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观吴正宪老师《认识方程》有感

观吴正宪老师《认识方程》有感

观吴正宪老师《认识方程》有感
这周三下午,我们数学组的几位老师一起观摩了吴正宪老师的《认识方程》。

每一次的学习都会给我带来很强的冲击力。

一个是兴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接受“大家”的洗礼,他们给迷茫中的我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另一个是愧疚,这节课自己也上过,但与人家的一比,真是差之甚远,内心百感交集啊。

一、放大认识的过程
教学应出于课本,更应高于课本。

通过天平来认识方程,做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教学仅仅止步于“天平”。

吴老师让孩子用自己的身体演示天平,感受天平,孩子们的身体跟随重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让学生演示物体落入托盘所能引起的所有变化,启发孩子们从多个角度、全面地思考问题,放大了孩子们认识的过程,既锻炼了孩子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又照顾到了孩子们的个体特征,从细微着手,将基础打牢。

学习方程并不是唯一的目的,还要通过方程促进孩子们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让孩子们探究起来
吴老师的课堂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学生们探究的场面。

面对一个问题,学生们为什么会出错,我想是因为他们思考的不够深入。

所以,让孩子们自己来解决问题,出了错不要紧,让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想起发问,直至归结出正确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锻炼了孩子们组织语言的能力;其次,其他同学的发问,也使教师明白了孩子们掌握的情况和思考的水平;最后,被问的同学会跟随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对其思维水平的一种提高与发展。

通过这个环节,整个课堂活了起来,学生们真真正正地融入到了数学的思考中,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三、创设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情境
情景教学可以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有时我们创设的情境更像是属于成年人的情境,所以孩子们不感兴趣。

吴老师在教学的最后设置了一个教学环节,就是让孩子们根据方程编故事。

这个环节逗得师生开怀大笑,那才是孩子们的世界,简单,纯洁。

孩子们编的故事,不仅吸引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也再一次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数学理解能力。

名家的课堂,总是渗透着智慧,如甘泉般透亮,细细品来,别有一番味道在心头。

我不禁想拍手称赞到: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