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保险资产管理的典范模式比较分析和借鉴——以安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国际集团为例(下)

国际保险资产管理的典范模式比较分析和借鉴——以安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国际集团为例(下)

国际保险资产管理的典范模式比较分析和借鉴国际保险资产管理的典范模式比较分析和借鉴 ————以安盛集团以安盛集团以安盛集团、、安联集团和美国国际集团为例(下)2018年10月10日我们从国际上看到,大型保险公司往往将另类投资职能集中于集团下属一个或多个专业资管子公司。

例如安联集团(Allianz)将房地产投资集中到Allianz Real Estate,将基础设施和私募股权投资集中到Allianz Capital Partners,将对冲基金投资集中到Allianz Global Investor。

安盛(AXA)将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集中到了AXA InvestmentManagers,将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投资集中到了Alliance Bernstein。

而Aviva(英杰华)的所有另类投资则交予Aviva Investors。

在金融混业竞争趋势下,国际各类资产管理机构逐渐向“一般性”发展,深度参与全球财富管理市场角逐。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生存发展,各家机构无不把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业务结构放在工作首位,积极开拓第三方市场业务模块。

国际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市场化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关联方保险资金的主导地位降低,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不断强化。

到2014年,安盛和安联管理的资产规模中,第三方市场业务占比分别超过50%和70%,宏利资管的第三方资产占比更是稳定在86%以上。

(四)全球配置国际顶级金融保险公司大都具有强大的全球资产配置能力,通过资产全球化配置,可以平滑不同金融市场的周期波动,并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分散资产管理的市场风险,同时抓住全球各个经济区域财富增长的机遇,取得长期稳健的收益。

安盛投资公司在欧洲、亚洲、北美的19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雇员超过2800人,具有较强的全球配置能力。

截至2006年末,公司在欧洲、美国和亚洲拥有包括养老金、保险公司和其他公司在内的588个机构客户,来自第三方的资产占其管理的资产总额的41%,相应收入占其总收入的70%。

另外,安盛集团控股的AB 公司在全球24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36%的客户来源于美国以外,投资于美国以外市场的资产占比达到54%。

美国国际集团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业务网络和资源,同时建立了统一的投资决策和执行平台,实现了资产的全球化配置和集中统一管理。

其资产配置范围包括美国、欧洲、亚洲以及新兴市场,投资的类别包括股票、固定收益类、房地产、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等。

全球资产配置、国际化发展是资产管理行业的必然趋势。

建立专业的全球化投资机制,顺应市场全球化发展,是资产管理机构扩大投资边界、优化收益结构、分散组合风险的必然选择。

面对全球最成熟的境内金融市场,美国寿险公司依然通过全球化投资来降低投资业绩对地域的过度依赖。

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更是在26个国家设立了74个办公室,客户遍及60个国家。

近年来,随着金融全球化步伐加快,各国保险资产管理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发达国家保险公司的境外投资占比已接近15。

即便是境外投资意愿一直较高、投资能力较强的英国,其寿险资金的境外投资比例也从2002年的24.1%逐年提高到2013年的36.5%。

(五)产品创新不断创新的产品开发能力是国际顶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制胜法宝之一。

国际保险公司的资产委托有两种形式:一是交由资产管理公司进行专户管理;二是购买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投资产品。

除了专户资金管理之外,开发新产品日益成为资产管理公司吸引第三方资金的重要手段。

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根据母公司的需求及时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投资产品,不仅更好地满足了母公司的投资需要,而且也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第三方保险公司和养老金客户,形成了双赢的局面。

美国国际集团(AIG)成功发行的各种基金产品体现了它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其中8只全球基金系产品获S&P基金管理评级,证明了AIG强大的跨越不同地区和类别的资产管理能力,其中5只获得“AA”评级。

这些基金在全球10多个国家注册并公开发行,管理着70多亿美元资产。

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是AIG产品创新的另一个成功案例。

它包括三部分:发起基金(Sponsored Funds)、基金的基金(Funds-of-Funds)和私募融资(Private Finance)。

其发起的基金业务中,共募集了28只直接投资基金,资金共计大约146亿美元,资金来源于美国、欧洲、亚洲以及新兴市场。

另外,其私募融资业务也有较快增长,主要为北美和西欧的杠杆收购、资本结构调整、收购兼并策略提供资本支持。

准确定位市场需求,重视产品服务创新,是国际顶级资产管理机构成功的捷径。

依靠全谱系产品开发和全方位服务提供,深挖客户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是国际顶级资产管理机构的立足之本。

德国安联资产管理公司正是通过全面、细化的产品投资服务,实现了来自全球7500万的客户和1万亿欧元的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

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和资金特性,安联公司构建了覆盖12种投资目的、7项资产类别和8类资金来源的多维度综合产品体系,63%的产品为机构客户持有,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总规模的比重为89%。

(六)强化风控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国际顶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持强大的竞争实力、取得长期稳定收益的成功保证之一。

国际顶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各类业务风险,建立风险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风险管理的增值功能。

审慎的风险管理是国际顶级保险公司保持稳健经营的法宝,正是为了适应全球化与金融创新的要求,它们日益采取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

安盛集团原来把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以所需资本作为适当的储备,并在保险行业最早运用资产负债管理技术。

2003年,安盛建立了包括各地风险管理机构在内的风险管理中央,按照程序化、分散化、操作性的要求,对风险严格界定,采取了本地与全球相结合,重视每日操作风险,特别是重视动态模式、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监控、策略优化、内部合规检查、风险报告流程等的全面风险管理方法。

安联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是建立各成员公司共享的中央风险控制系统,采取服务导向、灵活、可升级、安全、用户喜好的技术支持,其最大优势在于风险分析。

为了适应全球化和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的需要,安联集团强调风险咨询、风险转换、风险融资、网上服务等,注重从投资者角度来创造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聘用了100多名具有工程技术等领域专长的风险咨询专家。

美国国际集团的风险管理注重以资本保全为目标,强调尽职调查,并把系统组合控制流程包括在公司对风险的敏感性分析中,其目的在于揭露公司资产组合中获取最大利润的风险之所在。

同时,其加强了信用风险管控,建立了与外部评级机构相区别的独特的全球范围债务人风险评价体系(Obligor Risk Rating,ORR)进行信用风险评估。

该体系的特点及优势主要体现在:独立于外部的评级机构,弥补前瞻性、时效性的不足,有利于规避道德风险、强化风险管控;在投资品种风险控制方面,有利于公司在风险预算的前提下,进行严格和十分独立的信用分析,采取多样化和主动管理的策略。

对我国保险资产管理的借鉴三、对我国保险资产管理的借鉴截至2016年末,国内设立的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包括:23家综合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3家专业资产管理公司、11家香港子公司、6家养老金管理公司、6家私募股权管理公司、1家财富管理公司和4家保险系证券基金管理公司,还有173个资产管理中心或资产管理部门,全行业投资从业人员近6000人,管理业内外资产规模超过17万亿元,已经在保险资金集中化、专业化管理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金融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但是,与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相比,我们无论在资产管理规模、资产的全球配置,还是在投资管理的专业能力、盈利模式、风险防范等方面都有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专业投资能力不强。

国内保险公司进行专业化资产管理时间不长,市场化机制正在建立之中,而且基本上按照保险机构的方式进行运作,尚未建立自己强大的投研队伍,原有投资与研究一体化下,投研资源过于分散,缺乏有效整合,无法形成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在管理模式、投资能力、核心竞争力等方面与国内基金公司、投资银行也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盈利模式单一。

我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务还主要以内部保险资金为主,第三方业务占比较低,尤其没有建立以收费为主的盈利模式,拓展新业务有待加快,从而形成独立的利润增长来源。

第三,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受托管理资产时,主要采取专户管理方式,针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的创造性的资管产品较少。

在投资方面,主要作为市场参与者购买金融产品,还不能更多地提供适销的自主创新的金融产品。

第四,缺乏利润预算约束。

在开发新产品、新业务方面,缺乏有效的收益一成本分析,尚未建立以利润为中心的利润预算管理机制。

第五,风险管控有待增强。

尽管保险公司已经树立了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但是与国际先进保险业所说的全面风险管理名同神异,市场风险的监测、评估、预警与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随着“偿二代”的全面实施,风控体系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笔者认为,我国保险公司应积极借鉴国际保险公司资产管理的成功实践,努力提升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并购专业投资机构。

要在实施“主业特强、适度多元、特色突出”的战略下,通过并购或参股其他专业投资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经纪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健全资产管理机构体系。

通过并购扩张,开拓新的资产管理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专业化资产管理服务。

第二,推进市场化管理。

为了努力提升国内保险公司的投资管理水平,要参照市场标准,加快资产管理公司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要重视研究文化建设,根据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要求,树立“独立、前瞻、专业”的研究文化,使投资研究有别于卖方机构的独特观点,这有助于资产战略配置的前瞻研究。

要通过建立市场化的员工聘用机制、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健全投资管理绩效考核制度,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金融市场有竞争力的机构投资者。

第三,关注全球配置。

要在立足国内资本市场的基础上,放眼全球,积极跟踪国际市场趋势,稳步推进境外投资业务。

要研究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不同资产特征,通过国际化配置,有效提升资产管理的风险管控能力和全球市场的盈利能力。

第四,加快产品创新。

要针对客户需求,加大金融市场与业务的不断创新,在做好专户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出新的金融产品,有效拓展第三方业务。

在开展产品创新和业务开拓过程中,要强化利润预算和成本控制,努力形成第三方业务利润增长点,提升资产管理的盈利水平。

第五,加强风险管控。

要在严格执行投资、交易制度的基础上,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最为重要的是,要根据资产管理行业特征,强化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研究,重视市场趋势的战略性研究,优化战略资产配置,积极应对经济周期、市场周期变化的扰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