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真题.doc

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真题.doc

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心理学真题
绝密★启用前2012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心理学试卷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100分。

2. 请考试务必将本人考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 第一至第二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纸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4.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答题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画线,如[A][B][C][D]。

5. 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

6. 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

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可以用侧抑制解释的视觉现象是。

B A. 后像B. 马赫带C. 颜色视觉D. 视觉对比2.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体现了意志行动中的。

A 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多重趋避冲突3. 根据坎农-巴德的情绪理论,情绪产生的中心位于。

B A. 内脏B. 丘脑C. 杏仁核D. 外周神经系统4. 卡
特尔将主要依赖于先天禀赋而较少依赖于文化知识经验的能力称为。

D A. 晶体智力B. 情境智力C. 成分智力D. 流体智力
5. 能够进行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C A. 称名数据B. 顺序数据C. 等距数据D. 比率数据
6. 受极端数据影响较小的统计量是B 。

A. 方差
B. 中数
C. 标准差
D. 平均数7. 第一个发明智力测验常模量表的是。

A A. 比纳B. 高尔顿C. 卡特尔D. 铁钦纳8. 一直致力于群体动力学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D A. 谢里夫B. 阿希C. 津巴多D. 勒温9. 发生在美国的基诺维斯案件激发了心理学家拉特纳和达利开始研究责任扩散效应A 。

A. 亲社会行为
B. 侵犯行为
C. 从众行为
D. 服从行为10. 适合于计数数据的统计图是。

B A. 直方图B. 条形图C. 次数多边形D. 累加次数分布图11. 对一项33实验设计,正确的陈述是。

C A. 有3个自变量B. 有3个因变量C. 有9钟实验处理D. 有6个被试组12. 智商是一种
D 。

A. 标准参照分数
B. 内容参照分数
C. 结果参照分数
D. 常模参照分数13. 普莱尔所著儿童心理一书的研究对象处于。

A A. 0~3岁B. 3~4岁C. 4~5岁D. 5~6岁14. 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的“前生殖器期“,其年龄范围大致处于皮亚杰所说的。

B A. 感知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15. 对项目难度和区分度关系的正确陈述是。

C A. 高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B. 低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C. 中等难度项目的区分度高D. 项目难度与区分度无关16. 某年级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中一名同学得分的Z分数是1.96,该名同学所处的百分位是A 。

A. 95.0
B. 97.5
C. 99.0
D. 99.5 17. 运用方差分析做统计检验,要求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 C 。

A. 分类变量、分类变量
B. 连续变量、连续变量
C. 分类变量、连续变量
D. 连续变量、连续变量这道题B选项和D选项相同18. 下列各项特征中,不属于实验法本质特征的是。

D A. 实验室中进行B. 操纵自变量C. 控制无关变量D. 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本题答案貌似应选A。

19. 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是。

D A. 平衡B. 顺应C. 联想D. 同化20. “支架式教学”所依据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D A. 联结理论 B. 信息加工理论 C. 人本主义理论 D.
建构主义理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4分)1. 动机参考答案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 常模(08年名词)参考答案常模是揭示心理测量分数的基础。

常模常常是指常模群体得出的测量分数。

所谓常模群体是指具有常模总体基本特征的代表性样本,因此常模群体所导出的测量分数就代表着整体特征。

测量手册所列出的常模常常是一般常模,不一定适合使用者的具体情况,特殊常模常常为非典型团体建立的,一般比小团体建立的常模范围更窄。

3. 顺应(03、07年名词)参考答案顺应是皮亚杰认知发展机制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

顺应是认知发展的两个基本机制之一,顺应过程对主体智力结构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这个过程,主体的智力结构会不断地得到修正。

例如,儿童通过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智力结构,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应,这就是顺应,这时儿童的智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

4. 人际关系参考答案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
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

它是人们通过直接交往所产生的情感的积淀,是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5. 抽样分布参考答案统计量是样本的函数,它是一个随机变量。

统计量的分布称为抽样分布。

6. 共同要素说参考答案共同要素说又称相同要素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

相同要素说认为,一学习之所以有助于另一学习是因为两种学习具有相同因素的原因。

若两种情境含有共同因素,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种因素的共同性,总有迁移现象发生。

7. 元认知策略参考答案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有效的监视和控制。

概括起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三种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8.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参考答案当外界,尤其是父母,越是强烈反对两个人的爱情,他们在对方的眼里越是具备了更大的吸引力,于是双方越能感受到对彼此强烈的爱。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 简述语言理解的水平。

2. 简述算术平均数的特点。

3. 简述访谈法的主要类型。

4. 简述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
5. 简述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

6. 简述时间知觉的各种依据或媒介。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阐述引起遗忘的原因及减少遗忘的方法。

2. 论述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有关争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