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材料作文 2019.11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自古以来,“家事”就从来不是一件小事。
《红楼梦》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家事”,是一段清朝富贵世家的没落史;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盛府的“家事”,是一段北宋官宦人家的崛起史。
“家事”可以鸿篇巨制,可以片言只语,可以细水长流,可以娓娓道来。
你的家族中,有什么值得讲述的“家事”呢?请把你的经历和感悟写出来吧!
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1, 【答案】爱,只增不减
家族,延续爱--爱,只增不减。
我的家,由爷爷、奶奶和孙女我组成。
三人组合的家庭很多,而爸妈同时都不“参与”的很少。
爸爸妈妈呢?他们在两年前,携手去了一个很美很美,摆脱了尘世间一切繁琐事务的殿堂。
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有两年了。
两年,我感受到爸妈一直就在我身边,所以,我不会悲伤太久,虽然心在痛,在血泪中挣扎,但我会笑着走下去,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人需要我--我的爷爷奶奶!
两年,我已经习惯了和爷爷在一起的生活,学会在他身上寻找父亲的影子。
爷爷常会坐在电视机前唠叨说:电视里的人是疯子,坐在电视机前的是呆子。
我总会问爷爷:那是疯子好还是呆子好?爷爷也会一本正经地冷不丁冒出一句:傻子最好。
我总会一笑而过,可是,在那一瞬间,我似乎看到了爷爷脸上被尽力隐藏起来的一丝哀伤和思念。
原来,若是傻子,便不会感受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与切肤之痛;若是傻子,便不用如此累得活着。
一手拉扯大的孩子,却一句话不留“丢下”自己的女儿交给他这个老人。
爷爷承受力太多太多,他这一生很辛苦,很累,因为我,爷爷无法安享他的晚年,而是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满脑子想的却是如何把我教育好,如何保护我这一个孩子的利益,让我不受到伤害,才能对得起他的儿子和儿媳妇--我的爸爸妈妈。
爷爷总会在想不通的时候着急,急得让自己的哮喘又发作了,每每这时,我总会赶忙递上水,看着爷爷从口袋中掏出随身携带的药,我的心就像被拧成一团,药可是万病之源啊!想到这儿,我就会在爷爷面前没心没肺地笑,很大声地笑,笑得连眼睛都眯得看不见了,爷爷会看着我摇摇头,无奈地笑起来。
而我,只是为了掩饰眼底因为对爷爷的尊敬与愧疚而涌出的泪……
原来,笑着哭,心却很痛,痛得似乎要掉到地上了。
两年,这个家承受了太多太多,可爷爷始终支撑着,用他那愈来愈驼的背支撑着整个家,撑起我心中的整个世界……
以前的家,是小家,3个人,我拥有爸爸妈妈的爱。
现在的家,还是小家,依旧是3个人,我享受着爷爷奶奶的关怀,却也
受到爸爸妈妈的庇佑。
未来的家,我会怀揣着这4份无尽的爱,去爱更多的人,因为世界--这个大家族,需要爱。
这里的爱,只增,不减!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材料共有两则,第一则重点突出“家事”和“国事”的关系,重点突出“家事”不是小事;材料二重点通过小说和电视剧说明“家事”可以鸿篇巨制,可以片言只语,可以细水长流,可以娓娓道来。
从题目要求来看,写叙述类的文章比较好,小说、戏剧、散文等体裁均可。
但结合材料的要求,还是写记叙文比较方便、快捷、稳妥,或者写人为主,或者叙事为主。
如果是以写人为主来构思全文的话,可以是写家族中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以某一个人为主,其他一位或多位人物为辅,用一个人物带动多个人物,在人物的活动中再现家族的故事。
如果是以叙事为主的话,涉及到的人物只是一个故事要素,是不必作重点刻画的,而所叙之事,可以一个片段,一个事件,也可以是影响几代人的连贯之事,如何取材,这要看事件对家族影响的意义大小。
对事件的选取,要围绕历史上对“家事”产生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事,一般是“大题小做”、大事小写,把大的社会性事件作为写“家事”的背景,在写家事的过程中折射社会大事件,从而凸显家族历史的发展与变化,或者反映社会的变迁。
“家事”可以写积极的、兴旺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衰落的、负面的,也就是说,无论好与坏,都能“促使”家族当时或后来的发展,都是家谱文化上的大事。
同样,如果写人为主的话,所选之人,可以是为家族做出积极贡献的,也可以是阻碍或延缓家族发展的,只要带着一颗反省的心。
应该说,从
负面着手,可能更能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写出深情,而从正面着手的话,可能是大流,稍不注意可能就容易大、假、空。
【点睛】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
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