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东水变电配套光通信工程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写:深圳诚勤达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二О二0年四月目录一、工程概述 (1)二、主要工作量 (1)三、施工组织 (2)四、施工进度计划 (3)五、施工技术措施 (3)六、现场管理 (7)七、安全保证措施 (9)八、环保与文明施工 (12)九、工程设备材料现场管理 (13)110kV东水变电配套光通信工程施工方案本工程是110kV东水变电站工程配套通信系统建设的一部分,110kV东水变电站投产前必须完成所有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工作。
为保证如期完成以上工作,确保110kV东水变电站顺利投产,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述1、编制依据本施工方案依据“110kV东水变电站站内通信工程施工图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工程概况根据本工程通信系统设计,结合河源供电局通信系统网络运行的实际情况,110kV东水变电站工程建设期间,不但需要进行本站通信设备安装调试,还需对相关站点的通信电路进行调整,网元接入应符合河源供电局通信网络运行的要求。
施工范围:110kV东水站:安装SDH设备1套、PCM复用设备1套、电源设备1套、综合配线柜1台。
110kV连平站:安装1块SDH设备光接口单元,DDF单元1套,以太网接口单元1套。
连平局:安装PCM设备1套,VDF单元1套。
3、建设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河源供电局4、施工单位:广东明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二、主要工作量1、110kV隆街变电站1)安装光传输SDH设备1套;2)安装智能PCM设备1套;3)安装广州泓讯高频开关电源1套,48V/200Ah蓄电池1套(含电源设备机柜);4)安装光纤配线分配单元ODF 1套(24芯ODF 1个);5)安装音频配线分配单元400回线VDF 1套;6)安装数字配线分配单元16系统DDF 2套;7)安装2200*600*600机柜5台,SDH、PCM设备机柜各1台,电源柜2台,综合配线柜1台;8)站内敷设网线300米;9)敷设2M电缆8条及PCM复用设备出线;10)设备电源(含电池)连线,设备、机柜保护接地。
2、110kV连平变电站及连平局1)安装光传输PCM设备1套;2)安装1块SDH设备光接口单元。
3)DDF单元1套。
4)以太网接口单元1套。
5) 安装VDF单元2套;6)安装2200*600*600 PCM设备机柜1台。
7)站内敷设网线200米;8)敷设2M电缆24条及PCM复用设备出线;9)设备电源(含电池)连线,设备、机柜保护接地。
三、施工组织为确保优质、按时、安全的完成该工程项目,我公司针对该工程制定了详细的人员组织结构安排,并以公司总经理为核心,把公司的各项专业技术精英放在该项目上,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结构图:人力配置:项目负责人1名,现场负责人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资料员1名,施工人员10人,共15人。
四、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建设整体进度要求时间,施工计划工期15天。
五、施工技术措施1、施工前准备(1)机房准备通信机房主要用于安装通信传输设备、程控交换设备、电源等配套设备。
要求安排紧凑,总体布局面应满足通信线、电源线及维护工作的要求,使线路短捷,回避迂回,便于维护,减少通信故障,提高工作效率。
机房地板承重应大于450Kg/m2,机房外的地方不低于300Kg/m2。
机房内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单元活动地板系统电阻值应符合《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没有活动地板时,应铺设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或导静电地面必须进行静电接地。
(2)电源准备设备工作电源为-48V,电流根据设备的功耗不同,各不相同,根据SDH 设备的功耗情况,电流要求为60A。
直流电源线安装的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一般电信工程的规定,使用导线的规格、器材绝缘强度及熔丝的容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源应采取整段的线料,不得在中间接头。
可能需要使用的保护套管,则参照相应的邮电规范施工。
直流电源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线缆接头接触良好,并保证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符合设计要求。
2、工程准备阶段(1)机柜与子架开箱后,按照以下项目检查:1)外观整洁,无划伤,无松结构件,无破损;2)内部无异物,无水污;3)内部电缆:整齐捆扎,无散放线和松脱,无破损线;4)丝印标记:完美清晰;5)接插件:安装完好整齐,插针平直;(2)电路板开箱后,应检查电路板外观和按发货清单检查各电路板相应配置的软件,如发现电路板损坏或与发货清单不符合,应及时填单并做好记录。
3、设备安装阶段(1)机柜安装要求1)机柜的排列、安装位置及方向应符合工程设计图纸的要求。
2)机柜、箱体安装在槽钢上时宜用膨胀螺栓固定,槽钢底座尺寸应与机柜相符。
3)机柜安装时,其表面保持水平,水平方向的倾斜度偏差为每米1度。
4)机柜前后左右、应垂直。
水平、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5)相邻机柜应紧密靠拢,整列机柜前、后应平齐。
6)机柜及设备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7)保护地和电源地应分别接入到机柜中。
8)安装牢固、整齐、美观、端子编号科学易读、用途标志完整,书写正确清楚,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规定。
9)安装严格按图纸施工、按技术说明书连线。
10)机柜及设备构件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紧固件有防锈层。
11)机柜中电路插板的数量、规格、安装位置、应与合同相符。
12)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13)机柜的安装与固定应充分考虑防震的要求,按照机房规划图,在规定的机柜安放点,按机柜的尺寸划线定位。
(2)电路板的安装要求1)在安装电路板前应将机柜和子架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将电路板从其防静电包装盒中取出,并检查电路板名称与包装盒上的标识是否一致,电路板是否是有损坏和元件脱落现象。
2)插入电路板前,首先检查母板各个板位插槽内是否有倒针,若有则应先修复倒针,然后按照各个电路板的相应功能,依次插入子架的相应位置处,切勿插错。
3)接触和插拨电路板时需戴防静电手腕,防止由于人体静电损坏电路板,防静电手腕在使用前,需将其插头插入机柜中的防静电插孔中。
4)插板时应将电路板的防误插导套对准母板上的防误插导销,用双手拇指按住电路板上下的板手,适度用力推入,直到推不动为止,再拧紧螺丝。
5)拨扳时,应先松掉螺丝,将扳手分别向上、下扳动,使电路板脱离母板插座。
(3)电缆布放要求1)在安装了支架和防静电地板的机房电缆可以采用下走线方式所有电缆从地板夹层或走线槽通过如果采用上走线时需在机柜上方铺设走线架电缆从机柜顶部的上走线架通过。
2)电缆在机柜中应正确排列。
最多5根一束。
3)在绑扎双绞线时用力要适度,绑扎带的张力不能太大,否则将影响系统的串扰指标。
4)双绞线成端时,应尽量保持双绞线的绞合,开绞长度不应超过13MM。
5)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6)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7)电缆布放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预先设计好电缆排列必须整齐外皮无损伤。
8)中继电缆应和电源电缆光纤分离布放。
9)转弯应均匀圆滑电缆转弯的最小弯曲半径应大于60mm。
10)不得损伤导线绝缘层电缆的布放须便于维护和将来扩容。
11)走道电缆时必须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
12)布放槽道电缆时可以不绑扎槽内电缆应理顺尽量不交叉,电缆不得溢出槽道在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电缆转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固定。
13)放线时由机柜放至DDF架放线过程中应注意不要将电缆拉紧放线后多余电缆不应全部剪掉在必要的地方留有余量放线应参考插头安装位置机柜左侧的电缆放于左侧走线位置右侧的放于右侧位置在走线槽中或在活动地板下布入的线缆应按机柜分别绑扎电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布放完后排列整齐。
14)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六、现场管理本工程施工技术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安装调试的施工质量必须符合电力工程施工规范要求,通道质量应符合所承载的业务规范要求。
(1)现场施工管理在本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要认真把好质量关,规范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创优质工程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
(2)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程现场由工程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下设技术人员协助技术负责人分管具体技术工作。
施工设计图纸是工程质量的关键,开工前必须进行施工图纸会审,由建设单位主持,会审前要认真进行技术交底,要严格按图施工,要按有关施工技术编者按审制度制定施工方案,并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时审核有关施工技术记录,保证记录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及时收集并妥善保管有关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或技术文件,以便施工查阅和竣工后移交甲方,及时协调解决影响施工的有关设备和技术等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按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工程进度。
工程竣工时及时按甲方要求整理工程竣工资料,审核后移交给甲方。
(3)施工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是现场施工管理的中心环节,我们质量管理的原则是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技术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预防事故的发生和减少质量问题的出现。
安装施工质量是工程质量的重点,为保证安装质量,要求严格按图施工,按设备有关技术说明施工,按已制定的施工方案施工,按有关规范和标准施工,并如实填写有关施工记录。
a、施工过程的质量职能严格贯彻执行工程质量计划和施工组织设计,落实“三按”施工(即按设计纲要、按施工组织设计、按标准)。
严格工序管理,使工序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分项工程质量一次合格,以责任制为中心,抓好现场管理。
控制施工进度,组织均衡施工,加强信息反馈,强化施工指挥和决策汇集工程资料。
进行质量职能活动,明确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组织质量培训,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建立质量信息网络,落实质量记录和质量评定,健全质量例会制度,贯彻工艺纪律。
b、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
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按最终检验和试验规定,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全面验证;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做好工程移交准备;在最终检验合格和试验合格后,对工程成品采取防护措施;工程交工后,项目经理部编制符合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撤场计划。
c、纠正措施执行条例(1)对发包人或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2)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信息,应分析并记录结果。
(3)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
(4)对严重不合格或重大质量事故,必须实施纠正措施。
(5)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验证并记录;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应验证,并应报企业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