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保证研究本院计算机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防止因硬盘损坏和病毒感染等原因而导致的数据破坏和丢失,确保研究本院各种数据资料的安全。
2范围
本制度对研究本院计算机数备份的内容、备份工具、操作方法、监督检查、处罚措施等做出规定。
适用于研究本院计算机数据备份的管理。
3职责
3.1 技术中心是计算机数据备份的归口管理部门,技术中心相关人员应组织各部门、项目组定期备份数据;
3.2 网络管理员负责组织、提醒、指导各部门、项目组按期、按时的备份规定范围内的数据资料,并负责向技术中心主管汇报备份情况;
3.3 各部门、项目组成员应主动配合技术中心的数据备份要求,应按期、按时的在技术中心指定的计算机上备份自己的工作数据和资料,严禁向备份用计算机中拷贝病毒、恶意代码或其它影响备份用计算机数据安全的程序,严禁向备份用计算机拷贝占用空间大的、与工作无关的文件。
3.4 各部门、项目组平日应自觉做好数据资料的备份工作。
对于比较重要电子资料,如设计图、工艺工装、技术数据、技术方案、技术协议、工程合同等,平日应在本机做好备份,或主动向技术中心提出备份请求,网络管理员应配合请求人提供备份工具,并指导其备份。
3.5 技术中心资料管理员负责备份盘的保存工作。
4备份的内容和工具
4.1 备份的内容
4.1.1产品设计、试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成果,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零部件设计图、工艺工装、技术数据、技术方案、技术协议、工程合同、报表、报告等;
4.1.2项目开发过程中形成的管理文件、资料等;
4.1.3研究院自己开发的计算机源程序、重要的测试数据及其它开发文档;研究院计算机系统的一些重要的运行记录,如数据库等;
4.1.4各种研究报告、演示文档、下载或扫描的一些有重要价值的资料等;
4.1.5年度部门及项目组工作计划、总结,月度个人工作计划、绩效表,月度团队工作计划、绩效表,周个人工作计划,周部门及项目组工作计划等;
4.1.6会议纪要及相关文档。
4.1.7其他与工作相关的所有数据。
4.2 备份工具
大容量硬盘或其它大容量存储设备。
存储的目录名为备份日期。
5操作方法
5.1 每个月末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进行备份;
5.2 系统管理员为每个员工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5.3 每个员工需要备份的数据由员工本人决定;员工用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指定的计算机,将需要备份的数据复制到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目录下;
5.4 下班前半小时,系统管理员关闭用于备份的
共享目录;
5.5 系统管理员负责将所有备份数据进行压缩归档,以备份日期存储后,从计算机里拆出硬盘,交于资料管理员,资料管理员用保密信封封存,盖保密章,然后锁入资料柜,下一次备份再启封;
5.6 硬盘封存和启封必须有技术中心资料管理员和网络管理员两人同时在场。
6监督检查
保密专干对执行情况具有监督检查的权利,可随时进行抽查,并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检查情况汇总、公布并上报技术中心主管处。
7处罚
7.1 发现未履行封存、盖章等操作程序的现象时,视责任人对网络管理员或资料管理员罚款50元;
7.2 对因未按期、按时备份数据的,每人次(首次)罚款20~100元,若因此给研究院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除承担赔偿责任外,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附加说明
本制度由研究本院技术中心起草,并负责解释和归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