),现代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部位,所以不断______(扩张、缩小),最终会消失。

(5)海岭、断层属于____________边界,海沟、造山带属于___________边界。

6、等高线指的是把___________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

一般来说,坡陡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____;坡缓的地方,等高线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