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选修课精美ppt
四季养生之夏季养生
• 《黄帝內经》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 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於日,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 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夏 天万物生长,茂盛华美,夏日昼长,养生 者宜早起锻链,不宜懒惰,要使人的精神 旺盛饱满,让体內阳气宣泄於外,以与夏 季阳盛的环境相適应,这就是夏天保养夏 长之气的方法。
春季养生话运动
• “广步于庭”,即在 庭院内迈举大步的散 步,提倡合理运动以 产阳热之气。 • 领略自然环境之新绿, 春风温暖之气,以助 人体舒达肝气,情志 舒畅,神情愉悦。
春季养生话情志
“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 而勿夺,赏而无罚。”即 善待小动物,多放生,不 杀生。“生而勿杀”,春 天不能起杀心,对植物也 同样,春折一枝花,秋少 一个果。对待周围亲人、 朋友,要多给与帮助,多 予以关怀,少索取;对待 晚辈或下属,要多予以赏 赐和奖励,少惩罚,从而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个 人心情愉悦,“以使志 生”。
夏季养生话睡眠
• 《黄帝内经》上说: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使华英成 秀,使气得泄,若有 爱在外。 • 夏季昼长夜短,阳气 旺盛,人的作息当适 应天时的变化,做到 夜卧早起。
夏季养生话情志
• 夏季神养宜静心。 • 夏季要收摄心神,不可大 悲大喜,由于阳气在外, 怒气会火上浇油。另外由 于天地间阳气外发,植物 繁盛,人体内也是阳气外 发,机体气血旺盛,促进 容颜秀美。这里的“华英 成秀”不只是只花草,也 是人的容颜。同时要保持 腠理疏通,经络通畅,使 夏气得以疏泄。对待外界, 如同对外所爱的人,情志 需要充分宣泄,不需藏在 内。
•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 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 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 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 一百岁。这就是《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 思想---“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 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 之前,就让它不得病。
冬季养生话情志
•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 气相应。《黄帝内经· 素问· 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心主火,藏神,只有水火相济, 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在冬月闭藏之时,应调 养心肾,以保精养神。《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指出: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要人们避 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处于“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状 态,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给人以 愉悦之美。 • 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应到外面晒太阳,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 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 神旺,可一扫暮气,精神振奋,充满朝气。
冬季养生话运动
• 冬天避免“冷”健身 (冬泳、冷水浴等),当代人 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大多体 质以偏虚为主,无论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 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其实身体要耗费很多的自 身热量(阳气)来抵御寒冷,对本来就体质偏虚 的人来说尤为不宜。冬天里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 动,汗液属于“津液”,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 阳气随汗液外泄。冬天不要把皮肤外露,不在冬 天减肥,无论是节食、运动或者药物利尿和减肥 的方法,都是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热量,属于 “泄”的范畴,减肥不适于在冬天进行。
《黄帝内经》 四季养生
• 《黄帝内经》强调:要‘顺四时而適寒 暑’,‘服天气而通神明’。认为:对自 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则灾害生,从之 则苛疾不起’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乃 养生之道也。
四季养生之春季养生
• 《黄帝內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 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於庭, 被髮缓形,以使志生﹔…… 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意思是说,春天阳气上升, 万物发育,欣欣向荣,此时宜开始锻炼身 体,早晨起来缓缓散步,拨开束髮,松缓 衣带,让形体舒展,使志意顺春天生发之 气而活动,以求神定而志安,这就是春天 保养春生之气的方法。
四季养生之冬季养生
• 《黄帝內经》说﹕'冬三月,此谓闭 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 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意思是说,冬天是万物潜伏 闭藏的季节,人们不要扰动阳气,避免严 寒,保持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出汗,而 使闭藏的阳气受到影响,这是冬天保养冬 藏之气的方法。
秋季锻炼或劳动,应 遵守“秋季养收”的养生 原则,即保证阴精内蓄, 不随阳气外耗。情绪宜安 宁清静,收敛神气,动作 宜平缓温和,勿汗出淋漓, 周身微热,汗出即止。
秋季养生话运动
秋季养生话情志
• 调和情志,远离悲秋。 • 秋季,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 做到“心境宁静”,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减少肃杀之气对人 体的影响。如何才能保持心境清静呢?简单地说,就是要 “清心寡欲”。事业心功利心这些心气太重、嗜欲不止会 破坏神气的清静。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争名在朝,争利 于市”,多做好事,多做奉献。另外,秋天固然天高云淡, 硕果累累,令人愉悦,但难免也有“凄风苦雨”。自然界 的秋风、秋雨常令人心生秋愁。现在大多人由于工作生活 的压力,到了秋季常有萧肃、凄凉之感,如果遇上不称心 的事,极易导致心情抑郁。从而使人们情绪低沉,多愁善 感。 为此,古人认为秋季的精神养生应做到以一颗平常心看待 自然界的变化,或外出秋游,登高赏,令心旷神怡;或静 练气,收敛心神,保持内心宁静;或多接受阳光照射,转 移低落情绪。
春季养生话饮食
• 春天少吃肉,避免酸寒食物, 多放辛辣、芳香、发散的调料 。 • 小麦对应肝胆,所以春天应该 多吃面食,吃面条的时候要少 放醋多吃蒜。随着天气逐渐变 暖,以后大家还会吃到香椿芽、 蒜苗、豆苗、榆钱、柳叶等等 食物。我们在做饭的时候,也 该有意识地多放一些辛辣、芳 香、发散的调料。 • 春天应该喝一些辛香的花茶、 香浓的咖啡,或者烫一壶黄酒, 烫黄酒最好不加话梅加点姜丝, 甚至还要少喝一些白酒,这都 有利于鼓舞生发之气。
冬季养生话睡眠
冬三月,应以敛阳护阴,养 “藏”为原则。《素问· 四 气调神大论》指出:“早 卧晚起必待日光。”清代 石成金在《养生镜》中告 诫人们:“冬三月乃水藏 闭涩之时,最宜固守元阳, 以养真气。”这就要求在 起居方面,做到顺乎自然 规律。早睡以养人体阳气, 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气。 有利于人体“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夏季养生话饮食
夏天要注意合理搭配膳食,饮食 注意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 果,减少高脂肪的食物,适当 吃一些具有苦凉清心祛暑作用 的果蔬食品,如苦瓜、西瓜、 生菜、紫甘蓝、莲子(芯), 以及绿豆汤、莲子羹等 。 • 不要过于贪吃寒凉食品和冷饮, 这样不仅不能清心祛暑,反而 会伤及脾胃。人的胃是温暖的, 如果用过冷的东西硬往胃里灌, 一冷一热,物极必反,当时感 觉舒服,过后必伤脾胃。伤了 脾胃,消化和吸收就不好,就 不能及时供应人体所需的营养, 人就有黄又瘦,就是我们常说 的“苦夏”。
秋季养生话饮食
•
少辛多酸:辛味归肺,肺属金, 通于秋气,肺气盛于秋,少吃 辛味的食物,可有效防止肺气 太盛。酸味归肝,肝属木。中 医认为,金丅克木,辛味能胜 酸,即多食辛味食物可使肺气 亢盛,容易损伤肝的功能。所 以,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增 酸以助肝气,以防肺气太过胜 肝,使肝气郁结。
•
秋风习习,气候凉爽, 人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条 件散步、长跑、打太极拳、 练气功等,进行户外运动。 户外锻炼可增强体质,耐 寒抗病,补养肺气,消除 秋愁。
冬季养生话饮食
• 封藏之季,冬季宜进补。 • 在冬季吃植物的根部和果实,是“应时 佳品”,冬天植物凋零,植物的营养保 存在根部与果实之中,因故,吃种子类 和果实类的食品是很好的滋补。 冬天 是补肾的好时机,一些黑色食品都有补 肾的作用,如芝麻、核桃、腰果、木耳、 黑芝麻、黑豆等,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 “腊八粥”,就是用多种不同的果实煮 在一起,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 功能。另外,小麦粥:养心除烦、芝麻 粥:益精养阴、萝卜粥:消食化痰、胡 桃粥:养阴固精、茯苓粥:健脾养胃的 大枣粥:益血养气等,这些粥类都是很 好的进补。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 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 让我们顺应自然,在冬季“藏”好自己, 储存实力,保存潜力,以待来春,生发 盎然。
春季养生话睡眠
• 春天在五行中属木,与五 脏中的肝相对应,主生发 和疏泄。和绿意盈盈的植 物一样,人在此时也处于 生长的状态,通常精神都 比较好。这个时候人们应 该早睡早起,而且要外出 运动,不能晚睡晚起。以前睡过觉,殊不知这是 违反自然规律的,切记切 记!
夏季养生话运动
• 夏季的运动不可太剧 烈,以少许出汗为宜。 不可大量出汗。需及 时补充矿物质、盐分 以及饮水。优先选择 太极拳等运动,内外 兼修,调和心神。
四季养生之秋季养生
• 《黄帝內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 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使志安寧,以缓秋刑﹔收歛神气,使秋气 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意思是说,秋天天气干燥, 气候逐渐转凉,秋气肃杀,万物开始收敛, 要使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並要收敛 神气而勿外露,此皆所以顺从秋收肃杀之 气,从而使肺金得以清净,这就是秋天保 养秋收之气的方法。
秋季养生话睡眠
•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 睡早起,和鸡叫一起起来。 五点到七点,天门开,人 的气也应该开了。
• 使志安宁,志是肾神的表 现,要收敛了,不能再发 散,以免伤肾。
• 秋季收敛之季,饮食当滋阴润 燥。 • 三餐应增加饮牛奶、豆浆、稀 粥、绿豆羹 • 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体内维 生素和矿物质,并起到清火解 毒的功效;蔬菜应选择新鲜汁 多的萝卜、黄瓜、冬瓜、西红 柿、马蹄、菱角、莲藕等。水 果应食养生津之品,梨、甘蔗、 葡萄、西瓜、香蕉、广柑、核 桃、乌梅、椰子汁。