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练东亚与日本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气候特征中,甲、乙、丙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C.夏季风的风向
2.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
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
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2018·山东济南期中)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2015年2月该区域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其中受灾较严重的城市可能有(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关于乙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虚线框内东南部地势较平坦,西北部地势较陡峻
B.该岛因火山喷发而形成
C.自然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D.沿岸可能拥有不冻港
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5-6题:
5.①地附近的山脉是( )
A.阿尔泰山
B.祁连山
C.昆仑山
D.天山
6.关于②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水力资源贫乏
C.位于太平洋板块
D.多火山地震
(2018·宁夏期末)读“日本地形示意图”,回答7-8题:
7.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B.矿产资源丰富
A.水热条件优越
D.科学技术发达
8.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
A.人均耕地少
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河网稠密
D.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
C.海运交通便利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
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
漏事故。
下图是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示意
图。
据此回答9-10题:
9.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10.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风向
B.洋流、海陆分布 D.风向、洋流
C.地形、海陆分布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避升国际贸易壁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占据主动地位,日本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下图为日本在海外不同地区的校责比例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1994年以后,日本海外投资比例增长最快的地区及其原因( )
A.亚洲,消费市场广阔
B.北美,法制完善、科技进步
C.欧洲,基础设施完善
D.亚洲,劳动力价格低廉
12.促使日本积极对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本国( )
①原料缺乏②劳动力缺乏③市场狭小④能源缺乏
⑤科技落后⑥民族的竞争心理强烈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如图是冬季某区域等压线图。
读图,回答13-15题:
13.图中等压线数值排列正确的是( )
A.P2>P2>P1
B.P2>P3>P1
C.P1>P2>P3
D.P1>P3>P2
14.此时a点盛行风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5.造成该岛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气压状况
D.海陆位置
16.读图,回答问题:
(1)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000毫米,
而濒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只有1000多毫米,请
分析赖户内海沿岸年降水量少的原因。
(2)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
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并说明日
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判断乙图表示的是日本太平洋沿岸还是日本海沿岸的资料图,并说明理由。
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显得较为紧张,原因是什么?
第7练东亚与日本详解答案
1.A
2.C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三地均为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盛行风向相同,但因由东向西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故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我国东部距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影响显著,而日本为岛国,受海洋影响较大,故1月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
3.B
4.D 第3题,据图中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可知,图示地区为东亚局部地区图,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在地形的抬升下,多地形雨,此时(2月份,冬季),日本西岸的降水量大于东部,故①、②地降水量大于③、④地。
第4题,根据放大图判断,河流由中间流向四周,故中间高,四周低,A错误;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此地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C错误;此岛地处板块交界处,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挤压隆起成山,B错误;由于受日本海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在乙岛屿沿岸可能拥有全年通航的天然良港,故D项正确。
5.B
6.D第5题,结合纬线和剖面图特征分析,①地附近为祁连山。
第6题,
②地所在地形区是本州岛,地形以山地为主,水力资源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属于亚欧板块。
7.C 8.D 第7题,水热条件与工业分布关系不大,A错。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B 错。
日本工业带主要分布在赖户内海沿岸和东京湾一带,原因是此处港口众多,海运交通便利,C对。
科技发达与日本工业分布在沿海地区无关,D错。
第8题,日本多山地丘陵,地块小,所以导致其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
9.A10.D第9题,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第10题,直接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核污染的扩散主要是自本土经太平洋扩散到北美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处受北太平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从而
导致了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
11.A 12.B 第11题,由图可以看出:1994年以后,日本海外投资比例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洲,增长8%。
1994年以后亚洲经济增长快,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机遇多,潜在的消费市场大。
第12题,日本积极对海外投资主要基于本国国情,日本国内资源和能源贫乏,市场狭小,科技发达,海外投资可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
13.C 14.B 15.A 第13题,图示为冬季等压线图,此时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
日本岛在亚欧大陆东部,处在蒙古一西伯利亚高压的东侧,由此判断气压值P1>P2>P3,C正确。
第14题,根据上题的结论知,a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垂直于当地等压线从高压指向低压,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成西北风。
第15题,日本岛西侧是冬季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风经过日本海时携带大量水汽在日本岛西侧形成地形雨。
所以造成该岛降雪集中于P3沿线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A正确。
16.解题技巧:第(1)题,结合赖户内海沿岸的地形特征及其对日本海水汽、太平洋水汽的阻挡作用解释赖户内海沿岸年降水量少的原因。
第(2)题,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与流域面积、地形、降水等关系密切。
日本河流因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小、流程短而不利于航运,但因水流湍急而水能丰富。
第(3)题,由于日本海沿岸位于冬季风迎风坡,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带来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冬雨较多,所以乙图表示的是日本海沿岸的资料图。
日本太平洋沿岸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径流量较大,但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量大而使得水资源紧张。
答案:(1)赖户内海沿岸冬季有北部的山脉阻挡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导致年降水量少。
(2)主要特征:日本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较明显。
价值: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落差大,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3)乙图表示日本海沿岸。
理由:日本海沿岸位于冬季风迎风坡,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带来丰富水汽,受地形抬升,冬雨较多。
原因:日本太平洋沿岸属世界著名工业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工业与生活用水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