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2015年中考历史试卷第Ⅰ卷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间的。
1. 北朝贾思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文献。
该文献主要介绍了( )A. 江南的手工业技术B. 全国江河水道系统C. 战国到五代的历史D. 北方农业生产经验1.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齐民要术》的内容,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北朝人,生活在我国的北方地区。
因此,他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2. 两宋时期形成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下面反映辽与北宋对峙形势的示意地图是( )2.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澶渊之盟,考查学生的识别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根据图三中的“澶州”可以联想到宋真宗时,北宋军队在澶州打退辽军。
最终辽与北宋议和,达成澶渊之盟,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3.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为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宋朝政府( )A. 发行交子B. 设中书省C. 设立市舶司D. 引进占城稻3.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宋朝经济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宋朝时,海外贸易非常发达,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4. 红军领导人王稼祥在一次会议上说:“李德同志不适宜再领导军事了,应撤销他军事上的指挥权,让毛泽东同志参与军事指挥。
”这次会议应是( )A. 中共一大B. 遵义会议C. 中共七大D. 中共八大4. 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遵义会议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指挥权,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军事。
5. 右图是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股权凭证。
作为实物史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A.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B.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C. 手工业的所有制变革D. 对外开放城市的设立5.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改造方式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根据图片中的“公私合营”可以联想到我国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司双方共同经营企业。
6. 1956 年~1966 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①开展“大跃进”运动②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产出原油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分布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①③B. 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6. 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中国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注意时间限制范围:1956~1966 年,其次要注意考查的是“成就”。
①发生在 1958 年,但是属于工作失误;②发生在 1960 年;③发生在1964 年;④发生在 1954 年。
因此正确选项为②③。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设立了深圳等经济区。
经济特区的设立( )A. 成为农村改革的开端B. 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形成C. 推进了经济体制改革D. 回应了邓小平南方谈话7.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改革开放重大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1980 年,我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建立经济特区。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因此 C 项符合题意。
A 项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B 项与开放内地城市有关;邓小平南方谈话发生在 1992 年,在时间逻辑上与本题不符合。
8. 查理·马特改革以后,西欧逐渐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这一制度( )A. 以中央集权为特色B. 以土地分封为纽带C. 以政教合一为基础D. 以城市自治为核心8. 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查理·马特改革,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法兰克王国的宰相查理·马特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各级贵族再层层分封土地,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因此该制度的纽带是土地分封。
9. 英法美三国在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分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
其中旨在限制英王权利的是( )A. 《权利法案》B. 《人权宣言》C. 《独立宣言》D. 《拿破仑法典》9.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近代欧美重要文献内容,考查学生的区别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1689 年,英国议会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防止国王滥用权力,为所欲为,制定了《权利法案》,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定。
10. 下图是 20 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的实力对比示意图。
它主要说明了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A.美德经济发展比较缓慢B. 社会生产力发展极为迅速C. 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D. 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0.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帝国主义国家矛盾,对图表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所占殖民地极不相称,英国和法国的经济退居世界第三、四位,但是占有的殖民地却分别居第一、二位;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分别跃居到世界第一、二位,但是占有的殖民地却分别居第四、第五位。
因此,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1. 罗斯福新政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严格规定产品数量、价格、销售范围、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
这一举措反映了美国( )A. 工业企业产量增长B.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调控C. 计划经济体制完善D. 经济危机得到根本缓解11. 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特点,考查导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罗斯福新政期间,为了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控制,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工人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12. 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A. 斯大林B. 赫鲁晓夫C. 勃列日涅夫D. 戈尔巴乔夫12.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难度中等。
[解题思路]开始于 1985 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导致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1991年底苏联解体。
13. 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便于化趋势加速发展。
为顺应这一趋势而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A. 国际联盟B. 华沙条约组织C. 欧洲联盟D. 世界贸易组织13.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考查学生的识别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1995 年 1 月 1 日,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
该组织希望通过开放市场和公平贸易,实现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A 项属于一战后成立的政治组织;B 项属于军事侵略组织;C 项属于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
14. 右图为 1999 年发表的埱新闻漫画《北约的“新战略概念”》,该漫画反映的事件表明( )A. 美国利用北约遏制苏联B. “一超多强”的格局形成C. 世界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D. 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建立14.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科索沃战争影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1999 年爆发的科索沃战争是冷战结束后,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联盟发动的侵略战争,因此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挑战。
A 项说法错误,因为苏联于 1991 年已经解体;B 项说法错误,一超多强是暂时的局面,而不是格局;D 项说法错误,因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15. 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给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此次科技革命中( )A. 内燃机得以问世B. 铁路交通业诞生C. 网络技术产生发展D. 航空运输开始出现15.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发明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A、B、C、D 四项依次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的发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有关(飞机的发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16. (10 分)古代和近代东西方的文明交往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请回答:(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图一所示发明何时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发明与图二所示事件的内在联系。
(3 分)(2)近代以来,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本文工业文明的发展。
请指出率先开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
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将人类社会相继带入了什么时代?(3 分)(3)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起步。
请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如果据此进一步探究学习,你准备通过哪些途径来查找和收集史料?(4 分)16. (1)南宋;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2)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
(3)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上网搜索、查阅报刊、查阅书籍等。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指南针的传播及影响,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洋务运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难度较小。
[解题思路]第(1)问图片为指南针(罗盘针),南宋时,我国的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
第(2)问第一小问考查工业革命开始的国家,即英国;第二小问考查蒸汽机和电力的广泛应用产生的影响。
第(3)问第一小问考查洋务运动的地位和影响;第二小问考查史料的搜集方式,可以从网络、书籍等角度进行回答。
17. (10 分)2015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
请回答:(1)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请列举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重大战役各一例。
(4 分)(2)抗日战争时期,南通地区是敌后战场的组成部分,军民顽强抗战。
阅读下列材料:1938 年 3 月,爱国青年瞿犊收集民间枪支,在启东组成了有数十人参加的抗日游击队。
1938 年 4 月 28 日,国民党武装组织了一次围攻南通城日军的战斗。
1940 年 10 月,新四军东进,开辟通如海启抗日根据地。
1940 年 11 月,经刘少奇、陈毅指导,各抗日阶层代表参加的苏北临时参议会在海安召开。
1945 年 8 月至 9 月,南通各地区相继获得解放。
回答:根据上述南通抗战时期历史事件,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4 分)(3)回眸抗日战争,让我们重读抗战书信,缅怀民族英雄。
第33集团军总怀念张息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