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管理规定

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管理规定

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各级环境监察机构现场执法行为,提高环境执法水平和执法效能,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全省环境监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重点污染源为国家、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公示并重点管理的排污企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

第三条省、市、县(市、区)环境监察机构具体承担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的现场监察职责。

第四条市、县(区)环境监察机构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的现场监察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五条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实行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方式;在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期间环境监察机构应安排对重点污染源的暗查工作。

第六条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内容1、污染物排放情况;2、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3、污染防治设施运行记录和台帐;4、在线监控设施安装运行管理情况;5、自动在线监控数据。

第七条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程序1、现场监察前,要对监察对象的生产工艺、产污种类、产污环节、产污浓度、产污量及执行标准等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掌握,并准备现场取证设备和现场检查所需用品等;2、重点污染源现场监察需两名以上环境监察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执法证件。

3、实施现场监察时,对企业生产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原始记录(交接班记录、设施各工段污染物进出浓度记录、水质化验记录、药剂使用记录)、在线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及校验记录等进行详细检查,并制作《环境保护执法现场检查记录》(见附件一)和《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见附件二)。

根据工作需要,可制作《调查询问笔录》(见附件三),由当事人核对后签字。

当事人拒绝签字的,由监察人员注明原因。

4、根据现场检查中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视情节需要现场纠正的,环境监察人员应下达《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见附件四),责令立即改正;需要立案查处的按环境行政处罚程序执行。

5、对企业落实各级环保部门做出的处罚、处理决定和整改要求情况进行后督察,督促环境违法企业按时落实到位。

6、资料归档。

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工作结束后,对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材料立卷归档。

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档案内容包括:1)、企业基本情况登记表;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文件;3)、试生产批复文件;4)、项目(含深度治理项目)环保验收文件;5)、停运污染防治设施的报告及批复;6)、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资料;7)、排污申报表;8)、排污费缴纳单据复印件;9)、《环境保护执法现场检查记录》;10)、《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11)、《调查询问笔录》;12)、其它现场监察相关资料。

第八条重点污染源档案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其档案管理情况列入环境监察工作年度考核。

第九条《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作为核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察系数和核定污染减排的重要依据。

第十条重点污染源现场环境监察实行半报和年报制度。

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分别于每年6月和12月底前向上一级环境监察机构报告重点污染源现场环境监察实施情况。

第十一条重点污染源现场环境监察工作落实情况,实行逐级检查考核制度。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对不执行本规定造成环境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或造成不良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二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环境保护执法现场检查记录》附件二:《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附件三:《调查询问笔录》附件四:《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附件一:环境保护执法检查记录检查时间:年月日时分检查单位:参加单位:检查人员:参加人员:被检查单位:检查内容:检查发现:检查要求法定代表人:检查人员:电话:被检查人:邮编:记录人:机构代码:检查人员证件号:(注:本记录共页,不够用可续页)附件二: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记录人:填表说明:1、被检单位名称应与工商部门注册名称相同;2、被检单位通信地址应按所在市、县(市、区)、乡(镇)、村的顺序填写,不得省略;3、在填写被检单位所属类别、设施运行认定和运行情况时,只需在“□”内打“√”即可,不得涂改;4、检查人不得少于两人、被检查人至少1人签字;5、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其它情况时,应在备注栏中进一步说明;6、《山西省减排监察系数检查记录表》作为行政管理依据,一式两份,检查单位和被检单位各存档一份。

附件三:____环境保护局调查询问笔录日期________时间(起讫至分)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被询问人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 _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职务____________法人代码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询问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人_______________参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是________环境监察____(总、支、大)队执法人员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姓名),执法证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亮证)。

今天依法对你单位进行检查并询问有关情况,你必须如实回答,你依法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和申请办案人员回避的权利,听清楚了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注:本页如不够用,可续页。

调查询问笔录完毕,经被询问人核对无误后,交由被询问人在每页笔录最末一行下方顶行签名)被询问人签名:时间:询问人签名:时间:附件四:环境保护局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环限改字[20 ]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事人姓名或名称):经调查核实,你单位(或个人)的以下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违反了下列环境保护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条第____款(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条第____款)。

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责令你单位(或个人)于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之前改正以上环境违法行为。

逾期未改正的,本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理。

环境保护局(印章)年月日工业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机构、职责第三章监测管理第四章报告制度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业污染源监测是污染源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和掌握区域排污状况和排污趋势的手段,其监测结果和资料是执行环保法规、标准、全面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工业污染源监测包括排污监测、污染处理设施运转效果监测、“三同时”竣工验收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纠纷仲裁监测等。

第四条工业污染源监测按统一技术规范,采取以工业部门监测、排污企业的申报监测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监测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机构、职责第五条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和领导所辖区域内的工业污染源监测工作。

第六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是对所辖区域内工业污染源实施监督性监测和监测技术管理的机构,行使环保部门所赋予的监督权力,其监测结果是执法、监督管理和排污收费的依据。

第七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应设置具体负责工业污染源监测和监测业务管理工作的科室或岗位。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应有分管该项工作的科室,直辖市和省辖市环境监测站设置工业污染源监督监测室,县(区)或县级市环境监测站设置工业污染源监督监测组(或岗位)。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负责对所辖区域内各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状况和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性监测,掌握所辖区域内的排污状况和变化趋势,建立工业污染源档案和动态数据库,负责对各部门、企业环境监测站(化验室)进行技术指导、专业培训和业务考核。

第八条工业交通部门所设置的环境监测站是对本部门工业污染源实施监测和监测业务管理的机构,行使本部门所赋予的监督权利。

负责对本系统内各有关单位的排污和处理设施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监测,掌握本系统的排污状况和变化趋势,建立工业污染源档案;参加本系统重大污染事故调查;负责对本系统内各有关单位监测站(化验室)的技术指导、专业培训,会同环保部门监测站组织对本系统监测站(化验室)的业务考核,为本部门所属单位执行环保法规、标准,加强环境管理和生产管理服务。

第九条各企业所设置的环境监测站(化验室)负责对本单位的排污和处理设施运转进行定期检测,掌握本单位的排污状况和变化趋势,建立工业污染源档案。

为本单位遵守各项环境法规和标准,执行排污申报制度和加强生产管理服务。

第十条为加强工业污染源监测和监测管理工作,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全国环境监测网络管理规定》组织建立工业污染源监测网络。

网络的任务是把各有关部门、单位的监测力量组织起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开展各项监测、专业培训和业务考核等活动,统一技术要求,提高监测水平,保证监测质量,以便更好的贯彻执行各项环保法规、标准。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环境监测站是所辖区域工业污染源监测网络的业务牵头单位。

第十一条工业部门监测站经本地区环境监测网考核合格后,在环境监测网的组织安排下,其监测结果可以做为管理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