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作文评讲
1、文章开头(第一段):要旗帜鲜明、开门见山地提(摆) 出观点(自己的评判、见解、主张、看法、态度、立场、建 议等),切忌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切忌“犹抱琵琶半遮面” 雾里看花,切忌“千呼万唤不出来”文深不知处。结段:还要 扣题,要不忘再亮观点。
2、文体特征要明显。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散文,议论性 散文等文章要要符合各类文体特征,文体主要特点要鲜明, 不能不伦不类。
“毒舌”不仅是讽刺和嘲笑,更是善,最终成为社会上不可或 缺的中坚力量。
5、标题要精心拟写,能吸引人眼球。如:《莫以“毒舌”逞 英雄》《平衡“毒舌”与激励之间的秤》《“毒舌”易行,真诚 何在?》《社会需要以毒攻毒》【全市优秀范文】;
第四段:但我也不得不承认“毒舌”的某些言语不当,太 过激烈,会伤害到当事人。所以说话时需要言辞得体,何况 中国是礼仪之邦,说话要谦谦君子,不要咄咄逼人【。辩证思维】
第五段:我们生活在虚伪中太久了,是时候有人来打破
了。我深切希望用“毒舌”来刺破现实的虚伪,让社会变得更 加真切。【扣题,再亮观点】
结论:考场优秀(高分)作文的标准
10、20岁,充分享受老天给予每个人的公平权力:自由!不 要瞻前顾后地想太多。30岁,想想在你的生活中所应承担的责 任,勇敢地挑起它,不要回避,不要躲闪。
“毒舌”的内涵
“毒舌”,两种含义:1、有毒的舌头;2、喻说话刻 毒。成语“赤口毒舌”: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毒舌”被引申为出口伤人的刻薄话、挖苦话、恶毒话, 显然是一个名词,可造句如下:毒舌张三李四,超级 毒舌家。
“毒舌”用以比喻那些言谈流利(锋利、犀利)明确, 用词恶毒阴辣,能使语言的被施加者(听者)产生诸 如头皮发麻、恶心不适、抑郁不快和低沉失落等生理 反应和心理反应的说话方式与处世态度。
“毒舌”并不是爆粗口,说脏话,把话说得多么难听。 只图一时之快的骂人之用的话不叫毒舌。毒舌是一种 更高级的运用智商让人感到羞辱却无法反击、只能吐 血的讲话方式,“毒舌”讲话,虽然很“毒”“狠”, 本意不坏,还搞笑。毒舌其实是一种人物性格及其说 法方式,用于指对他人说话时具有讽刺性的一种人物 性格或具有该性格的人物。
2、金星并没有因为明星参赛就降低评判标准,也和其他评委 据理力争、针锋相对。她毫不留情吐槽自己原来的弟子方俊, 还和杨丽萍现场掐起了架。她还对舞台上崴了脚的选手毫不 留情,直言将眼泪和痛苦拿到舞台上一点也不能打动她。
金星的“毒”意在“以毒攻毒”,而她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大胆点评确实足够吸引眼球,也十足地体现了她的独特个 性。她的鲜明观点和犀利言论,不伪饰不掩饰,一句顶一万 句,足够新奇又吸睛,迎合了大批观众的取向。
批评。
【10+10+0+0+0=20分】
【套作】
18+18+17+0+0=53《让“毒舌”来刺破虚伪》
第一段:近年来,一个个“毒舌”走红网络,这些“毒舌” 的话乍一听,觉得应该被厌弃,但实质上他们揭露社会的阴 暗面,说出了心中的实话,应该被鼓励。所以我呼唤用“毒舌” 来刺破这个社会的虚伪面具。【点题,摆观点】
第二段:“毒舌”之所以能引起大众的关注,是什么原因 呢?人们认为“毒舌”表象是搞笑、搞怪;我不这么认为。古 有“舌战群儒诸葛亮、晏子使楚、唐雎不辱使命”等,今有“金 星脱口秀”“奇葩说”等。由此可见,“毒舌”之所以被关注首先 是与他们自身的口才、智慧有关。【剖析原因,见解1】
第三段:从另一个方面,我以为“毒舌”之所以受到广泛 关注,还和社会现实有关。“毒舌”可以更好地揭示真相,暴 露伤疤,揭露阴暗面。【剖析原因,见解2】
重。
• 第五段:说真话关联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更 关系到一个人的品质问题,所以我们需要说真
话,要敢于说真话,要善于说真话。
【9+9+0+0+0=18分】
【套作】
例文2:《世界需要批评》提纲摘要
• 第一段:由材料引出“金星”,她(他)是“毒 舌”,敢于说真话;他(她)敢于批评一切,给 我们带来事实真相,世界需要批评。
金星虽犀利毒舌,她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实事求是基础上 的真话,符合当下流行的价值观。毒舌未必总能受人待见, 敢吐真言却是难能可贵。在对娱乐圈事件及人物进行评价时, 金星的直截了当更是满足了大众对明星的窥探欲,令观众暗 爽。金星丰富的个人经验,足以支撑起她的观点。而在这个 不容易听到真话的社会,金星谈论到的焦点社会问题本身就 已值得关注,而她的犀利观点往往建立在个人奋斗的价值观 之上,给人“讲真话”之感,显得更加有说服力。
5、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爱我们的人,一种是恨我们 的人,我们要为爱我们的人活得有声有色,而不是为了恨我们 的人活得闷闷不乐。
6、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人若再犯, 斩草除根。 7、 最美好的不是未来,是今天。人要贵,衣服再贵没有用。 8、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几次就会成为专家,但把重复的事情用 心做了就会成为赢家。 9、从十九岁到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无论错误正确,成功与否, 我都买单了,金星就是金星。
社会表层似是蒙了一层“油”,浮在水上,不溶不散。而“毒舌”则代表 着一把锋利的匕首,捅破这层膜,还给人民一片清净和谐的环境。也许更 多人认为“毒舌”只是娱乐大众,不能代表社会先进的文化方向,但他们实 实在在的语言确实让社会不再被黑暗笼罩。也许他们存在不足,也许他们 不能得到公众认可,但他们却是为我们开启一扇窗,让阳光进入,让清新 空气进入。
金星智慧地守住了话题红线,将分寸感拿捏得很到位。 在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话糙理不糙”、“言人想言 而不可言”的同时,金星也做到了“讲话须有度”。“三观 正”才是王道,既毒舌又有理,才能获得大家的推崇。
金星语录
1、金姐我三十岁之前靠腿,三十岁之后靠嘴。 2、我一直是女人,只是在男人的世界卧底28年,仅此而已。 3、这社会上说真话的人少,但好在喜欢听真话的人还挺多。 因为:听真话痛快! 4、我觉得任何人的生活都是无法复制的,只可以借鉴,或者 感叹,大千世界的精彩。当你去复制别人的时候你就不是你自 己了。
材料二:我们生活在虚伪中太久,人们普遍患上
了人际关系真相匮乏症。励志书、温情的电视剧,人 与人之间过多的客套等等,这些很有必要,但多到让 人窒息,就需要毒舌来刺破沉闷的空气,打开一扇窗 子。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好角度,自拟标题;(2)文体不 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800字。
认识她(他)吗?——“毒舌”金星
1、2011年《舞林大会》上,首次尝试跳舞的郁可唯选择了 光脚跳现代舞,正好撞到金姐这个现代舞专家的“枪口”上。 金星点评:“你不该涂特别亮的指甲油,太俗了。还有,你 出场时冲着粉丝的尖叫做了一个V的手势,也不对!”喜剧 演员“燕小六”在《舞林大会》上跳起香港草蜢乐队《失恋 阵线联盟》,引燃现场气氛,金姐却不以为然:“看了你的 表演,我觉得舞蹈是世界上最宽容的艺术!”有明星抱怨, 我这是来参赛,还是来找骂?金姐淡淡回应:“我是来当评 委的,就要做好我的工作,他们有名,我也有名啊。良药苦 口,他们就偷着乐吧!”
• 第二段:批评是杜甫笔下对统治阶级无情的痛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番剖析。
• 第三段:批评是龚自珍心里压抑不住的愤怒。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再作剖析。
• 第四段:批评是鲁迅文中对反动派振聋发聩的呐 喊。“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三作 剖析。
• 第五段:世界很大,我们若想知道真相,就必须 要批评。我们要勇于批评,我们更要讲究方法会
例文1:《忠言逆耳》提纲摘要
• 第一段:由材料引出“金星”,她(他)说真 话,值得点赞。
• 第二段:说真话,需要勇气。某某就是这样做 的,他敢作敢为有担当,勇气可嘉。
• 第三段:说真话,需要技巧。历史上张三凭借 技巧说真话,他成功了;李四没有技巧冒死谏
言,招致杀身之祸。(正反论证)
• 第四段:说真话,需要抛弃利益关系。某某他 就是不为利益所动,讲出了真话,因而得到尊
3、作文素材(论据)要详实。这类似于新闻时评,有同学 觉得不好用素材,其实不然。只是不再需要我们同学们长篇 大论地转述一个事例,然后对这个事例一通分析,就完了。 善用素材需要精当、新颖(体现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原则)。
4、说理(论证)要充分透彻。第一、论证能自圆其说,站 得住脚;第二,说什么理?怎样说理?
良言、谏言、劝告、建议、讽刺、嘲笑,真相、 真实、真诚、”; • 3、转移话题。如“反面看待事物,环境影响前 途,物极必反,给心灵开一扇窗,坚守(唯取) 本心,真诚待人,拒绝虚伪要真实,多一份真诚 少一份虚伪,忠言逆耳,有批评才会有进步,少 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等 • 4、胡编乱造故事。 • 5、不符合文体要求,文体特征不明显。 • 6、素材贫乏。基本就只知道金星,因而导致说 理不充分,也不透彻。
“毒舌”作文评讲
【宜昌市2016.6.29全市高二统一调研考试】
作文题目再现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毒舌”喻指对他人说话时具有讽刺性的
一种人物性格或具有该性格的人物。现在“毒舌”来了, 不仅来得快,而且多。从“金星脱口秀”到“奇葩说”, 曾经人人厌弃的“毒舌”,如今成了网红,成了诸多综 艺节目的卖点。
立意参考
• 正面立意:
• “毒舌”亮慧眼,远离“溢美之词”,敢 于言人所不敢言;
• “毒舌”撕破虚伪假面目,真诚以待,但 应恪守底线,传递正能量;
• 反面立意:
• “毒舌”一味搏出位,追求名利,虽赢得 一时关注,终将遭主流舆论谴责。
作文存在的问题
• 1、套作。戴帽穿鞋贴标签;(20分) • 2、偷换概念。把“毒舌”等同于“忠言、直言、
6、书写: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清晰可认好认。。
优秀作文欣赏
• 《莫以“毒舌”逞英雄》 • 《平衡“毒舌”与激励之间的秤》 • 《“毒舌”易行,真诚何在》 • 《社会需要“以毒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