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2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02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 二、构成要件
• (一)信赖的基础 • (二)信赖的表现 • (三)信赖值得保护
• 三、信赖保护原则的内容和要求 • (一)内容——排除“相互信任和忠诚” • (二)要求
• 1.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 2.行政行为的存续力 • 3.有损害必有赔偿
• 四、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范围
• 1.授益性与负担性行政行为 • 2.具体行政行为与制定行政规范行为
必须要有法律依据;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不得与法律规定 相抵触。
• (二)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 • 主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法定程序、接受监督、法律责任承担。
• 二、依法行政原则的内容 • (一)行政职权法定原则 • (二)法律优先原则
• 1.含义:又称消极依法行政原则、法律优位原则。 • 2.内涵:(1)强调立法机关在国家机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2)强调行政应当受有效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违反法律的措施 • 3.法律具体规定
• (三)法律保留原则
• 1.含义:国家行政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法律没有规定的,行政权不得有所活动。 • 2.法律具体规定:(1)《宪法》与《行政法》 • (2)《立法法》
第三节 比例原则
适当性原则 含义 比例原则 必要性原则 狭义比例原则 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中有关比例原则的规定
• 一、含义
• 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 对人的权益。
第二章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行政法基本原则概述
• 一、含义
•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指导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范行政行为 的实施和行政争议的处理的基础性法则。
• 二、分类 • (一)基础性原则——依法行政原则 • (二)通用性原则——比例原则、信赖保护原则
主体为行政主体及公务员 概念 概述 基本内容 遵守法定程序 行使时须遵守法律法规
• (一)适当性原则 • (二)必要性原则 • (三)狭义的比例原则
• 二、行政法律规范中有关规定 • 《行政处罚法》、《森林法》、《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信赖的表现 信赖值得保护 正当性 相对人主观无过错
信赖保护原则
确定力方面 内容和要求 适用范围 存续力方面
• 五、信赖保护方式
• (一)对行政行为的存续保护
• (二)对相对人的财产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保护
• 衡量标准: • 1.衡量原来的法律状态对相对人是否有利。 • 2.在原法律状态对相对人有利时,采用财产损失补偿保护方式。
• 思考与练习
• • • • • • • 1.如何正确认识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2.如何正确认识依法行政原则? 3.如何正确认识法律优位原则? 4.如何正确认识法律保留原则? 5.如何正确认识比例原则? 6.如何正确认识信赖保护原则? 7.如何建设法治政府?
补偿
有损害必有赔偿方面 对行政行为的存续保护
保护方式 对象对人的财产损失进行补偿保护
衡量原法律状态的有利性 财产损失保护
• 案例: • “深圳民营医院诉云南省政府获受理”
• 一、含义 • 信赖保护原则是指根据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和保护社会成员正当权
益的考虑,当社会成员对行政过程中的某些因素的不变形成合理信赖,并 且这种信赖值得保护时,行政主体不得变动上述因素,或在变动上述因素 后必须合理补偿社会成员的信赖损失。
第 二 节 依 法 行 政 原 则
接受监督
法律责任 依法行政原则 行政职权法定原则 含义 法律优先原则 内涵 我国的规定 含义 法律保留原则 我国规定 《立法法》中 宪法与行政法中
内容
• 案例:
• “呼死你”被停用 治理非法小广告缺少利器
• 一、依法行政原则概述 • (一)依法行政的概念 •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主体的成立、子那个证主体管理行政事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