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盾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盾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盾构隧道施工组织
设计
第一章地质描述
第一节概述
一、概述
二、线路段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三)、水文地质特征
区间地质描述
区间地质描述详见表7-1-1、表7-1-2;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7-1-3、7-1-4。

一、科技路站
第三节补充地质勘察
第二章工程特点
第一节工程主要技术难点及对策
第二节工程的主要特点
一、交叉多,干扰大
集中体现在结构交叉多、工序交叉多、接口界面交叉多、专业交叉多、前期与后期交叉多,施工相互干扰较大。

执行关键工期计划所发生的各规定部分的工期偏差,会影响其它作业。

结构的多交叉,存在空间效应与体系转换问题。

二、地处市区,环境特殊
主要体现在地面建筑物密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文明施工要求严格,环境保护标准高。

三、任务重,系统性强
全部工程要求在33个月内完成。

其中,盾构机需要引进,鉴定、安装、调试,前期试掘进进度会放缓,中间加快,出洞又会放缓,还要调头、转场,工序复杂,任务重。

采用盾构机施工,这是隧道工厂化施工的模式,其系统性特别强,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匹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质量、速度。

四、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
地铁隧道主要穿越Ⅱ4、Ⅲ1层。

Ⅱ4层以上主要为砂性土,其
渗透性强,富水性好,围岩稳定性极差。

Ⅱ4、Ⅲ1层水平分层,盾构机易磕头;且局部地区覆盖层过浅。

施工中容易造成地面隆起或沉降。

第三章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到位,将直接影响施工总体安排,影响主体工程能否按时开工,影响到工程开工后能否顺利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

我局中标后,迅速组成项目部开展各项工作。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建筑物、管线等的调查及地质补充勘探。

并组织精测人员对设计控制桩进行复测,将测量结果上报监理及有关部门。

绘制详细的线路纵断面、横断面图,上报监理。

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上报开工报告。

全部技术人员经过各种途径达到岗前培训。

第二节盾构施工场地平面布置与设施
第三节洞口地层加固
一、洞口土体加固标准
洞外土体加固是将洞外侧一定范围的土体进行改良,使土体的抗剪、抗压强度提高、透水性减弱,使土体具有自身保持短期稳定的能力。

洞门打开后,加固后的土体不倒塌、不滑移;盾构机刀盘旋转、直接切削加固土体,对刀具无损伤,加固后的各种指标如
下:
无侧限抗压强度 0.5~1.0Mpa
抗渗性<10-6cm/s
加固范围出洞4m,进洞6m
加固后进行钻孔检测,如达不到上述要求,在端头井内采用水平旋喷进行二次加固。

孔位布置采用梅花形布置,横向间距1.7m,排距1.5m,如图7-3-
1所示。

图7-3-1 旋喷加固孔位布置示意图
(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见图7-3-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