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一方面大力倡导科教兴国,另一方面却是教育现状令人堪忧。

造成这种局面,原因固然很多,但教师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大计。

要振兴教育,当务之急是要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呢? 学校
的发展主体不是校长,而是教师,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现在我区中小学的绝大部分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工作疲惫、压力大的现状,教师工作积极性普遍偏低,特别是已聘的中、高职中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仅仅依靠规章管理、纪律约束、物质奖励,已难以真正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更难以实现管理目标。

作为学校领导要在注重增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本管理,积极探讨如何有效地使用激励手段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目标激励适当的目标能够诱发人产生动机和内驱力,激励人持续上进。

所以,学校管理者应引导教师参与制定集体的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和个人成长规划,并明确实现目标的意义、达到目标的途径以及实现目标后的相关利益等。

当教师沿着规划的路径实现既定目标,且目标成果得到即时肯定时,就会产生满足感,感到工作有盼头,干起来有劲头。

如我区有的学校确定中远期的办学目标是努力构建‚一个布
局结构合理,环境优美,既蕴涵着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又充满幸福气息的现代化新型校园‛,近期目标是通过一年的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办学设施比较完善,有一定影响力的区直小学。

根据学校总体目标分别细化确定学校各处室和全体教师的近期奋斗目标,这样教师努力的方向就比较明确,工作也就有目标了。

二、物质激励马克思以前说过,经济利益是人的最切身的利益。

‚又要马儿跑,
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

当前,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尤其是奋斗在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教师,更是如此。

虽然国家也花了大力气,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虽然有了《教师法》,有了教师节,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在理论上得到了提升,但现实情况却是教师不得不为生存而担忧,不得不承受着买房子和应对物价飞涨的压力。

实行绩效工资后,教师的工资是比较固定的,与其他行业相比较并不是很有竞争力,这是我们无力改变的现实。

如果我们注重寻找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使物质奖励的精神价值得以彰显,精神奖励得到物质的支撑。

例 1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超过一定年限后每个月除了额定的班主任津贴外,还有一笔特殊津贴。

钱能够不多,但这是一种肯定一种荣誉。

例2 学校各处室在举行举办各级各类活动中,一定要最大水准的得到校长的大力支持,充分引进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一份小小的纪念品一张奖状一个证书,试想配有物质奖励的名誉谁人不会奋蹄向前?
三、公平激励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必须建立起奖罚分明、公正公平的管理机制。

亚当斯的公平论认为,人们总是要把自己的努力和所得的报酬与另一个和自己条件相近的人的努力与报酬实行比较,如果一方比值大于另一方,就会产生
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会影响人际关系,导致消极怠工,不思进取。

在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诸多因素中,公平感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同时,斯金纳的期望论指出,激励效果取决于人对未来事物的期望和效价。

所以,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们要注意完善考评机制,激发团队士气。

如果在评先评优提干方面任人唯亲、暗箱操作,如果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势必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在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应致力于提升教师工资福利的公平感。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一定要注意公平性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估制度,营造‚赛
马不相马‛的竟争机制,尤其是在评先树优、奖金分配、提拔员工、培训进修等教师比较敏感的问题上,做到没有亲疏、厚薄之分,做到程序合理,过程、标准和结果都公开,实行阳光操作,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公平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只有当教师感到自己付出与获得基本平衡,认为公平合理时,才会心情舒畅,努力工作,从而形成一种和谐、积极进取的氛围。

最为强烈。

‛所以,学校领导要将学校还给老师,老师才是学校的主人,不要把老师看作是被管理的对象。

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让他们广泛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管理和学校大事的讨论和决策,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涉及到福利、评先进、评职称和学校发展等大事情,不要一人说了算,要集体决定。

使教师感到管理者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感到自己的一定地位和作用,以此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认同感及主人翁意识,从而形成‚上下同欲‛的局面,使学校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情感激励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学校管理者,过度强调制度,过
分强调对教师的控制、监督,甚至用一些硬性规定卡老师的现象。

这种做法,忽视了教师的劳动特点,缺乏情感勾通,致使一些教师在工作中产生抵触情绪,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

要改变以上现状,学校管理者就必须牢固树立从‚管理‛到‚服务‛、从‚控制‛到‚解放‛、从‚用人工作‛到‚用工作育人‛等学校
教育管理理念,变革传统的监管式、行政约束式的管理方式,实施以激励,尤其是以情感激励为主要方式的人本化管理。

如制度条文的制定尽量留有一定的弹性,在制度的表述上尽量以‚倡导‛、‚期待‛等体现人本思想的表述代替‚严禁‛、‚不准‛等词语,在
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把教师当做朋友和亲人,放大他们的优点,容忍他们的不足,这样教师就会尽心竭力的努力工作。

模范作用的重要性。

一位好校长,对待教师应以诚相见,对待自己要严格要求,以身作则。

在工作上能实事求是,开拓创新。

这样的‚师者之师‛的校长,在教师面前
才有威信,教师才会心悦诚服‚向师‛,学校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环境,形成团结、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反,如果校长把自己视为教师控制者,缺乏爱心关心,没有人情味; 在工作上没有长远打算,任人唯新,在这样的校长带领的学校必定派别林立,勾心斗角,正气不足,学校就缺乏凝聚力,更谈不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作为学校的掌舵人和领头雁,工作中校长要严于律已、率先垂范,做好引领,在工作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做到的事,自己一定要先做到。

一是领好班子,抓好班子建设,使班子成员在
教师面前起表率作用; 二是学习要领,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引领好;三是工作要领先,不但工作想在前,还要深入到过程中去,抓好落实。

只有当领导做出榜样,使自己真正成为师者之首、师者之师、师者之友,广大教师才会心悦诚服,工作才会主动。

的力量。

所以,学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期待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不但要要求教师赏识学生、激励学生,自己也要赏识教师、激励教师。

在日常工作中,即时抓住教师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做法,给予恰当的评价与褒奖,鼓励教师做最好的自我,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从校长的目光中读到这样的话语:‚努力吧,只要努力就能
成功! 你的闪光点都能得到展示。

‛别灰心,再来一次‛、‚你进步很快!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当教师感到被欣赏、信任、尊重和期待时,他们就会备受鼓舞,就会焕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如何对教师实施激励,要因人而异,应随时势、因校而异,因人而异,其中的激励的‚度‛的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八、自我激励教师要增强自身的修养,提升欣赏自己的幸福指数。

‚教育者必须
先受教育‛。

教师必须重视学习,一方面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内外先进人物的事迹,用准确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教育学生。

学生佩服教师的学识,人品,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会发挥最佳效果。

最佳的教育效果又反过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出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另一方面,还要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方法,同时也要注意学习新的教育科学方法,这样教师会站的高一点,教育教学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同时,教师还应该持续地增强师德修养,须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范师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教师只不过是血肉之躯,学校也并非世外桃源,不过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就理应无怨无悔。

向先哲时贤学习,坚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
信念,练就‚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淡泊,秉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执着。

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

‛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心里装着学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让我们坚守
圣贤古训,为了民族的希望,努力工作,在自己的教育史上书写流光溢彩的一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