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题一、存托凭证及其优缺点存托凭证的含义:(depositary receipts)又称存券收据或存股凭证,指在一国证券市场流通的代表外国公司有价证券的可转让凭证,属于公司融资业务范畴的金融衍生工具。
实质是代表有一定数额的外国公司的股票寄存于存托银行在外国的保管机构,而凭证的持有人是寄存股票的真正所有人,并享有与基础股票股东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存托凭证代表的基础证券留在存托凭证的流通国境外,通常是公开交易的普通股、债券、优先股等。
优点:存托凭证使某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在境内和境外都上市,通过国际存托银行和证券经纪商实现股份的跨市场流通。
利用存托凭证融资有如下优点:A.为投资者提供便利。
存托凭证可以避开国家对本国投资者投资外国股票的限制从而为外国公司进入某国证券投资市场提供便利。
存托凭证不存在因交易制度、交易惯例、语言、外汇管制制度的不便从而使某投资者可以快速熟悉该种证券。
有利于提高证券及其代表公司股票的知名度,提高发行质量,快速筹集资金。
B.有利于开拓国际型股票市场。
发行存托凭证有利于提高证券及其代表公司股票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发行质量,增强客户信心,改善公司形象,对公司产品的营销有广告宣传的作用,因而壮大了股东队伍,拓宽资金来源,开拓了国际型股票市场。
C.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利用存托凭证融资要满足当地证券管理机构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公司必须符合当地的法律、会计、监管等方面的规则,以及多种条件和规则的约束。
因此公司利用存托凭证融资的过程也是公司在为其国际化管理创造条件,有利于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缺点:发行存托凭证使公司的资金使用受到限制;信息披露成本和存托凭证的发行成本较高;发行存托凭证的作业流程繁琐。
二、主承销商主承销商定义:牵头组织承销团或者独家承销某一只股票的证券经营机构成为主承销商。
一般由实力雄厚的大型证券经营机构充当。
作用:A.组建承销团。
B.代表承销团与发行公司签订承销合同和相关文件。
C.决定承销团内各成员的承销份额。
D.负责组织签订承销团内部成员的合同和相关文件。
E.负责选择分销商和零销商。
F.负责稳定发行市场的证券价格。
三、公募发行及其优缺点:公募发行含义:指面向市场上大量的非特定投资人发售股票的方式。
优点:A.面向社会大众发行。
发行对象庞大。
筹资规模大。
B.投资者范围广泛,股权分散,发行人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独立性。
C.证券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动转让,提高证券的流动性。
D.提高发行人知名度。
公募上市公司被追踪报道从而为企业树立了永久性的广告牌。
有利于企业的成功经营。
E.有利于发行公司巩固和扩大业务伙伴。
F.公募上市后的股票具有高市盈率。
对于创业者具有财富放大效应,增加创业者的财富。
缺点:A.有发行失败的可能性。
公募发行工作量大难度高,需要承销商协助,如果认购者不足则有发行失败的可能。
B.发行费用高但回报率低。
C.要求发行者执行强制的信息披露,并要求信息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一定程度上泄露了商业机密。
四、“金降落伞计划”及其优缺点“金降落伞计划”含义Golden Parachute:属于反收购预防措施之一。
指目标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当目标公司被并购接管、其董事以及高层管理者被解职时,可以一次性领到巨额的退休金、股权选择权或额外津贴。
该计划经常被目标公司用来对经理层和高级职员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优点:A.该计划减少了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促使管理层在面临外部压力时更多的考虑股东的利益。
B.该计划使收购的降落费较高从而使得收购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进而达到使敌意收购者知难而退的目的。
缺点:金降落伞计划使得公司管理层人员即使因为他们管理不善造成公司被接管,却仍能获得甚至超过其在职收入的补贴,因而弱化了经理层的管理功能。
五、“白衣骑士”及其优缺点“白衣骑士”含义:属于反收购抵抗措施之一。
指当敌意收购发生时,目标公司的友好人士或公司作为第三方出面来解救目标企业,驱逐敌意收购者。
如果敌意收购者的出价不高,则白衣骑士拯救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如果敌意收购者的出购价很高,则白衣骑士拯救成功的可能性较小。
优点:这种方法使得目标公司避免与敌意收购者展开大范围的收购与反收购之争。
缺点:白衣骑士最终会获得公司的控制权。
六、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含义: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近三十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领域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是被西方金融实务领域广泛认同的业务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Gardener的定义:“资产证券化是储蓄者与借款者通过金融市场得以部分或者全部匹配的一个过程或工具。
在这里,开放的市场信誉通过金融市场取代了由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封闭的市场信誉。
”即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融资工具或者一个发行证券的过程。
“证券化之父”法博齐教授的定义:“资产证券化可以被广泛的定义为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将具有共同特征的贷款、消费者分期付款合同、租约、应收账款和其他不流动资产包装成可以市场化的、具有投资特征的带息证券。
”即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把资产转变成采用证券这一价值形态的过程或技术。
武大教授张东祥认为:“资产证券化是将某种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某种可预见未来现金流收入的资产或资产组合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以此来融通资金的过程。
”综合各种资产证券化的定义,总结出资产证券化的三成含义为:A.这里的资产指的是缺乏流动性但是具有可预见未来现金流入的金融资产。
这些资产的权益人都具有因已发生的交易事件而取得或控制可预见未来现金流入的经济权益。
B.资产证券化是一个融资过程,是由资金市场通向资本市场的过程,是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变为具有投资特征的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带息证券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的两端分别是缺乏流动性的资产和市场化的带息证券,从其中一端到另一端的变化构成了各类发起人进行二次融资的全部内容。
C.资产证券化特指一种融资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资产的重新组合并利用必要的信用增级技术(包括内部增级和外部增级),创造出适合不同投资者需要,具有不同风险预期和收益组合的收入凭证。
七、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对发起者的意义:A.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提供了一种将相对缺乏流动性的个别资产转变为高流动性且可以在资本市场上交易的金融商品的手段。
发起者通过资产证券化补充资金用来进行另外的投资。
(举例说明,商业银行利用资产证券化提高资产流动性的措施:a.商业银行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证券化处理,将其转化为可以在市场上交易的证券,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可以获得更广的资金来源,加快银行资产周转,提高资产流动性。
b.资产证券化使银行在流动性短缺时获得除中央银行在贷款再贴现之外的救援,为整个金融系统增加一种新的流动性机制,提高了流动性水平。
B.获得低成本融资,拓宽筹资渠道。
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的证券比其他长期信用工具的等级高,因而利息低,从而降低筹资成本。
同时,资产证券化创造了一种除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以外的筹资方式。
C.减少风险资产。
资产证券化有利于发起者将风险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分离出去,从而改善各种财务比率,提高资本运作效率。
D.便于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证券化为发起者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财务管理方式,即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市场出售期限长流动性差的资产,将获得的收益投资于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或者将长期贷款的短期资金来源置换为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的长期资金来源,便于发起者实现风险合理配置,从而改善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E.便于金融机构确立各自的竞争战略。
资产证券化将发起、资金服务等功能分开由各个机构承担,有利于体现各个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便于各个金融机构确立其竞争战略。
对投资者的意义:A.资产担保类证券的高信用质量使其可以提供比政府担保类证券更高的收益。
满足了投资者对“基于利差的投资工具”的需求,从而达到投资多样化及分散降低风险的目的。
B.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投资者扩大投资规模。
由于证券化产品的低风险权重,使持有这类投资工具的金融机构可以节省为满足资本充足率要求所需要的资本金,从而扩大投资规模,提高资本收益率。
C.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品种。
资产担保类证券丰富了投资品种的风险收益结构从而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选择。
D.资产证券化技术可以提供无限的证券品种和灵活的信用、到期日、偿付结构等,从而创造出可以满足投资者需要的特定证券。
资产证券化的品种多样性和结构灵活性是其最受投资者关注的特性。
八、雨伞基金和基金中的基金及其区别雨伞基金含义Umbrella Funds:是基金管理公司将自己名下的一组基金作为母基金,在母基金下组成若干个成份基金或子基金,从而方便和吸引投资者在其中自由选择和转换的经营方式。
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种基金,而是利用投资者转换基金并且少收转换费的方式来稳定投资队伍的经营方式。
雨伞基金优点:对投资者,更能分散风险和提供回报。
对基金管理公司,稳定了投资队伍,获得收益。
雨伞基金缺点:因投资者可以完全自由的转换基金而并不受基金管理公司干涉,因此不利于基金管理公司投资运作。
——基金中的基金基金中的基金含义Funds of Funds:通过分散投资于本身或不同管理公司的基金,以其他基金单位作为投资对象的投资工具。
基金中基金优点:选择面更广,风险更加分散和降低。
比较雨伞基金和基金中基金:A.雨伞基金是一种稳定投资队伍的经营方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金。
基金中基金在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面同其他基金一样,是真正的基金。
B.雨伞基金的转换完全由投资者自行决定而不受限制,基金中基金的转换投资由基金经理决定。
C.基金中基金具有双重保障功能。
双重专业管理,双重分散风险,比雨伞基金更稳健。
D.基金中基金的投资者承担双重成本,即投资于基金中基金应为其支付首次购买费和管理费,同时也要向其他基金支付首次购买费和管理费。
论述题一、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阶段A.1979—80年代末—萌芽阶段。
投资银行的主体是兼营证券业务的信托投资购公司。
投资银行的业务是债券的发行和承销。
证券市场的规模小,以债券市场为主,股票市场处于民间或实验阶段。
二级市场以柜台市场的形式出现,没有正式的证券交易所。
B.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早期发展阶段。
证券公司出现并成为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的主体。
证券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规模壮大。
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
资本市场上金融工具的种类增加。
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颁布。
C.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三个阶段。
a.数量扩张阶段1987-1995。
b.分业重组阶段1996-1999。
199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法确立了我国金融的分业经营制度,即银证分业和信证分业,导致了证券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并成立了一批较大的重量级证券公司如申银万国证券公司。
c.增资扩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