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包含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适用于所有继续教育普通教师岗位培训我的教学故事(小学语文)大胆想象,生动描写——人教版小语第八册第一单元习作辅导:同学们常常喜欢幻想,幻想自己是神笔马良,能画出坚固的大堤,让洪水不再泛滥;幻想自己是市长,让城市所有住房困难的人都住上新房;幻想自己是一片云,飘向干旱地区,为人们下一场透雨……这些是多么美好的愿望呀!如果动笔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写下来,那该多好!。
怎样写好这篇习作呢?我们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一、读懂要求,明确要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本次习作的要求:“以《假如我是……》为题,先想好要写的内容,再有顺序地写下来,最后把题目补充完整。
习作尽量做到想象丰富,内容具体。
写完以后再认真修改。
”经过认真审读,我们可以梳理出这段话中的重点词:“……有顺序……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这就是本次习作要求的重点。
在我们的文章中,应该体现这些关键词语,即我们的文章应该是“有顺序的、想象丰富、内容具体的”。
二、拓宽思路,大胆想象。
读懂习作要求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想象、选材了。
这次习作的选材范围特别广,既可以写神话中的人物,如马良、孙悟空;也可以写生活中的人物,如老师、医生;还可以写自然界中的事物,如白云,小草等等……我们不要受习作要求中所举例子的束缚,要拓宽思路,大胆想象,让我们的心灵在想象的空间里纵横驰骋。
只要能想到的,我们都可以写。
不过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我们的想象必须合情合理,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进行想象时,大家不妨多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千万别让想象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俗话说:“题好文一半。
”我们要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设计能够体现自己个性的文章题目。
如果说,这次的文章题目你跟班上其他同学的都不相同,那么你的这次习作就成功了一半。
想一想,你有什么美好的愿望?用“假如我是……”给自己的作文命题。
命完题后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都设计了什么题目。
三、认真练说,生动描写。
设计完题目后,我们要通过练说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在学习小组里说给同学听听,请他们提提意见。
要注意围绕情节说具体,包括每一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要说清楚,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内容都应该说一说。
在充分听取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后,我们就可以动笔练习写作了。
这是我们精心烹制的一道大菜,为了使它更诱人、更可口,我们还要给它添加点作料。
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古诗句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作料。
在你的文章中,适时地用上这些作料,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会使你的文章变得亮起来。
当然,“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写完初稿后,还应该反复阅读,反复修改,精益求精,才能最终定稿。
我的教学故事(小学二年级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二年级学生有一个缺点:书写错误,做题粗心,错题多,原因是书写随意,不讲格式,作业做完了,从不检查,针对这种情况,我注意强调书写格式,并要求字写得慢些,写得工整,格式不对,书写不工整,一律重新做过,经过一段时间,书写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题还是错得多,于是我在班上宣布了这样一条规矩,如果语文作业连续五次既工整又正确,老师就奖奖品,这样激发了优生的积极性,一部分学生是懒习惯了,对此无动于衷,怎么办呢?当然还有办法每天作业错了的重新改过,改正确了才算过关。
学生在"玩" 中学语文,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
在识字方面,这一学期学生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习利用汉字的表意特点来分析字形,并对认字方法有比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来独立识字。
在教学中,我还注重将学生引领到生活当中去识字,激起学生识字的极大热情。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整体识记生字,提倡个性化的识字方法。
让学生寻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效的识字方法,通过不断的求异,激活学生思维,"玩" 出价值。
一个字有多种识记方法:看字形认字、跟据部首猜字义等等,学生在发散思维的"玩" 中学得快乐。
再如用画画的方法记一记会意字;将所学的字、词贴在家中的实物上"复现"。
《课标》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一个人的字写得好与否,不仅仅是个人的"门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及性格特点。
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读字、范写、评议、试写" 的程序:"读字" 时,让学生讨论"写这个字时哪一笔最关键""写这个字哪一笔最容易写错"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问题,整体把握写字的规律;在范写之时,让学生评议老师的范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把握写字的要领;让学生对老师评头论足,运用形体动作学写笔画、作业展览、评选书写闪耀明星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字的技巧。
我的教学故事和体会(小学语文)在语文教学方面,我是一名新手,因为在这十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从教于数学教学中,因而在教语文教学方面没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在本学期初教语文这门学科时,我把语文课标整整的看了一边,我本人在理论知识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我深深知道语文教学必须深入挖掘教材,探索现有教学内容如何再现生活,促使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最终回归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
我知道现在语文教学必须有:创新性;课题研究要与时具进,不断创新,得出适合时代生活的优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活动性;生活是活生生的,生活离不开活动,生活化离开活动,也就失去了基础。
主体性;生活是学生的生活,小学阅读教学生活化研究主张尊重生活,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整体性;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时,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使语文素养和人的整体素质和谐发展。
同时我也知道了在教语文时,首先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
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必须培养学生以下三点基本素质。
1 、习惯好。
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低年级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2 、热情高。
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有着热血的激情。
3 、学生会读书。
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
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
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古诗和散文、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
我觉的只有在教语文中朝这方面来发展,才能把自己的学生教好。
我的教学故事(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周五晚,同事问从六年级回头到三年级的我,“一个星期下来有什么感受?”我脱口而出:“一节课时间可真短啊!”“同学们,这一节是语文课,请把书拿出来。
”就这么样一个对高年级来讲不算要求的要求,他们却忙活开了:闫悦想从抽屉里拽出书包,可是看着她脸红脖子粗地使劲,书包却始终没拽出来!我走过去,弯下腰,把书包往下按了按,瘪了,再示意她往外拽。
出来了!她把书包往地上一放,猫着腰开始找书……杨文婷从书包里拿出了一本书,可是,她就那样把书拿在手上,左边看看,右边瞅瞅。
我一看,她拿出的是数学书!于是,我把“语文”两个字写在黑板上——“语文。
”我指着字说。
我前面的梁浩把书包架在凳子上翻了有一会儿了,愣是没找出书来!我一伸胳膊,抽出书,把着他的手帮他把书包塞进抽屉里……看着教室里的这股闹腾劲儿,简直不啻于扔下了一枚核弹……眼看着差不]多了,准备上课,一抬眼,天啊,阚博润还趴在桌上没反应呢!就这样,提出一个要求,开始等待,帮助,再讲,然后重复……正准备往下进行,铃声响了……看着孩子们欢天喜地地奔出去,我微笑着感叹:一节课时间可真短啊!最得意的事情——声调韵律操六个单韵母的四声成了问题。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感受四声的读法,我夸张的进行着镜面示范,“ā”,左手从右平平地划到左,身体也随着从右到左的摆动,“á”,左手从右下方朝左上方斜伸出去,头也随着低头到抬头,还伴着一个送胯的动作,“ǎ”,左手画出第三声的形状,当手画到最低处准备上扬的当口,腿屈膝一下,“à”,左手从右上方朝左下方斜劈下来,头也随着抬头到低头。
看着杨文婷优美的送着胯,我心里得意极了!看着孩子们站在教室里动起来了,我心里得意极了!……我醉在一个个“最”了!我的教学故事(小学语文)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坚持“课前问”,就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多向自己发问,例如,“为什么这样上课?”“应该怎样上这堂课?”“还可以怎样上这堂课?”三思而行,定能提高课堂效率。
还要坚持“课中问”,就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对课堂中发生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扪心自问,及时调控教学策略。
这样,可以克服教学预设带来的机械呆板的弊病,让课堂教学随时产生智慧的火花,充满生机与活力。
再要坚持“课后问”,就是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反省,反思本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等两方面的问题,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其次,问学生。
教师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需要教师怎样教学的愿望等,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便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种方式可以兼顾个体,注重教学的多样化,尽最大力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当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教学过程,对待学生幼稚的意见,教师不要简单适从,要善于倾听意见,去伪存真,否则,反而会降低教学绩效。
问同行。
教师应倾听同行和领导对所听或所了解到的有关自己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这是站在专家角度提出的观点,这种意见科学性强,便于自己长善救失,有利于教师很好地改进教学工作。
这种方式要求教师要有谦虚的品德,使同行愿意给你提看法,让大家坦诚交流,这种意见的含金量较高,教师要去粗取精,为我所用。
问课的指向教师问课应指向两方面:一是问有关自己的课。
教师应主动询问大家对自身课堂教学的意见,包括自我的反思、听课学生的意见,还应该询问学校其他学生、学生家长、同行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因为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以及学生与社会人士之间对教师的教学是相互沟通的),寻求一般的教学规律,广纳意见,取长补短,发挥好自身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