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

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 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
• 一、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 • 二、地球化学异常分类、地球化学指标 • 三、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元素分布 • 四、元素分布的基本规律
1
一、地球化学背景与异常
• 1、在自然体系中地球化学指标在某一空间 中多是位置上具有相对波动不大的特征。 研究自然体系中的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 是勘查地球化学的研究最基本的、最重要 的内容。
• 2、地球化学背景:在背景区内各种天然物 质中(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地表水、 地下水、植物和空气等),各种地球化学指 标(元素、同位素的含量、pH值、Eh值、温 度等)的数值,称为地球化学背景。
2
• 3、背景区内各种天然物质中各种地球化学 指标的不均匀性,地球化学背景不是固定的 数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起伏变化的一系列 的数值。
预开采深度及矿床分布密切。
31
1011
Fe
储 1010 量
109
R 108
Cr Cu
Mn
Al
Zn
Ni
107
Sn Pb
V
Sb Mo Co
106
W
As
Hg
105 10-1 100 101 102 103 104 ppm
地壳丰度与资源关系图
32
(二)、各类岩浆岩中化学元素的丰度
• 岩浆岩与变质岩占整个地壳总质量的95 %,其中又以岩浆岩为主,按其化学成分 或矿物成分可以分成五大类:超基性岩 (橄榄岩、纯橄岩)、基性岩(辉长岩、 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 酸性岩(花岗岩、蛇纹岩)及碱性岩。
• 各类岩浆岩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见附录 2-2。
33
• 岩浆岩类的标型元素组合为:
• 1、超基性岩元素,典型代表是Cr、Ni、 Co、Mg及Pt族。
• 2、基性岩元素,Cu、Fe、V、Ti、P、Mn、 Ca、Sc、Sb等。
• 3、亲中性岩元素,Al、Ga、Zr、Sr等。
• 4、亲酸性岩元素,种类最多,以Li、Be、 Ta、U、Th、K、Rb、Cs、F、B为代表。
29
• 地球化学系统中元素的总量称为地球化学储量。
• 在地球化学储量中,能被人类开采利用的部分叫 作资源,资源中被探明的部分叫作矿产储量。
• 资源量占地球化学储量的百分比叫作矿化度。
• 根据经济地质学家的研究,某一元素的资源与地 壳丰度有密切关系。
• 美国地调所麦克尔维(V·E·Mckelvey 1960)研 究美国当时的矿产储量(R)与地壳丰度存在如 下关系:
• 浓度克拉克值大于1,说明元素相对富集,
反之,说明相对分散。
28
• 研究克拉克值在勘查地球化学中的意 义:
• 1)、元素克拉克值代表了元素在地壳 中背景值,是衡量地壳各个地段内元 素集中分散的标准;
• 2)、元素的克拉克值反映了地壳中元 素正常含量的水平。
• 3)、作为选择分析方法灵敏度的依据。 • 4)、作为矿产资源评价预测的依据。
• 因此,原生环境中岩石的物质组成与状态, 元素的分布是深部地球化学作用的记录, 反映了原始形成时的特征,是研究深部地 质作用最直接的证据。
23
24
25
26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与元素丰度
丰度研究概况:
• 地壳是地球莫霍面以上的固态结晶物质,是人类生 存的物质基础,是与人类休戚与共的最密切的部分。 地壳中各种性质不同、成因不同的地质体,往往以 化学元素含量(丰度)不同而表现出来。所以元素 丰度是不同地质体的地球化学标志之一。
• 地球化学背景起伏变化最高值称为背景上限 • 地球化学背景起伏变化最低值称为背景下限 • 地球化学背景起伏变化平均值称为背景值 • 地球化学背景:全球性的、地球化学省的、
区域性的、局部性的。
3
C
局部的背景值 区域的背景值 地球化学省的背景值 全球的背景值 各种地球化学的背景值
4
• 4、地球化学异常:在天然物质中某种地球 化学指标与其它地球化学背景比较,出现显 著差异的现象,或其它地球化学性质明显发 生变化的现象。
• 地壳中的元素丰度,是指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 量。又称为克拉克值(是由A·E费尔斯曼提出的)。
• 著名科学家 F·W·克拉克、戈尔德施密特、B·И·维 尔纳茨基、A·E费尔斯曼、B·梅逊、A·Π维诺格拉 多夫、S·R·泰勒以及我国的黎彤等在地壳元素丰度 方面的研究作出了重要供献。(表2-1)
27
• Ci,j=F(x,y,z,t) • 空间属性与时间属性的统一,构成了地球化
学场的全部意义。
17
地球化学场特征:
• 1.与地球物理场相比,它没有严格的数学公 式或化学定律进行准确的描述、推断、或延 拓,它是具体点上地球化学环境(化学、热 力学、动力学)综合制约的结果,可以定性 推测而不能准确推算。
8
• 区域异常:数平方公里到数百平方公里的地球化 学异常。如:江西德兴Cu矿田、异常面积为 160km2。
• 局部异常:分布在矿体或矿床周围的异常,规模 在几米到几百米范围内。
• 思考: • 地球化学省、区域异常、局部异常对找矿有何意
义?
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与矿的关系分为: • 矿异常:与矿体(矿床)、矿化有关的各类地
• 5、碱性岩以富含Nb、Ta、Be及REE(稀土 元素)为特征。
34
各类岩浆岩中元素含量变化曲线
Si
K F Rb Sn Be WCs Th
U
Ba Pb
In
Al P Zr Sr Lu
Bi
Na Ce Br Tm
35
Mg
Fe
Ca
Cr
Ti
Ni
Co
V Cu
Sc
Nb
Pd
Mo
Sb
I
Hg
36
岩浆岩中元素丰度的变化规律具有重大的 找矿意义: • 某种元素的内生矿床总与该元素丰度最高的 岩浆岩有成因关系。如Cr、Ni矿床产在超基 性岩中,V、Ti矿床与基性岩有关,U、Th 矿床与花岗岩有关等。 • 喷出岩中微量元素的分异程度应当比侵入岩 中低。因此,酸性喷出岩与酸性侵入岩的区 别,就在于前者的亲基性岩元素含量较高而 亲酸性岩元素含量较低。对于超基性岩来说, 情况正好相反 。 • 对于地球化学找矿来说,了解这些规律,就可 以加深对背景值的认识 。
• 其中为密度。分别称某元素的线地球化学量、 面地球化学量和体积地球化学量。
• 对于线、面、体的平均含量可定义为

cdl
Cl
l
dl
l
cds
Cs
s
ds
s
cdv
Cv
v
dv
v
20
• 实际计算时,只能用近似公式来求,积分 形式只是一种理想的表达式,这也是与地 球物理场的不同之处。
按照指示元素在矿体周围迁移的远近,可 以将指示元素分为: a.远程指示元素:离矿体较远 b.中程指示元素:离矿体较近 c.近程指示元素:离矿体最近
16
2、地球化学场
• 地球化学指标在三度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与 演化称为地球化学场。
• 将地壳或者地球表层系统中某一点放在直角 坐标系(x.y.z)中,该点任一时该t,存在 着j个相,每个相有i个地球化学指标,该点 指标i可表示为
1)、概念:天然物质中能够作为找矿线索,以及对 解决某些地质问题具有指示作用的化学元素,称 为指示元素。例如:可利用As、Cu找金矿
2)、分类: 对于找矿的指示元素,按对找矿所起的作用:
a、通用指示元素:能够指示多种矿床(或矿化)存 在的元素,如:Cu、Pb、Zn、Au、Ag、Sb、 Hg、U等热液矿床都有Hg的异常,Hg指示这些 矿床的存在,Hg被称为通用只是元素。
• 地球化学异常含义: • 地球化学特征不同、具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地球化学指标偏离背景值。简言之,由异常 现象、异常范围、异常值三层含义构成完整 的地球化学异常概念。
5
6
二、地球化学异常分类、地球化 学指标
(一)、地球化学异常分类
1、根据地球化学异常与背景值比较
正异常:异常数值高于背景值上限
负异常:异常数值低于背景之下限
b、直接指示元素:能够直接指示某种矿床(或矿化) 存在的元素,通常是矿床中的主要成矿元素。如: Au是找金矿、Cu是找铜矿的直接指示元素。15
c、间接指示元素:间接指示某种矿床(矿 化)存在的元素,通常是矿床中与主要成 矿元素相伴生的元素。如:As、Cu找金 矿,Tl找金矿等,因此As、Cu和Tl是间接 指示元素。
球化学异常;又分为:
矿体(矿床)异常:与矿体(矿床)有关的各 类地球化学异常,
矿化异常:与不具工业价值的矿化有关 的各类地球化学异常,
• 非矿异常:与矿体(矿床)、矿化无关的异常, 如:由其它自然作用及其人为因素等起因的 异常。
10
4、根据地球化学异常的成因及赋存介质不同
a.原生异常:在成岩或成矿作用中形成赋存在 基岩中的异常,统称原生异常。
• 2.地球化学场是一个连续的非均匀场。 • 3.地球化学场是一个不可逆动态演化的非稳
定场。 • 4. 地球化学场的指标不具有传递性。
18
• 通过与地球物理场的对比分析研究可知,地球化 学场不能象地球物理场那样用仪器在地表探测天 然的或者人工的场的变化来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 异常物质的分布,它只能根据研究精确程度的需 要,进行系统的地球化学采样,分析测试地球化 学指标近似逼近地球化学场的真实特征。
• (1)原生环境,是指天然降水循环面以下直到岩 浆分异和变质作用发生的深部空间的物理化学条件 的总和;
• (2)次生环境,是地表天然水、大气影响所及的 空间所具有物理化学条件的总和。在地表发生风化、 土壤形成和沉积作用以及到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和地球表层疏松物所处的环境都属表生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